“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相信大部分國人都聽過這首《游擊隊之歌》,這首歌誕生於1937年底,於1938年開始在山西的八路軍根據地傳唱。在當時的華北敵後抗日戰場,八路軍和民兵戰士們裝備稀缺,尤其缺槍少彈,每個八路軍戰士一天只能分到不到5發子彈,一些士兵只擁有大刀片子和手榴彈,跟日軍裝備差距很大。
“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是當時八路軍戰士們的口號,也是一種夢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還是個農業國,工業產值是日本的幾十分之一,是美國、蘇聯的幾百分之一,中國軍隊的子彈都不能完全自給自足,還要靠購買來補充。中國軍隊購買子彈7億發,國產子彈10億發,這僅是蘇德戰場的十分之一不到。
雖然中國軍隊消耗的子彈少,但二戰的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消滅了約80萬日軍,平均下來的殺傷效率還是很高的。那麼在8年抗戰裡,中國軍隊打死一個日軍要多少子彈呢?戰場上有多少敵人死於子彈,又有多少死於炮火呢?同時期的盟軍其他國家耗彈量幾何?
一、抗戰裡打死一個日軍,要多少子彈?
在20世紀頭30年,中國基本上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名存實亡,失去了對廣闊南方的控制。10年後清政府倒臺,中國進入軍閥混戰時期,南北打成一團亂麻,大大小小几十個軍閥割據一方,國內的經濟不進反退,工業止步不前。
此時的中國工業還是洋務運動的水平,大型武器全靠進口,輕武器能部分仿造,子彈的產量每年不到5000萬發,勉強維持國內軍閥打仗。
到了30年代,日本侵略東三省,又接著在1937年全面侵華,中國國內的工業狀況比起清末不相上下,國家正規軍連制式武器都解決不了。抗戰前的國民政府已經開始大量購買8毫米子彈,從德國和蘇聯進口輕武器和彈藥裝備中央軍。
除了中央軍外,地方軍閥的雜牌軍,以及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都需要彈藥,他們一部分軍火來自政府分發,一部分自己製造。如山西軍閥閻錫山的“晉綏軍”就用太原兵工廠的軍火,而八路軍和新四軍自己有土作坊造的“邊區造”。
根據歷史學家統計,中國抗戰8年消耗彈藥在17億到18億發,消滅日寇總數超過80萬,平均下來是3000-3100發子彈換一個敵人。當然,這個數字是紙面答案,不同部隊的殲敵數量不同,而且日寇也不全是死於子彈之下的,真實情況下要殺死一個日寇,所需要的彈藥遠超3000發。
二、子彈更少,殺傷力卻更強的八路軍
在抗日戰爭裡,大規模的戰鬥都出現在正面戰場,在軍或者集團軍級別的大型戰役、會戰裡,大量的軍人其實不是死於子彈,而是死於爆炸物。
手榴彈、炮彈、炸彈是戰場上的大殺器,一顆120毫米口徑的炮彈,能一次摧毀一個排的陣地,造成幾十人死傷,對陣地戰的威力極大。手榴彈如果扔得好,一顆也能炸死數個敵人,殺傷效率遠高於步槍。
所以正面戰場上的中國軍隊消滅一個日軍,消耗的子彈量遠超3000發,基本能在4000發以上,接近當時的國際水平。
而在艱苦的敵後抗日戰場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缺乏重武器和飛機,炮彈和炸彈基本絕跡,步槍和手榴彈是主要的武器。1937年八路軍東渡黃河抗日,全軍3萬多士兵,只有1萬把步槍,子彈30萬發,2萬八路軍士兵拿著大刀、梭鏢、手雷上了戰場。
但出乎意料的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時期斃敵效率最高,根據抗戰時期根據地向延安的報告,抗戰時期八路軍消耗3500萬-4000萬發子彈,消耗手榴彈800萬顆以上,斃傷日軍和偽軍超過100萬,八路軍每消耗30發子彈或者7顆手榴彈,就能消滅一名敵人。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設計殺傷效率之所以比中央軍高,首先是因為他們軍火更短缺,必須提高對子彈的利用率。八路軍戰士們在訓練時就要求“放近了敵人再打”,必須要等日軍接近後才開始射擊,這樣的戰鬥危險性更大,但是槍打得更準,子彈的利用率更高。
此外,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冷槍”更是刷戰績的好方法,在華北地區,八路軍2-5人一組的小遊擊隊打“麻雀戰”,一直是日軍頭疼的問題。每當日軍走出縣城,不知道哪裡就會打來冷槍,游擊隊八路軍老戰士的槍法極準,幾發子彈打死一兩個鬼子,然後轉頭就跑,日本人也無可奈何。
八路軍的武器也自有優勢,“邊區造”的槍支和子彈質量較差,彈丸不規則,甚至生鏽,這反而增加了子彈的殺傷力。日本的38大蓋打在人身上就是個眼,而“邊區造”的老套筒加上土造子彈,打入體內後四處亂跳,破壞骨頭和內臟,還可能引起破傷風,治療的難度很大。
華北日軍軍醫看到被“邊區造”打中的日軍,一般都會給其打麻藥,讓其自己死亡。所以某種程度上說,《游擊隊之歌》裡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不是沒可能。
三、陸軍的真相:窮則一槍一個,達則火力覆蓋
八路軍在劣勢條件下訓練出了好槍法,但是在盟軍其他國家,輕武器的地位已經被重火力趕超,美軍蘇軍槍法都不咋地。
在二戰的主要戰場上,中國戰場的激烈程度遠不如太平洋和蘇德戰場,後兩者的資源消耗量是個天文數字。就以蘇德戰爭為例,蘇軍4年內打光了170億發子彈,這是中國8年抗戰耗彈量的10倍。蘇聯消滅了420萬德軍,平均下來消滅一個德軍需要4000多發子彈。
實際的戰場上,蘇軍平均8000-10000發子彈才打死一個德軍,這個槍法比起八路軍差遠了。因為歐洲戰場機械化程度很高,蘇德雙方的坦克、火炮、轟炸機才是殺傷敵人的主力,雙方一半以上計程車兵死於重火力。
美軍也跟蘇軍差不多,太平洋戰爭打了4年,美軍消耗330萬噸彈藥,消滅110萬日軍,一個日軍平均能遭受3噸彈藥的招呼,這數字著實誇張,也從側面說明了美軍士兵的步槍基本聽個響。
中國和日本因為國力較弱,在陸軍裡都提倡“精兵訓練”,對槍法要求很高,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如果有美、蘇、德那樣的國力,動輒火力覆蓋,地毯轟炸,陸軍的仗會好打很多。
在二戰結束之後,各國陸軍都開始機械化發展,重火力的強度和密度是最重要的指標,炮兵比例不斷上升,普通士兵就不用再每天打靶練槍法了。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抗日戰爭時期中日軍隊武器裝備之比較》,姜廷玉,王湘江
2、《從彈藥消耗看中國抗日戰爭之艱苦》,魏鵬程,孫冬,郝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