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民隱藏功績60載,身邊妻兒都未可知,工作組下鄉入村尋找“最美老兵”,才發現他居然是炸過坦克的特等功臣。
讓人們好奇的是,老人家為何要隱瞞自己是特等功臣的事情?甚至連自己的家人也從未告知?在他的身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2018年底,資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活動組為了尋找“最美老兵”走訪了資陽無數村落,這一站他們來到了老君村,在進行常規資料收集後,活動組的人員看了眼在周邊圍觀的人群,問了句:“還有人麼?”
看到大家鴉雀無聲,活動組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奔赴下個地點,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吱呀吱呀”的聲音,一張三輪車停在活動組面前,只見從車上跳下來一個婦女,扶著後座上的老人慢悠悠走了過來。
“喲,這不是老張頭麼?你怎麼也過來了?莫不是也來要補貼吧,”看見老人抱著個木箱,周圍的鄉親們都鬨笑起來。
老人沒說話,把木箱輕輕放在桌子上,深吸一口氣,表情十分莊重,活動組十分好奇,開啟箱子後,裡面的東西,瞬間讓他們傻了眼。
特等功三次、中功一次、一等功與三等功共4次……看著大大小小的獎章和證書,圍觀的鄉親們臉上寫滿震驚,眼前這個乾瘦的小老頭,竟然是國家特等功臣。
這個大家口裡的“老張頭”,名叫張良榮,1924年出生在四川一個貧苦人家,為了吃口飽飯,十多歲的他就已經跑遍各地討生活了。
給資本家打了幾年工,終於有了積蓄,張良榮在河南靠做小買賣以維持生計,那時候,正值內戰後期,老蔣的軍隊被解放軍打得四處逃竄,漫山遍野都是退下來的殘軍四處搶劫老百姓財物。
張良榮也不能倖免,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生意被蝗蟲一般的國軍軍隊洗劫一空,“這亂世生意是做不成了,怎麼辦?”張良榮苦思良久。
聽到街上貼著解放軍招兵的告示,他恍然大悟,與其在這裡繼續被欺負,不如去參軍,跟著部隊打老蔣。於是,在1948年3月,張良榮加入解放軍隊伍,從此開啟他屢立奇功的崢嶸歲月。
剛加入部隊,張良榮被分到晉冀魯豫野戰軍四縱十一旅,想到自己能跟著劉伯承將軍打戰,他激動萬分,短短几個月訓練後,他就跟著部隊奔赴淮海戰場。
那時的解放戰爭已經到了一決勝負的關鍵時刻,老蔣的部隊在經歷節節敗退後不得不收縮兵力,佔領優勢地位的解放軍提前發動淮海戰役,把黃百韜兵團圍在碾莊,老蔣聽聞後,下令黃維兵團進行支援。
張良榮所在的部隊,任務就是要阻擊黃維兵團。
作為國軍主力的黃維兵團,擁有5個軍約12萬人,清一色美系裝備,屬於老蔣王牌中的王牌,戰鬥力十分強悍。而張良榮所在的部隊,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配置上,都無法與黃維兵團相抗衡。
拿著槍、刺刀、手榴彈的張良榮和他的戰友,要面對的是空中支援的飛機、火力密集的大炮和數以百計的坦克。
頭頂飛機的狂轟亂炸,面對迎面掃射的機關槍,身處直衝上天的猛烈炮火,張良榮和戰友們苦苦堅守,傷亡越來越大,一天之內,百來人的一個連最後只剩下張良榮和其他幾個人。
看著朝夕相處的戰友們在敵人的坦克轟炸下接二連三地倒下,張良榮恨得牙齒都咬碎了,所以當聽到指揮部決定成立組建反坦克小分隊的時候,明知此去九死一生,張良榮也第一個報名參加。
他們的任務是頂著敵人炮火,近距離接觸坦克進行爆破,即使成功完成任務,也很難全身而退。但怒火中燒的張良榮已經無法考慮自己的生死,他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想方設法把這個吞噬無數戰友生命的陸地之王炸掉!”
