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口腔單純性皰疹
- 原發性皰疹性口炎(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發病年齡: 6歲以下兒童較常見,尤其是6個月-2歲更多。前驅期:有接觸史,潛伏期為4-7天,後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痠痛、流涎、拒食、煩躁不安等。水皰期: 1-2日後口腔黏膜廣泛充血水腫,出現成簇小水皰,皰壁較薄,不久潰破成潰瘍。糜爛期:成簇小水皰潰破後引起大面積糜爛,並可造成繼發感染,形成假膜及結痂。癒合期:糜爛面逐漸縮小、癒合,整個病程約7-10天。
- 複發性皰疹性口炎(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臨床特點為:誘發因素:區域性機械刺激、感冒、陽光照射等。損害以多個成簇的水皰開始。損害總在原先發作過的位置或鄰近。有前驅症狀:疲乏不適、灼痛、刺痛等。數小時內出現水皰,隨後破裂、糜爛、結痂。
【診斷與鑑別診斷】
- 診斷要點:根據臨床表現和塗片都可以作出診斷。
- 鑑別診斷(1)與球菌感染性口炎鑑別(2)與口炎型口瘡鑑別(3)與帶狀皰疹鑑別(4)與手—足—口病鑑別(5)與皰疹性咽峽炎鑑別(6)與多形紅斑鑑別【治療】1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利巴韋林)2免疫調節劑3區域性用藥4物理療法5對症和支援療法
(二) 口腔念珠菌病
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真菌病。
【病因】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宿主防禦功能降低。
- 念珠菌性口炎(eandidal stomatitis)(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2)急性紅斑型(3)慢性肥厚型(4)慢性紅斑型
- 念珠菌性唇炎(eandidal cheilitis)。
- 念珠菌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治療】
- 治療原則:以區域性治療為主,嚴重病例及慢性念珠菌病常需輔以全身治療。
- 治療方法:①區域性治療:(1)2%-4%碳酸氫鈉溶液含漱或清洗區域性。(2)洗必泰。(3)龍膽紫水溶液。②抗真菌藥物治療:⑴制黴菌素⑵咪康唑⑶克黴唑⑷酮康唑③免疫治療:轉移因子、胸腺肽、脂多糖④手術治療
(三)、 複發性阿弗他潰瘍
患病率高達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好發:口腔黏膜角化較差的區域。
特徵:孤立、圓形或橢圓形的小潰瘍, 反覆發作,有自限性,一般為7~14日可癒合。
【病因】
①免疫功能異常
②心理因素
③遺傳因素
④感染因素
⑤營養缺乏
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
⑦微迴圈障礙
【臨床表現】 根據潰瘍大小、深淺及數目不同分為輕型、重型和皰疹樣潰瘍。(紅、黃、凹、痛。)
1.輕型阿弗他潰瘍(minor aphthous ulcer,MiAU)
2.重型阿弗他潰瘍(m ajor aphthous ulcer,M-iAU)
3.皰疹樣阿弗他潰瘍(herpetiform ulcer,HU)
【診斷與鑑別診斷】
- 診斷要點口腔黏膜出現孤立、圓形或橢圓形小潰瘍,邊緣整齊,中央稍凹陷,表面有一層淡黃色纖維素性假膜覆蓋,刺激時有尖銳性疼痛,具有複發性,一般無全身症狀或較輕。病程有自限性。
- 鑑別診斷皰疹樣口瘡與皰疹性口炎的鑑別腺周口瘡與其它潰瘍的鑑別【治療】(1)區域性治療:消炎、止痛、防止繼發感染、促進癒合(2)全身治療:對因治療、減少復發、促進癒合。【預後】本病預後良好,很少有嚴重的併發症,但遷延反覆。
(四) 、 口腔白斑病
口腔粘膜上以白色為主的損害,癌前病變。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男性患者多於女性。
【病因】長期的外來刺激、念珠菌感染、微量元素(錳、鍶、鈣負相關)缺乏、維生素A、E的缺乏。微迴圈改變。免疫功能的改變。易感的遺傳素質。
【臨床表現】
中年以上的男性多見,好發於頰部粘膜咬合線區域,主觀症狀:粗糙、澀感到自發痛、刺激痛。
分型及分期:
- 斑塊狀:白色或灰白色均質型的斑塊,表面可有皸裂,平或高出粘膜表面,邊界清楚,觸之柔軟,不粗糙或略感粗糙。
- 顆粒狀:顆粒-結節狀白斑,頰粘膜區多見,白色損害稱顆粒狀突起,粘膜表面不平整,病損間粘膜充血,似有小片狀或點狀糜爛,可有刺激痛、念珠菌感染。
- 皺紋紙狀:多見於口底和舌腹。呈白色或堊白色,邊界清楚,表面粗糙,似皺紋紙狀,觸之柔軟,可有粗糙不適感或刺激痛,女性多見。
- 疣狀:呈乳白色,表面粗糙、高出粘膜表面,呈刺狀或絨毛狀突起,質稍硬,多見於牙槽脊、口底、唇、上顎。
- 潰瘍狀:增厚的白色斑塊有糜爛或潰瘍。
【診斷】
- 診斷要點:黏膜上的白色斑點、斑塊,稍高出黏膜,質地緊密,在臨床及病理上均不能被診斷為其它疾病。
- 出現下列情況者有癌變傾向年齡:較大者。性別:不吸菸的年輕女性。吸菸:時間長、煙量大者。部位:舌緣、舌腹、口底及口角部位。型別:疣狀、顆粒狀、潰瘍型或糜爛型及伴有念珠菌感染者。病理:伴有上皮異常增生者。時間:時間較長者。症狀:有刺激性痛或自發性痛者。
【治療】去除區域性刺激因素、區域性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五)、 口腔扁平苔蘚 、
一種發生於口腔黏膜和面板、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慢性淺在炎性病變。中年女性多見。
【病因】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微迴圈障礙因素、遺傳因素
【臨床表現】
(一)口腔粘膜
1.以頰部多見(87.5%),對稱性出現。
2.基本病損:白色小丘疹組成的珠光白色條紋,相互交織成網狀、樹枝狀、環狀、斑塊狀。在此基礎上出現多病損如紅斑、充血、糜爛、萎縮、水皰等。
3.自覺症狀:粘膜的粗糙、燒灼、疼痛感、異物感。
4.病性頑固,病程長。
(二)面板病損
典型表現:紫紅色或暗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蠟樣光澤,微高出面板表面,用放大鏡觀察,表面可見有白色或乳白色帶有光澤的小點或縱橫交錯細紋稱Wickham紋。多見於四肢伸側,左右對稱。有騷癢、疼痛感。
(三)指(趾)甲病損
多見於拇指,甲板萎縮變薄,甲床顯示紅色針尖樣的小點,壓痛明顯,或表現為增厚,甲板上有縱溝或脊,形成縱裂,壞死、脫落。
【治療】 :1.心身調理 2.區域性治療 3.全身治療 4.中醫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