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好萊塢的“高齡勞模”,雷德利·斯科特絕對當屬其中之一。
剛過完84歲生日的雷老,最近有兩部大片上映,還都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一部是傳記片《古馳家族》,圍繞時尚品牌Gucci第三代接班人被槍殺的案件展開,上映後卻遭到古馳家族炮轟。
另一部是歷史題材大片《最後的決鬥》,講述發生在中世紀法國的一場決鬥。
影片陣容炸裂,彙集了馬特·達蒙、本·阿弗萊克、朱迪·科莫和亞當·德賴弗等大牌,在媒體和觀眾間也都獲得了極佳口碑,但卻成為剛剛過去2021年的最大票房慘案。
在宣傳期間,有記者問導演怎麼看待《最後的決鬥》票房比他的前作《天國王朝》、《羅賓漢》還差,雷老當眾面不改色地爆了粗口: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不是他第一回碰上作品“叫好不賣座”的糟心事兒了。
今天咱們就來仔細聊聊這部《最後的決鬥》。
看完你就會發現,它稱得上是2021年最不容錯過的影片之一。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故事情節非常簡單。
概括來說,就是在14世紀的法國,一個名叫尚的騎士,指控一個名叫賈克的鄉紳姦汙了他的妻子瑪格麗特。
賈克否認罪行,兩人各說各的理,於是便決定以決鬥的方式來接受審判。
在中世紀的歐洲,如果兩個人產生糾紛、難辨是非,法官會同意透過“司法決鬥”的方式進行裁決,勝利的那方會被認為說了實話,因為他“受到上帝的庇護”。
就像《權力的遊戲》裡邊,小惡魔被指控毒殺喬弗裡,百口莫辯之下,他要求進行“比武審判”。如果代表他的騎士能在比武中獲勝,他就會被判定無罪。
雖然看起來很荒謬,但“比武審判”的設定就是根據真實的司法決鬥改編的,並且這個傳統在歐洲歷史上延續了數百年。
直到尚和賈克的決鬥發生之後,這一傳統才被廢除。
但有趣的是,影片採用了“羅生門”式拍法,分不同視角詳細交代這一事件的始末。
在第一個章節中,我們看到的是尚的視角。
尚出生於一個古老顯赫的家族,由於連年的戰爭和天災,故事開始時他已瀕臨破產。
為了維持家族的延續,他娶了一個父親叛國的貴族女孩,也就是瑪格麗特。
這是一場典型的政治聯姻,對方想借用他的姓氏,洗刷家族的黑歷史;
而他則想得到對方豐厚的嫁妝,並讓瑪格麗特為自己生下繼承人。
在尚的講述中,自己是個英勇正直的騎士。
他在戰場上從不退縮、對國王忠心耿耿,只不過處事不夠圓滑,一直得不到伯爵的賞識。
而賈克與他正好相反。
賈克在戰事上毫無作為,但善於交際、懂得享樂,和伯爵走得很近。
因為這份私心,伯爵處處偏袒賈克。
先是把瑪格麗特家最有價值的一塊地,從她的嫁妝裡割出來送給賈克,後來又剝奪了本該屬於尚的“上尉”頭銜,封給了賈克。
這一切對尚來說,都無異於公開羞辱。
一天,尚突然被妻子告知,賈克趁他不在時闖入家門強暴了她。積怨已久的尚終於爆發,向國王和法官提出指控。
誰料賈克拒不認罪,兩人才迫不得已走向了決鬥。
總之,在尚看來,這是一個“老實人”受盡屈辱、絕地反擊的故事。
但視角一發生轉換,一切又變成另一副模樣——
在賈克的口中,尚是個好戰、愚蠢又粗俗的莽夫。
在戰場上,他只顧自己猛衝,完全不講計謀,給己方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與人相處時,他不懂禮節,當眾頂撞伯爵……這些才是伯爵看他不順眼的真實原因。
至於姦汙的指控,賈克認為自己是受害者。
因為他與瑪格麗特是兩情相悅。
兩人在一次聚會上相識,他驚訝地發現瑪格麗特是個學識淵博、興趣高雅的貴族之女,因為父親犯錯,才不得已嫁給了尚。
他喜歡瑪格麗特,決心拯救她,而對方也回應了他的愛意。
沒想到,事後瑪格麗特懷孕了。
或許是因為私通之事無法掩蓋,她為了自保才誣告強姦。
