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總而言之,“威尼斯”和“水”息息相關。
但是,提到非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小編相信,無論腦海中蹦出的是什麼詞,應該都跟“水”關係不大。
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帶你打破對非洲的刻板印象,看看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隱藏著的“非洲威尼斯”!
所謂非洲的威尼斯,其實指的是貝南的一個叫做甘維(Ganvie)的村莊。
甘維村是非洲最大的湖泊村莊,目前有大約兩萬人生活在這裡。
該村莊位於貝南南部的諾庫埃湖中央,靠近科托努市,離最近的海岸線有幾英里遠,離首都約有4小時的路程。
當時,Tofinu部落受到強大的Fon部落的追殺,後者瘋狂抓捕其他部落的成員賣給歐洲商人,以換取物品(往往是武器)。由於很多非洲人不會游泳,再加上Fon部落有一個“不攻擊生活在水面上的人”的宗教習俗,所以,Tofinu部落在諾庫埃湖中央建立起了避難所。隨著時間推移,該部落人口逐漸增多,並且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村莊。Tofinu部落的人給村莊命名為“甘維”,意為“我們活下來了”。
從那之後,甘維村的村民就開始了一種以水為生的獨特生活方式。
甘維村的傳統房屋叫做“高腳屋”。
當地居民通常用耐腐爛的紅烏木做支撐,用棕櫚葉製成牆壁,用茅草搭成屋頂。目前,甘維村大約有3000座這樣的高腳屋。這些房屋通常可以使用15-20年,但如果定期維護和更換腐爛的支柱,房屋可以使用更長時間。
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部分傳統材料被更加耐用的波紋金屬板和其他材料取代。
甘維村的主要經濟活動是捕魚,諾庫埃湖裡的魚相當豐富,是整個貝南的主要魚源。村裡的男性承擔了養殖和捕撈的重任。
而女性主要負責把魚帶到陸地上去賣。除了用賺得的錢購買生活必需品外,她們還會購買其他商品,再帶回村裡售賣。船既是他們出行的工具,也是移動的市場。
▼熱鬧的水上集市
甘維村村民被外界稱為“水人”,不僅是因為人人都會游泳,還是因為他們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在水上完成。散步、訪友、上學、趕集,甚至睡覺,都在水上進行。在村裡,你能找到商店、理髮店、餐廳、酒吧、服裝店、教堂、酒店、醫院、日託所等。
在甘維村3000多座房屋裡,只有學校是位於陸地上的。而且說是陸地,也不盡然。村民們為了確保孩子們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用沙子人工填造出了一塊土地。
村民們說,雖然他們的祖先將湖作為可靠的藏身之處、與世隔絕的烏托邦,但現在時代變化了,他們希望孩子們能透過教育走出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後再回到這裡,帶領村莊發展。
當然,除了學校外,這塊土地還會被用於飼養一些家禽,以及教會孩子們走路和跑步的場地(畢竟在水上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而且,甘維村正計劃再填造一塊土地作為公共墓地,集中安葬去世的村民。
至於居民的用水問題,也完全不用擔心。湖水可以作為日常用水;湖邊的水站為村民提供飲用水。水站從井眼裡抽出淡水,村民們去取即可。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想要嘗試“非洲威尼斯”的生活呢?
其實,生活在水面上看起來是別有一番風味,但也面臨著許多挑戰。
首先是貧窮問題。因為甘維村大部分的經濟收入源自漁業和近年興起的旅遊業,所以相對其他地區來說更加不發達,經濟也比較落後。
其次,由於甘維村村民主要以捕魚為生,所以過度捕撈現象十分明顯。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汙染問題。
甘維沒有汙水廢物管理系統,也就是說,村民生活產生的所有汙水和廢物會直接進入湖中,周圍城市和工廠產生的廢物,甚至是汙染性化學品,也會排放進湖中。並且,遊客的增加也加劇了諾庫埃湖環境的惡化。
由於汙染和過度捕撈,魚的數量不斷減少,水葫蘆瘋狂繁殖,再加上不時漂浮在水面的垃圾,村民在駕船時必須十分謹慎,避免船隻的發動機扇葉被植物或垃圾纏繞,不然就很可能造成船隻的故障甚至是側翻。
1996年10月31日,甘維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文化類。如果甘維村村民不尋求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繼續按照當前的方式生活下去,能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祝願這個有“非洲威尼斯”之稱的村莊能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