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戴、花翎、補服,是區別清代官員品級的最重要標誌,從這些服飾制度上,能讓我們大概瞭解一個官員的具體品級。可是御史最近在翻閱清代服飾制度史料時,卻有不少的疑惑,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疑惑在哪裡呢?即正、從一品文官的服飾如何區分?
在很多的清代史料中,都對官員的服飾進行了描述,但都不夠詳細。只要是對清代官制有一定了解的讀者都清楚,一品文官補服樣式為仙鶴,帽頂鑲紅寶石。
以九品來劃分具體的服飾,是明清兩朝共有的特點。然而,明清的官員品級卻又分為九品十八級,具體都有正、從之分。那麼問題就來了,同樣都是一品官,大學士和尚書在服飾上有哪些細微的差別呢?
從補服上來看,完全無法區分,不管是顏色還是補子樣式都是固定的,即色用石青,補用仙鶴。那麼除了補服以外,就只能從頂戴、朝珠、花翎、朝帶這四個方面去找答案了。
1、朝帶
我們在清代影視作品中,可以瞭解到官員們平常穿的都是寬鬆的補服,很少見到朝帶。實際上,清代官員配用朝帶的場景的確也不多,並不像官服、頂戴花翎、朝珠那麼重要。但朝帶畢竟也是屬於官制服飾中的一種,因而從清初開始就形成了一套制度。
朝帶具體分為朝服帶、吉服帶、行服帶三種,不過同一級官員使用的三種朝帶,其製作與裝飾形式均相同,只有不同品級才會有具體的差異。因為重點講得是一品文官,所以其他品級就不多贅述了。
按規定,一品文武官、鎮國將軍、子爵形制為:鏤金底託4個,其上銜玉方版,每版飾紅寶石1顆(二品銜圓方版)。很明顯,從朝帶上我們也無法分辨出正、從一品文官的區別。
2、朝珠
清代以前,中國曆代官制服飾中並沒有使用朝珠的定製,這是清王朝的專利。朝珠起源於佛教僧侶和信徒使用的鏈狀串珠,是由宗教器物引入官制服飾之中的。
起初,朝珠主要用於宮廷內部,為帝后、皇子、公主及王公貴族、上層品官專用,後來範圍擴大到文五品以上,武四品以上。後來雍正、乾隆兩朝,又出臺了一些細則,特准內務府六品主事,翰林院等官可以一體懸掛素色朝珠。
等級最高的是東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可以使用。其下的太子、親王、郡王一直到輔國公等人,除了東珠外,其他各類材質均可用。民公、侯、伯、子、男,文、武一品大臣,許用珊瑚朝珠,以下各等皆有定製。與朝帶一樣,朝珠同樣也無法區分正、從一品官的標準。
3、花翎
花翎的性質與官服、朝帶、朝珠就更不同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區分官員等級的一個標誌,而是屬於榮譽的範疇。
乾隆以前,不管是京官還是地方官,也無論品級高低,都沒有佩戴花翎的定例。縱觀花翎在清代官制的應用中,基本上是以武職官員居多,尤其以王公貴族、侍衛為主。特別是多眼花翎,一般中下級官員是無緣佩戴的。
官員佩戴花翎是在乾隆以後才逐漸流行開來的,但一般都被皇帝當作對官員的額外賞賜,且賞賜物件也僅限於高階官員。換言之,不管是正、從一品大員,也不見得人人都有花翎,所以說從花翎上也不能區分官員的具體的品級,只能知道佩戴花翎者必是高官。
4、頂戴
從補服、朝帶、朝珠、花翎這四個方面上,都無法識別具體的品級,那麼剩下的只有頂戴了。御史手裡就有好多關於清代服飾方面的史料,但都很籠統,比如一品文武頂戴嵌紅寶石。
事實上,從頂戴上難以區分具體品級在當時也引起過不小的爭論。順治時期,朝廷頒定了品官冠頂之制,一品文武官員定製為: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一顆。此外王、貝勒以及二、三品官也是紅寶石。
雍正時期,因一、二、三品官員帽頂都用紅寶石,容易產生混淆。所以朝廷又改定部分帽頂,為了加以區別,定諸王、貝勒頂銜之紅寶石為長圓之形,一品大臣為六稜形,從而使冠頂的寶石形成不同的造型。但雍正還是沒有對正、從一品進行具體的劃分。
乾隆朝時,終於有了定製。規定正一品文、武官,頂用紅寶石,中飾東珠兩顆;從一品文、武官,頂用珊瑚,飾東珠一顆;正二品文武頂用珊瑚,中飾小紅寶石兩顆;從二品文武頂用紅寶石,中飾小紅寶石一顆。
需要注意的是,一、二品官雖然頂飾發生了變化,有紅寶石和珊瑚之分,但顏色都是紅色的,故一、二品官才有“紅頂子”的說法,實際上區別還是很大的。只不過同樣是一品官,僅是紅寶石下面鑲嵌的東珠不同,不仔細看還是很難發現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朝廷一品大員就那麼幾個,以服飾來區別身份顯然有些多餘,這裡不過是想和大家介紹一下清代官員服飾中的一些知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