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19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李姍 李驍寧 蔣凱)治療股骨骨折開放手術方式創傷大、出血較多,是否可以採取機器人手術?答案是可行。今天,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瞭解到,該院骨科羅令教授團隊與手術室團隊合作,運用機器人輔助成功完成一例帶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術治療青壯年股骨頸粉碎性骨折的保髖治療,經文獻檢索,這是國際上首次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到帶蒂髂骨瓣移植術。
19日,患者王某精神狀態佳,“手術部位沒感覺到疼痛。”羅令教授介紹,29歲的患者王先生為右股骨頸粉碎性骨折,遭受暴力大,區域性血運損傷嚴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高達86%。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VN)又稱股骨頭壞死(ONFH)是股骨頭血供中斷或受損,引起骨細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隨後的修復,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股骨頭塌陷、關節功能障礙的疾病,是骨科領域常見的難治性疾病。股骨頭壞死的結果是導致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髖關節功能喪失,最終導致行走功能喪失。
經過對病情的仔細研究,羅令教授團隊決定為患者進行髂骨瓣移植保髖治療。
近年來,湘雅三醫院骨科在吳松教授、羅令教授的帶領下,已開展近百例青壯年股骨頸粉碎骨折及股骨頭壞死的保髖治療手術,帶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是一種很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目前開放手術方式存在創傷大,腹壁肌肉破壞後導致肌力下降,股疝及血管解剖顯露難等缺點。
羅令教授大膽提出採用目前最先進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為患者進行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主要應用於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外科等領域,在顯微骨科領域應用極少,運用到帶蒂髂骨瓣移植術的尚屬空白。
在完備的方案討論和充分的術前準備後,羅令教授團隊利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高畫質放大的3D手術視野,進行髂骨瓣血管解剖、遊離,避免了開放手術的缺點,完整地保留了腹壁肌肉及腹股溝結構與功能,而且切口微創,出血量小,移植後的髂骨瓣成活率更高。手術在歷時近兩小時取得成功,術後患者王先生恢復良好。在費用方面,採用機器人手術比傳統手術貴2萬多元。
這次開創性的顯微骨科手術掀開了青壯年保髖治療領域新的篇章,為股骨頭壞死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了更先進的治療方法。
[責編:袁欣]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