帶上炸藥和地雷,他小心翼翼地匍匐向前,根據預判,在敵軍坦克可能會前進的道路上埋好炸藥,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他就近埋伏,只待坦克到來。
很快,幾輛坦克出現在張良榮的視野裡,正當他準備拉引線的時候,突然發現由於引線過長,地雷沒有順利爆炸,眼看著坦克即將開過爆炸圈,張良榮急了,不顧自己會暴露的危險,衝上前去拉響第二個炸藥,隨著一陣驚天巨響,坦克被炸翻了。
敵軍立馬調轉槍口向張良榮所在的位置進行瘋狂掃射,一時間,子彈打在地上激起了一陣陣塵土,持續了幾分鐘後,見沒有任何動靜,敵軍轉向他處。一直隱蔽在戰壕裡的張良榮,撿回一條命。
雖然幸運地活了下來,但是坦克的堅硬和威力卻讓張良榮漲了見識,為了攻克如何有效對付坦克這一難關,他開始沉下心在一次次實戰中累積經驗。
幾次以身試險,張良榮慢慢摸清了坦克怕火的規律。在後來幾次與坦克的作戰中,他臨危不亂,等到敵軍完全進入包圍圈後,才指揮戰士點燃火繩,面對火蛇一般的障礙,坦克只能退避三舍。
張良榮研究的這套作戰手段屢試不爽,有效牽制敵軍坦克的前進速度,為後續作戰部隊發起衝鋒把握了戰機。
一次次出生入死,讓張良榮從一個槍都端不穩的新兵逐漸蛻變成對付重型、輕型坦克的行家裡手,在表彰大會上,部隊授予他特等功的勳章。
淮海戰役結束後,面對受到重創總兵力加起來不到204萬,實際戰鬥力不足150萬的老蔣軍隊,兵力和武器裝備都得到大幅提升的解放軍在談判桌上有了更多籌碼。
老蔣想利用“和平談判”為手段,爭取更多喘息時間,他宣佈“引退”,把副總統李宗仁推到臺前。代總統李宗仁表示願意進行和平談判,但鑑於他們都缺乏真正和平的誠意,解放軍一直在做戰鬥渡江的準備,根據中央指示,張良榮之前所在部隊被編入第十四軍。
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宣告失敗,渡江戰役打響,百萬雄師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迎著炮火橫渡長江,張良榮也在渡江的部隊裡。
風起雲湧下,一艘艘小船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向敵人發起衝鋒,“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抱著這樣的信念,張良榮穿過敵人的炮火,抵達長江對岸。靠岸後,面對敵人猛烈的炮火轟擊,張良榮勇猛向前,就在衝鋒的路上,一枚炮彈在他身旁炸響,沖天氣浪將他掀翻在地。
儘管身受重傷,他依然忍痛爬起來繼續向前,給垂死掙扎的敵軍予以迎頭痛擊。一路上,張良榮跟著部隊利用蕪湖、江陰的長江突出部位,採取多路突擊、縱深控制的戰法,殲滅了長江沿岸的敵軍,深入敵人防禦縱深形成合圍之勢,並順利奪取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渡江戰役結束後,因為作戰勇猛,他再次被授予特等軍功章。
戰功卓著的張良榮,在黨的召喚下,於1949年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入黨的那一天,也正是新中國成立的日子,全國上下一片沸騰,剛剛加入組織的張良榮內心澎湃不已,看著滿大街鮮紅的國旗、黨旗,他在心中許下了莊嚴的承諾:要為祖國和偉大的黨,奉獻自己一生的熱血和忠誠。
當時全中國已經迎來解放,西南地區是解放相對較晚的地域,老蔣在退敗之前曾經在這裡開設“遊擊幹部”訓練班,並派遣大量特務進駐雲貴川一帶,想要攪亂形勢妄圖捲土重來。
在這樣的形勢下,1950年,張良榮跟隨剿匪部隊出征西南,這裡地形複雜,遇到的土匪都是盤踞在此多年,常常躲在深山洞穴裡,加之土匪戰鬥力十分彪悍,沒有正規部隊的約束,做事十分肆無忌憚。張良榮他們在剿匪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遠比解放戰爭中要多。
張良榮自告奮勇帶著偵察隊進行前期路徑探查,無數次在險要之地與土匪進行周旋,戰事緊迫的時候,甚至要在深山中急行數百里,幾次戰鬥下來,張良榮身上新傷累舊傷。
對於解放軍來說,除了匪患氾濫,還有一件棘手事,就是當初老蔣的土特武裝和日軍、美軍曾經在這一片埋下了數不清的地雷隱患。掃雷工作,迫在眉睫。
為了減少戰友傷亡,打通阻礙物資運動的道路,張良榮再一次站出來,承擔起這個艱鉅危險的任務。
由於年代久遠,解放軍對地雷的種類並不熟悉,常常因為技術上的一點差池就造成人員傷亡,冒著隨時可能丟胳膊少腿的危險,張良榮和戰友們在雷區小心翼翼地開展工作,最終將地雷全部排出,並把土地改造成能種糧食的耕地。
老百姓們見解放軍打土匪,弄耕地,都把家中儲存的糧食運來給張良榮他們,在當地群眾的配合下,剿匪得以順利進行,張良榮再次立下特等戰功。
三年之後,匪患基本平定,張良榮也到了退伍的年級,被安排進四川一家供銷社酒廠工作,在當時的年代,這是一份令人豔羨的差事。
1959年到1961年,我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糧食和副食品嚴重短缺,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基於此,中央於1960年開始部署精減職工、減少城鎮人口工作。
在酒廠工作的張良榮一聽,立馬響應國家下鄉建設社會的號召,帶著拿命換來的軍功章和無數獎狀,來到老君村當上了一個農民。
他的想法很簡單,黨需要他去哪裡,他就去哪裡。作為一名黨員,他既能上戰場奮勇殺敵,也能下田地建設家鄉。
在老君村,他拿起鋤頭,彎下腰,帶著鄉親們勤勤懇懇務農,沒有人知道他曾經是戰鬥英雄,他也從未對任何人提起光輝的過往。所有的獎章和證書,被他全部封存在木箱裡。
村裡的媒婆打聽到踏實肯幹的張良榮還沒有媳婦,便張羅著要給他說親。很快,三十多歲的張良榮在鄉親們的牽線下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兩人結婚後恩愛有加。
有了媳婦,身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傷疤也瞞不住了,面對好奇的妻子,張良榮也只是淡淡地說了幾句他以前當兵的經歷。
在平淡的歲月裡,他們有了三個女兒。在農村,就是靠天吃飯,臉朝黃土背朝天,有時候時節不好,一整年的辛苦付出都會付之東流。張良榮家沒有多餘的勞動力,幾個女兒年紀小也沒什麼力氣,平時犁地種田全靠夫婦倆,日子一直過得很是艱難。
有時候日子實在過不下去,家裡飢一頓飽一頓,看著面黃肌瘦的幾個女兒,妻子心疼不已地說:“你不是當過兵嗎?總有什麼證明吧,要不拿上證明去找政府領點補貼”,每次聽到這種話,張良榮都搖搖頭:“沒證明,再說有證明也不能去,為老百姓當兵打戰要什麼補貼!”
