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件好玩的事。有人聽說過神通,就是類似特e功能的那種,原來我有很多佛教道教的師兄弟,很多師兄弟經常會談及神通問題。那個時候就有一些師兄說我有神通,因為我看人很準,並且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行、性格以及喜好。但有沒有神通我自己很清楚,絕對的凡夫俗子一枚。我說我沒有,師兄們都不信。呵呵,確實沒有。後來我就琢磨我自己為什麼看人這麼準,因為學心理學的嗎?肯定也不是。最後明白其中原因,我心思比較縝密,並且善於察言觀色。所以才很容易一眼看穿。
繼續分析自己,與孔子老人家說的識人之法不謀而合。比如《論語•為政篇》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為達目的所採取的手段,考察他日常行為和喜好,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第一句話:“視其所以”,看動機,也就是他做事的出發點是什麼。同樣一件事,由於根本上的出發點不同,就可以看出那個做事的人為人不同。就像有些人扶貧捐款,有些人因為愛心所做,有可能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譽,也可能僅僅是為了作秀,騙一騙鏡頭前的觀眾;有些聲色俱厲的也不一定是壞人,可能是真心為別人好。區別就是動機。動機自私自利,居心不良,就算在做好事,也不一定是好人。
第二句話:觀其所由,看完他做事動機,然後再看他做事方法。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在一家公司做營銷,部門領導基本沒有傳授過她任何營銷方法,只告訴她無論她用什麼方法,把東西賣出去就行了。對一個女孩子說這樣的話,意思很明顯了,大家都懂。我勸我那位朋友離開那個公司,那位不是好領導。用什麼手段做事就說明這是什麼樣的人。君子求財取之有道。是正道,而不是歪門邪道。君子和小人的做事手段大相徑庭,人品高下立判。
第三句話:察其所安,即看他的平實喜歡做些什麼,平實說話內容是什麼,平實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尤其是眼神。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眼神左顧右盼,不敢直視,這樣的人心裡陰暗面多,仁善的不多。看這個人的喜好就能看出他的志向與抱負。一個人再會說話,也遮掩不住他的三觀與格局。話越多洩露的就越多。
還有【論語•學而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也是觀察人品的主要方式。
譯:孔子說:“父母活著時,要看他本人的志向;父母不在時,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體行為了。如果他長期堅持父親生前那些正確原則,就可以說是盡孝了。”
這章是在說怎麼看一個人的品行問題。不過首先要確定父母是個正直的人,這個命題才成立。父母也是他人子,這裡得排除問題父母。才能“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根紅苗正與上樑不正下樑歪結論肯定天差地別。
父母在時,因為有父母的教導與約束,一切還會比較規矩。這時要看此人的思想、志向,也就能大概看出他的人品和以後發展。有句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父沒,觀其行”父母去世,沒人教導和約束了,就要看這個人的言行舉止,我記得有一句話叫三十歲之前的長相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之的長相是自己修的。這句話與“父沒,觀其行”有共通處。從我們成年以後我們的思想意識就會逐漸獨立,父母不在後,更是獨立。思想獨立後,一言一行都是出自自己的本質和人品。這一切不但外人能看出來,還會刻畫在你的臉上與身體上。刻畫在臉上大家都懂,相由心生。一個善良、柔和、謙讓、恭敬的人,因為他的氣定神閒,身體一定會相對柔軟,面相越來越柔和。
“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一個有素質的人,一個真正內心善良、柔和、謙讓、恭敬的人, 無論父母在不在,無論過多久都不會有很大改變,就算變也會變得越來越好。這樣的“無改”之人就不止單從孝道來論了,更是仁者。
父母不在後原形畢露的反面典型代表~隋朝的亡國之君楊廣,其父皇楊堅在世時,掩飾本性,處處表現得節儉、謙卑、樸素,討得父母歡心。在登基稱帝以後,楊廣本性大暴露,一改先前風格,驕奢淫逸,好大喜功,殘暴荒唐,成為歷史上暴君的代表。現實中,這樣的人也並不算少,有些人父母不在身邊都會肆無忌憚很多。
另外,古時的生產力水平不高,子承父業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有些手藝如果不繼承下去,就可能失傳,也可能會造成對社會的影響。所以堅持“父之道”也算是那個社會的一項不成文的心中默契。所以才會有“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說了這麼多識人方式,不是讓我們去看別人,關鍵是看看自己的言行舉止,看看自己的目的初衷,看看我們的處世之道,是君子呢還是小人呢?最後再附上一句【論語】章節: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至於解釋去問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