中世紀沒有親子鑑定技術、現場沒有監控,案發時也沒有其他證人,面對這份指控,法官根本無從下手。
但緊接著,影片開啟了第三章節,也就是瑪格麗特口中的真相。
在過場的黑幕中,標題裡的“真相”兩字消失得最慢。
彷彿在告訴觀眾,接下來看到的,才是最接近真實的真相。
而看完這一幕劇情,你會發現這部影片實際上講的並不是兩個男人的決鬥,而是一曲關於中世紀女性艱難無比的生存境遇的哀歌。
在瑪格麗特的視角中,她從未被當作一個人來對待。
出嫁之前,她是待價的商品,被父親帶著四處兜售。
婚禮上,尚得知那塊價值不菲的莊園不在嫁妝之中,覺得自己做了虧本買賣,當場暴走。
父親向他保證瑪格麗特很快能生下兒子,婚禮才得以繼續。
結婚之後,她淪成丈夫的生育工具。
但因為遲遲沒能懷孕,在家中過得如履薄冰。
再之後,賈克和尚產生矛盾,她又成了賈克報復的手段。
賈克早就對她起了色心,這場強姦正好一舉兩得,在洩慾的同時還能羞辱尚。
案發後,當瑪格麗特向尚告發賈克的罪行,尚瞬間暴怒,並再次強暴了她。
理由是“他不準成為佔有你的最後一人”。
正是這個時刻,瑪格麗特醒悟了。
她明白尚決意與賈克決鬥,並不是為了維護她,而是因為妻子受辱對他來說,意味著自己的財產受到侵犯。
法官反覆向她詢問案發時的細節,也不是為了還她公道,而是想要確認涉案的兩個男人,到底誰是被損害的物件。
沒有人在意她所遭受的苦難,這場以她之名引發的決鬥,其實從頭至尾都與她無關。
更悲哀的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身為命運共同體的女性之間也無法形成聯盟。
尚的母親怪罪瑪格麗特,她認為,如果瑪格麗特選擇默默忍受,她的兒子就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去決鬥。
瑪格麗特問她,說出真相也有錯嗎?
母親的回答堪稱本片最驚悚、也最引人深思的臺詞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三個章節中發生的情節基本一致。
只不過因為講述者的視角有所差別,就變成了三個不同的故事。
比如最沉痛的強姦戲份,在賈克的講述中,自己進入家門後,瑪格麗特多次含情脈脈地與他對視,逃跑的過程中還故意脫下鞋子。
這些在他看來,都是欲拒還迎的暗示。
實施侵犯時,鏡頭始終自下而上拍攝他的臉,表現出他在衝動之下難以自控的狀態。
而在瑪格麗特的講述中,當天她獨自在家,被騙開門。發現對方圖謀不軌後,多次呼救卻沒能逃脫,鞋子也在慌亂之中掉落。
整個過程都瀰漫著壓抑而恐怖的氣氛。
在被侵犯的過程中,這一幕的鏡頭則始終對準她涕淚橫流的臉,觀眾看到的只有她痛苦絕望的表情。
還比如,當瑪格麗特向丈夫告發此事時,在尚的記憶中,瑪格麗特說的是:“我被強暴了。”
而在瑪格麗特的版本中,她的原話是:”他強暴了我。”
雖然兩場戲講的是同一件事,但細微的用詞差別卻別有深意——
在尚的回憶中,指向施暴者的主語被隱去。這是因為他並不關心施暴者是誰,重要的是自己的尊嚴和財產受損。
而瑪格麗特的原話,強調的是對施暴者的指控。這也是她不願忍氣吞聲的原因。
正是這些不著痕跡的細節,凸顯了影片的匠氣。它的三幕式結構並非簡單的重複敘事,而是導演有意讓人們去反思這種視角差異。
影片的結尾,回到了那場被載入史冊的決鬥上。
賈克被當場屠殺,瑪格麗特成為了“清白的受害者”。
而尚也受到重傷,不久之後去世。
瑪格麗特繼承莊園,終身也未再婚,在榮華富貴中過完了後半生。
結局的峰迴路轉,算是一掃前面的陰霾。
難怪有人看完後感慨,雷老在30年前拍過《末路狂花》,如今又拍出了《最後的決鬥》,不僅功力越發純熟,其犀利的性格、激進的態度,也完全不減當年。
這麼想想,在面對記者“挑事”的提問時,他會為了捍衛作品而無所顧忌地當場暴走,似乎也不那麼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