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由微觀構成,但只能從宏觀的角度去梳理其脈絡。
四十年來的成就是巨大的,但追根溯源,前三十年的基礎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有的人有這樣一種觀念,似乎覺得我們所有的成就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而事實呢?
舉幾個小例子:
其一,美國是由從英國流放到美洲的囚徒建立的國家,美國很富有,但美國的印第安人富起來了嗎?
其二,工業革命是率先由英國發起的,然後蔓延至整個歐洲,或者說歐洲大部分國家。歐洲大部分國家率先在地球上進行了工業化,於是他們富裕起來了。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英國、法國、德國、葡萄牙、西班牙,都曾經在非洲有很多的土地,或者說殖民地,這些非洲的國家,在帝國主義國家的親自統治之下,這些殖民地怎麼沒有進行工業化,怎麼沒有富裕起來呢?
其三,菲律賓曾經是美國的殖民地,美國人在那裡統治了將近一百年,為何菲律賓沒有進行工業化,沒有跟美國一樣富裕呢?
其四,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受英國女王的親自統治,但印度同樣也沒有進行工業化,也沒有像英國一樣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其五,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在本土進行工業化,怎麼不在越南進行工業化呢?越南怎麼沒有富裕起來呢?
或許,你會舉出另外兩個相反的例子來駁斥我,我也知道你想舉出的兩個例子:
其一,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香港富裕起來了。
其二,日本。
我不是專修歷史的,也不懂很多經濟方面的知識,我試著用我知道的資訊作一些解釋,信不信由你!
說到香港,它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港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上海的發展歷史相近,但又有所不同。香港的發展本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貿易。香港租借給英國之後,主要從事貿易,無論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大陸貨物出口很大的一部分透過香港。從事商業活動的人,一般來說都比較富裕。
第二,吸納大批大陸富豪在香港定居或創業。從鴉片戰爭開始,一直到一九四九年,一百年間,中國大陸這片土地上的戰爭就沒有間斷過,一些有錢人為了找一個避風港,香港便成為他們避風的天堂。
第三,大陸改開後的扶持政策。這一點不用多講,懂的人自然懂。
再來說日本。日本是島國,漁業資源很豐富,但其他產業很落後,但中國在與西方人打鴉片戰爭的時候好像沒有波及到日本,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日本在中日戰爭之前,就擁有與中國——當時為清政府——幾乎相同的軍事力量。為何日本的軍事力量會發展得這麼快呢?
國防大學教授戴旭曾經講過:李鴻章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在日本存有四千萬兩白銀,他怎麼敢打甲午戰爭?又怎麼敢打贏呢?
我在想,光一個李鴻章在日本就有四千萬兩白銀的存款,那麼李鴻章的那些下屬呢?有沒有?
有,是可能的;沒有,才是不可能的。
因此,甲午中日戰爭也就註定了中方的失敗,大清王朝註定了滅亡的命運。
兩國交戰,國家重臣有鉅額存款在人家手裡,打起仗來哪裡來的底氣!
不僅如此,那些真金白銀在日本人手裡,那是一筆鉅額財富,可以購買很多當時比較先進的鐵甲艦!不是正合英國人、法國人的意思麼!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李鴻章的幾千萬兩真金白銀救了日本,讓日本避免了象中國遭到的鴉片戰爭。
到日本人侵略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日本擁有航空母艦的數量與美國基本相同,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不僅如此,日本當時還有飛機研發功能,能生產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零式。從零式這個名稱你就可以知道日本人當時多麼的狂妄!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天就宣佈了廢除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千多種不平等條件。
這些條約,一是割地,二是賠款,三是出賣主權,四是外國人在中國享有法律特權。
因此,新中國廢除的這些條約就極大地減輕了中國人民的負擔,而我們好像沒提這方面的成就,理所當然地接受了,反過頭來,一點兒感恩的心思也沒有,是不是很LOW?
新中國成立後,便面臨著戰爭,同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聯盟作戰,而且我們打贏了,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建設機遇期。
老人家曾經說過,新中國一窮二白,好像一張白紙,我們要在這張白紙上畫出最美麗的圖畫!
新中國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從哪裡做起呢?
