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蠲?翻閱字典,不難發現,蠲有清除,疏通之意。
僅能清除、疏通,當然成不了方,還要有能清除疏通的物件,這就是痺。
痺,就是中醫裡的痺症,是指由風、寒、溼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
一首蠲痺湯,清除風、寒、溼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症,令全身經絡歡快執行。
組成:當歸(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蘆頭)薑黃、黃芪(蜜炙)白芍藥、防風(去蘆頭)、甘草(炙)。
服法:上藥全部打爛,水兩盞,加生薑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一天之內不論時候。
主治:風寒溼邪痺阻經絡之證。表現為肩項臂痛,舉動艱難,手足麻木等。
功效:疏通經絡,去痺症。
這張方子,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僅用二招,即可打敗一切風寒溼邪痺阻經絡之證。
第一招是益氣和營。
益氣自然是補充正氣,正氣存內,風寒溼邪才不敢總是來騷擾。和營,是使營衛功能正常,營血流通。痺阻之症,通常是血液流通不暢的。
當歸,黃芪和防風,是益氣和營的高手。
當歸是補血聖手,黃芪是補氣高手,血養人,氣令人歡蹦亂跳。故當歸和黃芪但凡合體,總是帶給人活力,什麼表虛自汗、氣虛內傷等讓人焉不絲絲的病,有多遠跑多遠。
房屋要有外牆,院子要有院牆,防風防風,正是防護人體的牆。其性辛甘溫,走表散風邪,除溼止痛。與當歸黃芪一道,對外共同抗敵,對內建設家園。共同祛邪扶正。
白芍,柔肝理氣又止痛。配黃芪補氣,氣盛則血行,血行則風自滅。配當歸、則補血活血,又溫通血脈。加之白芍所屬之肝主筋,什麼項臂痛,手足麻木,一概是作戰目標,打擊物件。
第二招是祛風勝溼。
什麼叫勝溼?這是一種去肢體、關節、肌肉溼氣的方法。祛風勝溼,是指在治療一些溼邪為患的疾病時,適當地應用一些“風藥”,其溼邪散之快,化之速,疾病易愈。
羌活為辛苦溫燥之品,正善祛風,又善勝溼。其性舒而不斂,升而能沉,雄而善散,治風寒溼痺,項強筋急,骨節痠疼,都是拿手本事。尤善祛上部風溼。配上防風,則可治周身痺痛。
但是羌活也有一個特點,在與風溼相搏的過程中,會瀉肝氣,白芍,可補肝氣,配合羌活施展本事。
薑黃同樣苦溫辛燥,入脾肝經,兼治氣。既治氣中之血,又治血中之氣,行氣破瘀。加之能外散風寒溼邪,與防風羌活等相配,可治四肢之風寒溼痺,肩臂痛等。
兩大招用完,肩頸臂痛,手足麻木,行動艱難等問題解決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收尾工程,該由誰來負責呢?
當然是調和眾藥的甘草啦!它補脾益氣,又緩急止痛,同時調和羌活防風等的辛散之性。收尾工程,非它莫屬。
另外,薑黃和白芍、當歸、防風、黃芪均歸屬脾經,可幫助健脾益胃,而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此方雖治標在肢體手足,卻又注重保護根本。薑黃和白芍、當歸又均歸屬肝經,肝主筋,對筋骨痺痛的舒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