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宦官專政的朝代,東漢,唐,明,必然位列前三,東漢是為了對抗外戚,唐是為了對抗藩鎮,那明呢,答案或許讓你意想不到,是為了對抗文臣。這時,你或許會有一個疑問,明朝不是號稱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嗎?是的,是共治天下,但個前提是文成的權利不能越界,侵犯到皇帝,可是事實證明,人的貪心是無窮無盡的,尤其是這些有是地主供養出來的文人。宦官就由此來到了歷史的舞臺。
開國之初,夾縫求生
::自古以來,武將打天下,文成治國家,所以一個國家剛開始的時候,必然是武將處於優勢地位,這種現象在以剛著名的明朝尤為明顯,準西勳貴就是對這些人的稱呼。作為一個能從布衣走向天子的皇帝朱元璋,對此可以說是明瞭於心的,於是開國不久就以藩王撫鎮地方的名義奪了這些人的兵權,然後又用厚賞安撫這些人的心,已達到朝庭地方相對平衡,可惜壞就壞在身負藩王勳貴信賴的太子朱標病死,權力由勳貴向文臣平穩過度戛然而止,為了皇太孫朱允炆的即位,朱元璋不得不舉起屠刀,趁大案行株連之策,強行削弱勳貴勢力,而不知道是不忍心,還是不相信,導致藩王坐大,最終燕王朱棣靖難成功,為了酬答太監們的暗中相助,最終出現了像鄭和那樣有名的太監,但終歸還在太監不得干政的祖訓內。
就怕太監有文化
::隨著靖難勳貴的興起,文臣和勳貴又再次達到平衡,事情的轉變發生在大明的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執政期間。此時的大明王朝正如烈火烹油般,一位落第秀才王振也發起了他的奮鬥史。永樂未年,他感於仕途艱難,自鬮入宮,宣宗初年,因善於揣摩人心,被提拔為東宮局郎,服侍年幼的英宗。宣德十年,英宗年幼,雖由張太后聽政,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振仍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但其把持朝政卻不可能。直到英宗正統七年,張太后病逝,王振得批紅權,間隔內外,得以把持朝政,並砸毀了朱元璋所制太監不得干政碑,雖然藉助皇帝的權威,太監卻也得以走向舞臺,但卻如空中樓閣。
土木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刺因明庭賞賜不厚,王振又貪於錢財,雙方協商不成,大戰便起來了,可惜兵者,國之大事也,軍事白痴的王振不懂,最後,以明庭損兵20萬,皇帝被俘,數十文武大臣戰死而終,但此次的影響卻不至於此,此戰代表了大明勳臣餘輝的消散和文臣的崛起,有一點必須說明一下,中後期文臣逐漸代表了地主階級,所以皇權和相權之爭,不如說是地主階級權力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