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中央決定將新四軍第5師周邊鄂豫皖地區各部隊集中起來,成立鄂豫皖中央局(後改中原局),並派徐向前去主持全面工作。
我們都知道“中原突圍”是全面內戰爆發的標誌,在國民黨軍隊重兵壓境之下,中原軍區部隊不得不突圍而出。
假設徐向前去了中原解放區,還會有“中原突圍”嗎?
中原解放區,是由李先念擔任師長的新四軍5師開創的根據地發展而來的。
1939年初,李先念帶著160多人組成的鄂豫挺進縱隊,從河南確山竹溝鎮南下,到鄂豫交界的四望山開創根據地,整編當地抗日遊擊隊,使部隊逐漸發展壯大。皖南事變後,部隊編為新四軍第5師,中央又派鄭位三同志來擔任5師政委。他們克服孤懸在外的種種困難,向桐柏山、大別山等地發展,到1945年8月前已經成了一片較為完整和鞏固的抗日根據地。
5師所在地區毗鄰武漢,靠近平漢鐵路,這裡是國民黨統治的腹心。
抗戰結束後,國民黨軍隊沿著平漢鐵路北上,以第5戰區的41、47、55、68軍和第6戰區的59、66、92軍向武漢、豫西、豫南開進,搶在5師之前接收鄂豫皖周圍的重要城市和平漢鐵路沿線的交通要道,並有從四面八方包圍5師的跡象。
5師部隊分散在各地遊擊作戰,鄂豫皖地區地形又十分複雜,部隊一時難以集中成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野戰兵團。鄭位三、李先念等人考慮,鄂豫皖戰略地位重要,是安插在國民黨統治後方的一把利刃,應該把附近的部隊集中起來,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拳頭。當時,在5師北面有豫西地方由王樹聲、戴季英領導的河南軍區部隊,在南邊有王震任旅長的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
鄭位三、李先念向中央建議:成立鄂豫皖中央局,統一領導該地區的黨政軍全面工作。
中共中央認真了考慮統一領導和部隊合編的問題。1945年8月12日,黨中央正式決定成立鄂豫皖中央局,領導這三路大軍,並任命鄭位三為代理書記。之所以代理書記一職,是因為中央已經決定派徐向前同志前來鄂豫皖,主持全面工作。
徐向前是鄭位三、李先念和王樹聲三人的老領導,長期在紅四方面軍共同戰鬥和工作生活過,彼此熟悉。
從1929年6月進入鄂豫皖根據地擔任紅31師副師長起,徐向前帶著那些拿著大刀、紅纓槍等簡陋武器的農民,一步步開始了艱辛的鄂豫皖革命之路。在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中,徐向前充分施展他的軍事才能,一步步壯大這支黨領導的紅色隊伍。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七里坪正式成立,徐向前出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新四軍5師的兩位領導鄭位三、李先念都是紅軍時期鄂豫皖根據地的老人,也都是徐向前總指揮的老部下。鄭位三曾任鄂豫皖根據地人民委員會代主席,紅25軍政治部主任,他在鄂豫皖地區和紅四方面軍幹部戰士中具有很高的威信,人稱“位老”。李先念曾是紅30軍政治委員,跟隨徐向前一道參加了西路軍征程。
王樹聲也是徐向前的部下。紅四方面軍時期,王樹聲曾是副總指揮並先後兼任紅31軍、紅9軍軍長,長征後參加了血戰河西走廊的多次戰鬥。
如果由徐向前出面整合新四軍5師、河南軍區、八路軍359旅三支部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按中央戰略安排,北邊的河南軍區王樹聲部、正在北返的359旅南下支隊王震部與5師於1945年11月在桐柏山區會合,三路軍隊統編為中原軍區,鄂豫皖中央局改為中原局,仍由鄭位三代理書記,李先念為中原軍區司令員,鄭位三為政委,王樹聲為副司令員,王震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三路大軍會師後,部隊共有6萬餘人。昔日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如果順利到達,中原解放區很可能出現紅四方面軍退出大別山、進軍川陝後重塑輝煌的景象。
