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溝通的前提,是要能夠深刻地理解人,而理解人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動機的洞察。
在《動機心理學》中,提出人的核心動機有三個,分別是自主、能力和歸屬。
之所以要研究核心動機,一方面是要幫助自己從動機的角度出發,設定合理可行的目標,並能夠持之以恆地完成目標。另一方面,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他人,從分析動機開始,構建出個人或組織的影響力。
今天主要先談談自己關於對“歸屬”這一人類核心動機的認知。
什麼是“歸屬”需求呢?
簡單來講,就是一個人希望在社會關係中被接納,被認可。
我們都有過上學的經歷,在班級裡,如果別人在一起玩得挺好,每到週末都一起去擼串,或者去爬山,而單單把你冷落在一邊,這時我們內心就會感到孤獨,有一種不被接納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對歸屬需求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
在公司裡,你工作很努力,天天加班,很少去追劇,週末也沒有多少時間陪家人,因為你想透過自己的拼搏奮鬥,獲得更好的事業發展。但是,你的努力好像並沒有得到上司的肯定,反而經常因為工作做不到位,遭受批評和指責。
這時你內心灰暗到極點,似乎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這就是我們沒有被認可,歸屬感沒有被滿足。
我們為什麼會有“歸屬”的需求呢?
人類所有的需求,都是起源於生存的需要,“歸屬”也不例外。
我們可以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理解。在我們祖先生活的原始社會,到處都是大型野生動物,在這個地球上它們才是主宰,而人類只不過是一種卑微的物種。為了生存下去,人類必須要形成一種群體,來彌補速度和力量上的不足。
群體間透過合作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捕獲大型動物,這樣透過分享食物、抵禦威脅,協同照顧幼小的孩子,生存的機率才會提升。相比單獨的個體,群體在生存上更有優勢。於是,在人類演化的漫長曆史中,歸屬的需求,深深地融入到人類的 遺傳基因中。
在今天這樣的文明社會中,雖然沒有了野獸的威脅,但是歸屬的需要仍被證明是我們精神健康和幸福所必須的。在各國古代的文化中,對犯有嚴重罪行的人,都會採用放逐到偏遠地區的懲罰,有的是流放到荒無人煙的島上。這種迫使他們斷絕與社會聯絡的方式,往往比死亡更難以忍受。
如何判斷一個人“歸屬”需求被滿足的程度?
我們可以透過自尊水平的高低來判斷。當我們能夠感覺到被別人接受時,自尊心會很高;而一旦我們感覺自己被群體排斥,自尊心就會很低。
新東方的俞敏洪老師,經常講自己在北大學習的那段經歷。在那樣一個高等的學府中,一個來自偏遠農村,家庭貧窮,顏值不高,學習成績也不好的人,似乎很難被群體接受,戀愛更是與他無緣。
那時的俞老師內心是極度自卑的,為了獲得同學的好感,寢室裡打掃衛生、開啟水的活兒,他幾乎全包了。透過他的講述,展現出來的那種低自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自己內在“歸屬”需求滿足程度很低。
然而,在他後來建立新東方後,被人們尊稱為“創業導師”,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敬重。面對數千名學生,他侃侃而談,坦然地講述自己那段並不“光彩”的歷史時,他的自尊心是很高的,因為敢於拿出自己的“傷疤”來調侃的人,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被接納、被認可,歸屬需求被極大滿足之後,才會做出揭開“傷疤”的選擇。
如何獲得並保持“歸屬”感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總是想透過留給他人更好印象的方式,來獲得歸屬感。比如,你要去參加一場朋友聚會,可能就會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而後選擇穿你最喜歡的那件衣服和鞋子,光彩奕奕地和朋友見面。我們認為這樣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背後其實是我們想要獲得歸屬感的內在需求。
概括來講,人們想要獲得歸屬感,通常會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構建親和力。那麼如何才能讓別人感受到我們的親和力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我們和對方之間的相似程度。如何理解這句話呢?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如果你感覺對方和你很相似,你就會越喜歡他們。
在溝通中,有一個很神奇的技巧,可以快速幫助我們和對方建立良好的關係。兩個字,“模仿”。從動作上,可以進行縮微化的模仿。比如在咖啡廳交談,對方是背靠沙發的姿勢,你也可以縮微化地模仿這樣的姿勢,注意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大致相似。
動作,可以展現出一個人內在的心理狀態。透過調整動作的一致性,可以讓對方在潛意識裡感受到,你們兩個是相似的,從而做出更加願意交往的舉動。
從語言上,可以匹配對方的語音語調。在諮詢中,開始前的十幾秒裡,諮詢師會有意識地配合對方的語音語調進行溝通。目的也是讓來訪者感受到諮詢師是和自己相似的,從而快速構建出親和關係。
二是展現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意味著我們有能力,而有能力就會帶來他人的認可。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努力地工作,想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就,從根本上來講,同樣是為了滿足歸屬的需求。
歸屬感,是根植於人們心中的一個核心動機。當我們深刻地瞭解了人們這樣的動機之後,就可以看清自己目標背後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同時,根據他人的動機,也可以採取更加有效的交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