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藥店不靠譜?
每個人都難免去藥店買藥,但很多人可能不瞭解,這藥店的水深得很啊。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細說一下那些「不靠譜」的藥店,以後再去買藥的時候,一定要長個心眼。
01 給你推薦藥的人,可能是個收銀員
國家政策規定:藥店必須要有駐店執業藥師。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藥師駐店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並不樂觀。
很多藥店確實找了執業藥師,但只是需要他們提供職業資格證掛靠在店裡,藥師並不用上班。
真正在藥店裡跟你推薦藥的人,可能是在商場賣過衣服的大媽、超市結過賬的收銀員小妹,經過幾天「業務培訓」,就能上崗給患者推薦藥物了。
反正一穿上白大褂,也沒人會看出來對吧?但沒有執業藥師,意味著沒有專業的藥學服務。
所以去藥店買藥時,不妨嘮個嗑,問問「藥師在不在?我想諮詢一下」。如果店員藉口執業藥師生病未上班、上廁所去了,基本確定不靠譜。
02 處方藥物隨便賣
簡單來說,藥能分為兩大類,非處方藥和處方藥。
能直接在藥店買到的是非處方藥,藥盒上會有一個明顯的「OTC」標誌。
OTC 又分為甲類和乙類,甲類 OTC 會在藥品包裝盒上印有紅底 OTC 標識,乙類則是綠底 OTC 標識。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等都是常見的 OTC。
這兩類藥都可以在藥店買到,但銷售方式還是有些不同:
- 甲類非處方藥:須在藥店由執業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乙類非處方藥:除可在藥店出售外,還可以在經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的超市、賓館、百貨商店等處銷售。
而處方藥,顧名思義,就是需要經醫生診斷病情,拿著處方才能購買的藥。隨便吃處方藥,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常見降糖藥、高血壓藥,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都是處方藥,儘管吃得輕車熟路,但也不是隨便能在藥店買到的。
一旦藥店把這些藥隨便賣,既不看處方也不問病情,那一定是那種「只管掙錢,不管死活」的「黑店」,不靠譜。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03 只推薦利潤最高的,不管合適不合適
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身體不舒服,去藥店買藥,店員會熱情地給出指導和推薦。
然而店員推薦的藥,不一定是對症的,而很可能是利潤最高的。甚至有時候醫生已經開了藥方,店員還會建議換成所謂「更好」的藥物。
去藥店的時候,如果店員給你推薦藥物,不妨再問問有沒有其他廠家生產的同類產品,比較一下。
如果店員始終極力推薦價格高的那款,並且說它效果最好、最安全,那就要當心了。
藥物的效果和安全性,並不是按照價格來定義的。
另外,比起「亂賣藥」,更可怕的是一些藥店把保健品和藥品混著賣。要知道,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保健品包裝盒上有一個明顯的「藍帽子」,買藥的時候一定要認準了。
如果藥店店員跟你說保健品比藥品更有效,絕對的不靠譜。
如何判斷一家藥店的水平?
每個人都會偶爾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如何才能快速看出藥店是否靠譜,買到合適的藥物?
給大家說幾個小方法,可以試一下:
➊ 看人員有沒有藥師
駐店執業藥師當然是標配,去藥店時不妨嘮個嗑,問問「藥師在不在?我想諮詢一下」。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➋ 看服務是不是專業
專業藥學服務是會仔細詢問顧客症狀、服藥史、過敏史等。如果只是像推銷化妝品般的賣藥,顯然不靠譜。
➌ 看對抗生素的銷售態度
如果一家藥店在顧客沒有處方的情況下仍然銷售抗生素(XX 西林、XX 黴素、XX 沙星、頭孢 XX 等),甚至主動推薦抗生素,那這個藥店極其不靠譜。
➍ 看店員會不會說「保健品比藥更好」
保健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不顧患者需求,一直推薦保健品的店員,很可能有問題。
以上 4 點檢查下來,基本就能知道這個藥店可不可信了。
來源:丁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