老人家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從國家工業化搞起。
因為這件事情,老人家還與同窗加同鄉梁漱溟老先生有過一場較大的爭執。
梁老先生雖然是一介書生,年輕時曾在鄉村做過振興鄉村的試驗,但由於戰爭,他的試驗當然失敗了。現在新中國成立了,和平降臨,而國家最高領袖又是他的同窗加同鄉,他自然想透過這樣一層關係來實現自己年輕時沒有實現的理想。他認為,應當以鄉村為出發點,提振國家經濟。
但作為大國最高負責人的老人家現在的想法自然與幾十年前不同,更與梁老先生不同,老人家主張以農補工,實現國家工業化。
老人家的想法是,只有國家進行了工業化,才能提升國防能力,才能維護國家主權,才能進行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幾十年後,面對這場先工後農、先農後工的爭論,梁老先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畢竟他的眼界與他的同窗加同鄉差距太大了!
這是不能不承認的事實!
之所以我要提這段小插曲,是因為現在還有不少人自以為比老人家高明,站在老人家的肩膀上指點說:老人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果是他,他會做得怎麼好怎麼好!
我無意於同這些人進行爭論,有時在網上看到這些“瘋言瘋語”忍不住會留言,但很快我就刪除了,我相信: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老人家的功績與戰略眼光,不是尋常人所能企及的。
正如王震將軍說過:老人家遠看了五十年。
黃克誠大將軍也說過:如果有人自認為比老人家高明,那是對歷史開玩笑!
說到中國的工業化,不能不說到前蘇聯的幫助。
由於有前蘇聯的幫助,新中國開啟了艱難的工業化程序。
但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總會一天比一天進步!
現在有人說到大鍊鋼鐵時,總是一副高高在上、嗤之以鼻的神態,嘴裡說著“愚昧”之類的詞藻。
但在我看來,卻是有些心酸,受了一百多年的欺負,好不容易翻身做了主人,前蘇聯又剛剛撤走專家,沒有可以借鑑的建設模式,急於求成的心裡應當可以理解。畢竟,在廣大的農村,我們的父輩大多數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哦。
就是現在,家裡要是有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我老婆也會去求神拜佛,祈求菩薩保佑。但在我看來,這無疑是一種無意義的行為,用迷信愚昧來說,也是可以的。但在我心裡,更多的是一種心酸,一種無能為力的心酸!
在一個大國,建設幾座工廠很容易,但要進行工業化卻很難。
有了工業,不等於工業化。進行工業化,也不等於只需要辦幾座工廠。
這是立體的,全方位的系統工程。
在一個城市文盲佔百分之八十以上,農村文盲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國度進行工業化程序,難度可想而知。
因為一臺機器的操作手冊就不是文盲能夠看懂的,更別說上機操作了。
幸虧我們有了錢學森、錢三強、鄧嫁先、趙九章、李四光……這樣一些不計名利的科學家和無數的科技工作者。
也有了像王進喜、時傳祥、吳桂賢這樣的普通工人。
因為有了他們,新中國進行工業化雖然艱難,但還是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說到工業化,又不能不提到著名的三線建設。
所謂三線,是因為老人家根據中國地理和戰爭需要,將中國戰略防禦劃分為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在沿海,第二道防線在中部,第三道防線為縱深大後方,即西部。
那時西部背靠蘇聯,而蘇聯是中國的盟友,具備強大的戰略縱深,從沿海來的威脅無法達到三線那個層次。因而,國家將許多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放在三線進行建設。
三線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現在和平了幾十年,有些人在網上對當年的三線建設說三道四,彷彿他是天下最高明的戰略家,這也懂,那也懂,其實,這些人屁都不是,放他都是多此一舉!
關於中國進行工業化的成就,我不想翻什麼資料,網路上這樣的資料比比皆是。我只想用一句話來總結一下,這句話就是毛澤東時代建設了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
有這樣一句話,足矣。
至於什麼叫做完備的工業體系,聯合國曾經有一個統計,全世界各種生產體系,中國全部都有,比美國還要齊全。
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建設的工業體系,中國憑什麼能成為世界工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所有的努力,都是為後人準備的,中國人更是有這樣的傳統,但某些人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總在詆譭老人家,用吃煤這樣魔幻的手法,肆意對那個時代潑髒水,真是居心叵測!
家人們啊,不可不慎!
202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