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年夜飯
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除夕年夜飯是辭舊歲迎新年的前奏曲,也是春節前民俗活動的一個重要程式。古鎮沙溝人家的年夜飯意味著守歲酒。
舊時的人們對年夜飯非常重視和考究,因此,這頓飯不論貧富,都要儘量辦得豐盛些。晚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喝,其樂融融,歡快愜意。象趙家大房這類大戶人家和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晚間豪宅裡彩燈高懸,燈火通明。席面上魚肉水鮮、海味珍饈,花色繁多。就餐時也得守規矩按輩份依次入座,席間晚輩按輩份依次給長輩敬酒祝福。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鄉沙溝,前湖後蕩盛產魚蝦,年夜飯桌上少不了用水中食材做成的菜餚,從古到今,上代傳下代,沿襲成俗。魚圓和藕夾子是家家餐桌上必上的兩道菜,魚圓象徵年年有魚(餘),團團圓圓。藕夾酷似古錢幣,有財源廣進之意,藕與“偶”諧音,藕夾又是兩片合成,寓意好事成雙,和合美美。旺豆腐也是每家少不了的一道傳統菜,更有“豆腐—兜富”之吉意。除了上述菜外,雞鴨鵝和野味也是桌上常見的佳餚。
沙溝人年夜飯的菜餚中總少不了芋頭,芋頭是產自沙溝垛田的龍香芋,這種芋頭根大,香甜糯爛,適合烹調各種菜餚,有肉燒芋頭,老鵝燒芋頭。自古以來民間有“吃芋頭,遇好人”之說,在除夕這個特殊的時刻,能在飯桌上能吃上芋頭,預示著來年遇好人行好運,所以人們都會爭相夾上一塊芋頭品嚐。
古鎮人家的年夜飯中魚可以做成各種菜餚,但整條魚是不端上桌的。除夕這天,一般人家都要煮上一兩條紅燒鯽魚,供在家神櫃上,象徵“年年有餘”,待到正月十五後將其倒入河中。
年夜飯桌上,有一道菜是小孩必吃的,那就是紅燒豬大腸。大腸都是主婦們提前購買的,一般人家買回來洗淨後放入醃大菜的滷缸內,除夕那天再取出來紅燒。大腸主要是給小孩吃的,一般情況下,儘管大腸處理得再好,總有一點異味,小孩子聞到總是不太肯吃,這時大人總會強迫他們吃上幾塊,據說有“屎塌嘴”之意,也就是告誡小孩過年期間不要說不吉利的話。當然,孩童畢竟懵懂,大人關照的話屁股一掉也許早忘了。萬一孩童們無意說了不吉利的話,那大人們只得用“童言無忌”的說法來掩飾一下。古鎮上還有一個習俗,吃飯時喝湯要用湯匙舀,禁忌將湯直接倒入碗中,老人們常說三十晚上吃飯泡湯的人,來年出門旅途上必遭遇陰雨天。
吃完年夜飯,女人們照舊是收拾桌子,老人們便開始給晚輩分發壓歲錢,小孩們開始點焰火放花炮。各家院子裡外笑聲不斷,此時鞭炮聲陸續響起,此起彼伏,直至子時到來。快接近子時時,守歲的老人開始做準備接灶,接灶就是將年二十四夜“上天言好事”的灶神從天上再接回家來。屆時,家裡男主人要換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燭於灶前。接灶完畢,家中主人親自關上大門,有“開門大吉,關門守財”之說。這時迎接新年爆竹的響聲接連不斷,震撼夜空,持續至大年初一上午。
如今,沙溝古鎮的人家年夜飯除幾道傳統菜不變外,大都有了新的變化,人們開始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清淡的保健菜也上了桌。
每年中央電視臺的春晚大型文娛節目也成了古鎮人家除夕夜的一道精神“大餐”,吃完除夕年飯後,一家人團聚在電視機前,等待著熒光屏上春晚舞臺帷幕的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