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順宗李誦是德宗的長子,由於德宗在位時間極長,李誦也是唐朝歷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太子,他做了25年的太子,在這一期間,李誦勤勤懇懇、以仁德聞名,但最終只做了八個月的皇帝就退位做了太上皇,這一生隨波逐流是他最大的特點。
李誦在做太子時期,早期也跟著德宗經歷了藩鎮的動亂,在涇源之變中,李誦作為殿後軍執劍保護著德宗順利出逃,更在之後的奉天之變中,浴血奮戰了四十多天,擊退了朱泚等人的進攻,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保護了德宗的安全。
在政治上,李誦保持著謹小慎微的行事風格,慢慢培養著自己的政治勢力。在德宗面前,他從不輕易地發表言論,德宗每每問起他對國事的看法,他也從不激進或高談闊論,對於德宗身邊受寵的宦官,李誦也從不刻意結交。但在私下裡,李誦常常會與自己的幕僚討論各自的政見,這一過程中就形成了包括王伾、王叔文、劉禹錫和柳宗元在內的許多年輕但富有政治遠見和遠大抱負的名士們都匯攏在了李誦身邊。
李誦在做太子期間幾乎沒出過什麼大差錯,僅有一次由於其丈母孃,肅宗的女兒郜國公主仗著自己的身份自由出入東宮,偏偏又私生活不檢點,被人告發,同時指責其涉及巫蠱之禍,這讓德宗大為光火,甚至動了廢太子的念頭,所幸在丞相李泌的勸說下才打消這個念頭。
整體來說,李誦是個好太子,只可惜的是由於他爹在位時間極長,李誦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每日總要收斂自己,以免觸怒皇帝,地位不保,因此長期壓抑著自己,最終在公元804年,李誦突然中風,不能正常說話。這一病重更是沉重打擊了德宗的身心,這讓本就年邁的德宗也一下重病纏身,在次年正月裡駕崩,李誦也不得不在這個節骨眼上登基。
李誦一上位,儘管還未能從中風的後遺症中恢復過來,早已經摩拳擦掌的他馬上就讓太子府的潛邸著手進行革新,主張要削弱地方藩鎮、摒棄宦官干政等等政策,史稱永貞革新。只可惜,李誦的手段很快激起了宦官勢力的反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勢力一手推動長子李純立為皇太子,在7月份就以李誦的名義下詔,讓皇太子掌握軍政大權,八月份李誦退位,禪讓給了太子,也就是唐憲宗,李誦主導的革新也就此失敗。
806年前,唐順宗李誦就病重去世,他這一生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始終韜光養晦;登基後滿懷熱情要革除時弊,遭到宦官逼迫後讓位給兒子,並沒有看到順宗激烈的反抗,這份隨遇而安倒是看到順宗的隱忍和豁達。但歷史如何,我們也早已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