可惜,歷史在這時轉了個彎。沒等徐向前成行,蔣介石已經把目光盯上了這裡。
中原軍區的會師,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高度注意,這裡是中國國土的心臟地帶,蔣介石絕不允許在武漢周邊出現一個危及國民黨後方統治根基的解放區,於是他命令第5、第6戰區調兵遣將,爭取將中原軍區部隊壓縮在桐柏山區內,加以消滅。
為了爭取主動,中原軍區曾經實行桐柏戰役作戰,但戰事進展不順。359旅政委王恩茂回憶說:“向我進攻之敵共八個軍、二十個師以上,我們處於敵人包圍之中。”
到1946年1月,中原解放區已經失去了十分之九的根據地,部隊被壓縮到以宣化店為中心的五十平方公里土地內,國民黨將這個狹窄區域圍困的密不透風。
中原軍區的下一步應該怎麼辦?部隊必須早有準備,早做打算,但分歧在這時產生了。
黨中央希望中原軍區可以立足當地,以牽制國民黨軍隊的力量。鄭位三、李先念認為中原解放區範圍狹窄,缺少縱深腹地,這裡土地貧瘠,給數萬大軍提供給養較為困難,為了生存就要向外轉移。
但轉移要去往哪個方向呢?中原解放區南面是長江,西邊是桐柏山區,只能向東面和北面轉移,這樣才能向我軍其他的解放區靠攏。鄭、李建議王樹聲部和王震部都離開,留下他們二人帶著5師主力留下打游擊。
王樹聲和河南軍區政委戴季英認為北上存在困難,還要渡過國民黨重兵把守的渡口,建議先南下大別山,再向皖東轉移。
王震則提出應該向新四軍軍部所在地轉移,然後359旅全軍去東北——因為359旅的另一支部隊,由劉轉連帶領的南下第二梯隊已經去往東北,兩支359旅希望在東北進行會師。
王樹聲與王震二人意見不統一,這還只是1946年1月份的第一次爭執,等到1946年6月中原軍區正式研究突圍計劃時,王樹聲和王震的意見又發生了分歧。王樹聲提出我方應當向西轉移,到達鄂西北武當山和陝西南部,因為這是國民黨認為最不可能的突圍方向,我軍必須要反其道而行之。王震堅決要求向北突破,靠近太行山區的劉鄧大軍。
中原突圍除了國民黨軍隊的步步緊逼以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原軍區內部對戰略轉移方向遲遲定不下來,尤其是王樹聲與王震意見相左,雙方誰也不服誰,兩人甚至當著李先念的面,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內部意見不一影響了部隊的順利轉移。
中原軍區有它的先天不足,這就是三路大軍各有不同的淵源,5師屬於新四軍系統卻又保持一定獨立地位;河南軍區是中央軍委直接掌握,它的部隊主要來自原129師的太行、太嶽軍區部隊;359旅則是八路軍120師和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的一支。
三支部隊各有“山頭”,隱隱在中原軍區內部已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無論是王震還是王樹聲,都是老革命、都是出色的戰將,都具有非常顯赫的戰功,這些經歷無數次戰爭的將領,面對一觸即發的戰鬥時都有自己的軍事考量,都對自己的決策非常有信心。這個時候,就看出一個具有超然地位、為各方所服膺的領導者的重要性了。
徐向前是我軍最能打的將領之一,是集戰略與戰術於一身的集大成者,多次創造了紅軍戰史上的殲敵記錄。
當初紅四方面軍在第四次反“圍剿”中失利,不得不退出鄂豫皖根據地,西進川陝交界地帶的大巴山。經過兩年艱苦奮戰,紅四方面軍建立了川陝蘇區,發展到八萬人,比在鄂豫皖時期還要強盛。
徐向前元帥是紅四方面軍的一面旗幟,紅四方面軍的戰將無不服膺徐向前,都尊稱一句“徐總指揮”。如果徐向前能到中原軍區,無論徐向前做出什麼樣的決策,他的命令李先念、王樹聲不會不服從。他們不但與徐向前是上下級,更多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對徐向前他們是發自內心尊敬的。
王震雖然不是徐向前的老部下,但以徐向前在軍中的資歷、職務和人品,足以“鎮”住“王鬍子”這樣的人。況且王震雖然脾氣暴躁,但徐向前人品敦厚、低調沉穩、寬容大度,統兵能力強,素有軍神之稱,還沒有架子,其實正合王震的脾氣。