轉頭看著幾個女兒眼巴巴的樣子,再看看妻子無奈的表情。張良榮也心疼,嘆了口氣說:“咱們現在能夠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在戰亂中逃荒,日子已經很好了,窮點沒關係,想想辦法總是能熬過去的。”
對於張良榮來說,每天最開心的是,就是幹完農活和鄉親們聚在村口閒聊,大家都知道他當過兵,也愛聽他說一些在戰場上發生的故事。每次講到怎麼打老蔣,打土匪,張良榮總是能說得繪聲繪色。
“老張,你這麼厲害,怎麼不見你立個大功呀?”鄉親們好奇地問。聽到這話,張良榮笑而不語。“老張要是能立大功,也就不會在這兒給咱們講故事了,早就去閻王爺那報道了。”鄉親們的幾句玩笑話,讓張良榮臉上掛著的笑容瞬間消失了。
對於村民們來說,老張頭講的故事是他們茶餘飯後打發時光的消遣,但是在他心中,那裡不單單承載著他的青春,也寄託著他對無數為了新中國而犧牲的戰友們的思念。
張良榮的女兒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家中衣櫃最底層的抽屜,是絕對不可以隨便開啟的。那裡放著她們從懂事起就見過的一個木箱子,至於箱子裡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有一次,二女兒實在是好奇得不行,想趁著張良榮出去幹農活的空檔,偷偷拉開抽屜,可沒想到還沒來得及開啟箱子,便被折回來拿農具的張良榮發現了。
一向對家裡人很是和藹可親的張良榮,第一次對二女兒發了脾氣。
從來沒見過父親生氣的二女兒嚇哭了,妻子見狀一把抱住孩子,有些責備地說:“小孩子不懂事,你生那麼大氣幹嗎?就是個箱子嘛。”張良榮氣得狠狠砸了兩下旱菸袋,“你懂什麼?”說完就悶頭走出門。
從那時起,家裡人便沒人敢動張良榮當做心肝寶貝的木箱。
有時候女兒不懂事,也會問他打仗的事,很不理解爸爸既然參加過解放戰爭,為什麼不繼續留在部隊,或者是讓國家安排一下工作。出生入死最後還是當個農民,住在破舊的土房裡,家裡一年到頭連肉都吃不上一頓。
每當此時,張良榮總是會表情嚴肅地教育孩子們:“政府給多少咱們就花多少,和我一起打戰的弟兄們都犧牲在戰場上了,只有我還活著的,已經很幸運了!如今的生活已經來之不易,做人不要總貪圖享樂,要自力更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正是在這種嚴謹的家風下,張良榮的幾個孩子長大後都十分成器。而那個木箱,一直被他封存在衣櫃中,整整過了六十年。
直到2018年底,已經年逾九旬的張良如突然把女兒叫回來,把寶貝箱子鄭重端了出來。女兒一見十分詫異,問道:“爸,您這是要幹嘛?”
張良榮顫顫巍巍把箱子放在三輪車上,轉頭對著女兒說:“你帶我去一趟村口。”
也就在那時,家裡人和村裡人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原來獲得過那麼多榮譽,是個名副其實的戰鬥英雄。
“老張,你怎麼不早把特等功臣的軍功章拿出來?”面對很多人的詢問,張良榮笑著說:“我已經九十多歲了,也沒什麼想要的。這次來,我不是衝著國家補貼,也不是想顯擺自己當年有多厲害,主要是覺得應該把這段歷史告訴大家了。”
在張良榮心目中,雖然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幸福,但他還是不希望大家忘記那段歷史。如今的安逸生活,都是像他戰友一樣的中國軍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無論是有功之臣還是無名英雄,有功勳的,還是無名小卒,張良榮希望,現在的人能夠永遠記得他們。
現如今,年近百歲的張良榮已經不大聽得見聲音了,但只要聽到氣勢恢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向前 向前 向前……他的眼睛一下有了光彩,中氣十足地跟著曲調唱下去,那一瞬間,人們看到的彷彿不是一個老人,而是一個馳騁在戰場上鬥志昂揚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