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橋”手?
為何南派拳,尤其是洪拳將手臂(特別是肘指段:前臂)比作“橋”?
大多的洪拳拳師都是這型別的理解,如:劉家勇訪談橋手,這代表了目前最流行的解說。他們不大主張藉助器械或力量及速度的專門訓練。認為拳架(套路)就能練出真正的橋手功夫。
也有人說,劉師傅不也提到了鐵環功和風車樁三星之類的?也不是沒有藉助器械,而是不專門做強化肌肉的鍛鍊,而是靠拳架來練力量速度。其實很好理解,專練力量,但是筋骨強度沒身上,皮肉不夠厚,一拳過去可能力量很大,但是自己不夠硬受不了,輕者受疼重者骨折,那就等於不能用了。所以要用拳架練力量速度。而且拳架也不只是套路,所以他講到要打三星,跟人對打,這也是練拳架。在一個香港電臺節目裡面,劉師傅也講過雙人運橋類似推手的練法,所以並不是只打固定套,反應訓練也是需要做的。不過在下沒深入鑽研過洪拳,僅對器械練力的一些見解有些想法,講錯請指出來。就只有這樣的練功方法,對付普通人還可以,但對付搏擊高手,打擂比賽那是遠遠不夠的,為何現在多年(甚至於十多年)傳統拳練習者,普遍打不過只三兩年的散打或泰拳練習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是練功不科學;套路的招式實用性不行;強化訓練不夠,更不用提高強度對抗訓練了!
作為傳統武術的推廣,從強身健身的角度去理解現在的傳統武術套路,還是很不錯的,它還相容了一定的技擊性和可觀性。他們的這套練法,幾十年前就巳被李小龍所批了,大意是“上了擂臺,你們就知錯了,捱揍後就應知道該如何練了吧!”,曾有不服試手的,也被無情的一招二招“痛擊”教訓了。所以李小龍曾得罪了很多傳統武師。現代搏擊的現實也正明瞭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