徐向前的軍事造詣是經歷多次血戰、惡戰考驗的,這位總指揮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在徐總的團結下,將軍們齊心效命,中原軍區也就不會早早陷入被動局面,是跳出根據地打到外線,還是咬住包圍圈的薄弱口攻其一點,應該早有成算。
中原軍區並不是沒有機會打出去,李先念回憶到:
“桐柏戰役結束後,部隊一直向東走,最多五天就可以到達蘇皖解放區。那時候跟在我們後面的國民黨部隊只有一個軍,打出去毫無問題。”
沒走的原因是國共和談取得了進展,即將簽署停戰協定,中原軍區就停下了繼續前進的腳步。如果這個時候轉移的主力繼續走,是可以走脫的。
可1946年1月10日停戰令下達後,國民黨軍還是沒有停止行動。後面追來的部隊迅速在我軍外圍展開,對中原我軍形成包圍態勢。這是可以預見的事。
對和平存有幻想,希望透過談判解決困境,說明中原軍區高層對於當時的狀況判斷不準確,沒能採取正確的作戰方案,將現實情況看得過於簡單,從而束縛行動的拳腳,畏畏縮縮,反而使得國民黨軍隊佔據上風。
無論過去在鄂豫皖、在川陝,還是抗戰時在冀南、在山東,徐向前擔任一個方面的統帥時,對國民黨只有堅決鬥爭一條,從不心存幻想,祈求和平,哪怕是在西路軍的絕境中也如此。
以徐總的眼光、韜略,很難想象他會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喪失力挽狂瀾的先機。
由於遲遲達不成一致意見,時間一點點過去,中央在最後關頭致電中原軍區:“同意立即突圍,愈快愈好,生存第一,勝利第一。”“今後一切行動,由你們自己決定,不要請示,免延誤時機,並保機密。”
最後決定的突圍路線是由皮定均率一縱一旅向東突圍擔任掩護,調動敵人。王震帶領部隊,向西突圍,前往陝南。王樹聲帶領隊伍,西越平漢路前往鄂西北。
中原軍區部隊在此次突圍行動中消耗過大,損失大量老戰士,只有皮定鈞旅等少數部隊成建制儲存下來,其餘多數部隊都無法儲存自身原有的實力,部隊也只能編入其他部隊。
中原突圍是無奈之舉,中原解放區孤懸在外,四周沒有其他解放區可以倚靠,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突圍不突圍也並不單純以我方戰略意志為轉移。
面對那種條件,即使是徐向前來最後也很有可能選擇突圍。但哪怕形勢依舊嚴峻,最起碼在徐總的指揮下,中原軍區會早做整體規劃,突圍部隊也不會各自為戰到處打游擊。
而且,以徐向前的指揮能力,很有可能在指揮部隊突圍時重創國民黨軍隊。這不是不可能,幾乎同一時期,這在蘇中根據地就上演過。
1946年7月13日到8月31日,粟裕指揮部隊與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李默庵的十二萬大軍連續進行了七場戰鬥,這場戰鬥我軍史稱“蘇中七戰七捷”,但國民黨軍隊也宣佈他們獲得了勝利,這是為何?
因為國民黨軍隊實現了他們的作戰目的,搶佔了蘇中大片地盤,華中我軍主力退往江北,在南京、上海外圍再無我軍活動。但我軍在這場戰役中,大大地消耗了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國民黨雖然贏了面子,但是卻從此在蘇中戰場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
解放戰爭初期,為了使我軍主力避免遭受敵軍的嚴重打擊,中央提出暫時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打以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為主的殲滅戰。後來毛主席將其歸納為十六個字: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如果讓進犯中原軍區的國民黨軍隊遭受更多的重創,付出損兵折將的巨大代價,如此,中原突圍在戰略和戰役上的效果就都能達到了。
徐向前未能執掌中原軍區,沒有大展拳腳的遺憾,作為後來之人我們倍感唏噓。對曾經摺戟河西的李先念、王樹聲等人來說,中原突圍又是一次如同西路軍一般九死一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