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裡許三多說:
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
相信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過迷茫,他人認為「我的生活沒有意義」。
當試圖探究此話背後的含義時卻發現,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人大多衣食無憂、工作體面,過著別人期待的生活。
比如說: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不愁吃喝、經濟小康,每天期待著孩子能快點長大去上學;可真把孩子送去學校後,她卻莫名感到一陣空虛。
或者大學的備考生,為期末考試成績排名每天熬夜刷題,當完成考試出場時糾結的心終於放下的一刻還是有種迷惑感,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這一切有什麼意義?
當然還有些人工作很忙,社交圈和活動排得滿滿,抽時間也會瘋狂學習用考證方式來提升自我。
當冷靜下來時突然感覺自己像個空心人,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如何改變,甚至嚴重懷疑生活中到底在追求什麼?你覺得他們只是凡爾賽嗎?然而並不是。
此現象是現代人的通病,即“精神所及之處並不富足,人們生活幸福卻難以掩蓋內心空虛,從而有種得失的感覺。
也就是,我們每天被巨大資訊漩渦裹挾,地鐵隨處可見的低頭族和手機播放的洗腦神曲,軟體設定讓人慾罷不能地往下翻。
雖然裡面的內容讓人哈哈大笑,可正是這些重複的動作讓人失去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深度內容的專注力,“空虛感”(Emptiness )也就慢慢降臨。
三種不同產出源
其實,英國詩人托馬斯·艾略特很早在他的作品《空心人》中曾寫出“生命如此漫長,在渴望和痙攣之間,在潛能和存在之間,在本質和下降之間落下帷幕。
因為你的所有是“這”,所以這就是世界的結束方式,並非轟然落幕,而是鬱鬱而終”。
該詩描繪的正是人們無聊、焦慮並存的生活狀態,雖然是1925年但依然能讓人感覺到空虛,那這種“空虛感”到底是什麼呢?
近些年的研究認為,它是種複雜的主觀感覺屬於私人體驗,不容易被別人看見和描述出來的模糊狀態,屬於「內在的空洞」範疇,彷彿和焦慮一樣讓人痛苦。
猶如自我意識突然停滯,所做之事和個人發展與各方面關係網無法連結在一起,更無法感受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好像與外界隔著深厚的牆面,內心能體驗到的是無盡的匱乏感。
被此困擾的人經常感到“無聊、孤獨、被孤立”等消極情緒;它的產出源於三個方面:
1)內心的衝突,2)情感缺失,3)目標狀態
從人格角度出發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我們的內心混亂、隨機或矛盾對立在一次次對峙中權衡利弊後進行和解;但問題在於人格即完整又分裂,為什麼呢?
原因是,我們內心的衝突並不是來自不同部分的矛盾和鬥爭,而是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去對人格的不同部分進行「協調組織」。
要知道它如同將軍,每天需要把各種意見不合的部門組織到一起並達成共識;使它們不會產生內槓,對你的主要命令快速執行。
可很多人在處理內在衝突時往往出現巨大錯誤,他們內心對某件事有兩個以上不同看法要決策時,往往自己馬上跳下裁判席,試圖把其他對手全乾掉,只保留一個。
這種粗暴的方式會造成「白熊效應」,你越想讓自己不要什麼,那種想法就偏在你認知中頻繁出現,令人久久不能忘卻。
比如:
有些人大腦中產生辭職的想法後,腦中還會冒出該不該走?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外面環境怎麼樣?辭了能拿到年終獎嗎?
各種雜念讓內心很擰巴,即使最後決定留下,你的狀態也未必很好,原因是沒有處理好為什麼產生此念頭。
如果它長期停留在腦中,自己的日常行為也會發生變化,好比身邊的人覺得你的言語舉動莫名其妙等。
這種內在模式是大多數人的處事方式,無法真正的自我和解,因為一次次迴圈,進而遇到社交、健康等各方面問題會讓心中這些衝突變得愈發嚴重。
久而久之潛藏起來的傾向特定時刻會突然佔據主導位置,不和諧的衝突也就油然而生。
在他人眼中有一類人看起來很老實、木訥,甚至有時會因性格比較冷漠而被排斥,其實此類人群中部分人屬於“情感缺失”。
一般是某些社會性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它不是種疾病而是一種生活狀態。
根據心理學調查表明,具有該特徵的人通常表現出嚴重的自卑心理,即不自信、不善於與人交際、嚴重者也常常狀態悲觀等,習慣把自己關在狹小的社交空間中常常伴有狂躁心理。
由於各種外界要素的影響,當我們失去愛的動力(社交、關心等方面)時便會傷害到自我價值觀,從而時常感到悲憤或抑鬱,在時間的壓縮下它會加大自我的防禦感。
這如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拉爾夫·格林森(Ralph Greenson)強調的說,人們不允許一些願望存在時,這種願望被壓抑了下去,壓抑到自己的意識都忘記它們的存在。
然而,在一次次被抹去時你只能用大片的空白來掩蓋。
這讓自我更難意識到那個一開始想壓蓋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於是想做而無法完成的事就變成“空期待”。
那些不需要嘗試就知道會失敗的心願,註定被白茫茫的虛空掩蓋進潛意識的黑暗河流中,長此以往空虛感便成為你的朋友。
很多人說空虛是因為沒有目標,準確而言完成目標的人同樣也存在空虛的狀態,為什麼呢?
一種人完成的目標可能不是內心真正想完成的目標,而是“社會目標”或“團隊目標”;它如同任務一般,不得不做;沒有真正的熱愛投入進去,那肯定帶來不了非常充實的感覺,對不對?
另一種人雖自身擁有目標但期望值過高,由於每次完成都非常困難但又有強迫型人格要求自己不得不做,那內心就會擰巴。
在完成後的一瞬間儘管非常快樂,可想起未來每次都要「迴圈往復」的做此事,心中的落差感會不自覺的上頭,那伴隨著空虛感也會隨之而來,其根本元素是沒有為目標尋找“意義”。
什麼是意義呢?假設從我的角度來看,能從當下事情中感受到多少「滿足感」和「價值感」,同時沒有偏離自我出發的本心和長遠的規劃就是“意義”。
說到底,我們能夠得到什麼啟發呢?
內心的衝突、情感的缺失、目標的狀態三者任何某個元素都可以使人出現空虛,它是構成的基礎條件;但這僅是表層而空虛的本質實則是喪失「獲得感」。
兩大重要維度
什麼是獲得感呢?從字面意義理解為:「獲得+感覺」。
它有物質和精神量方面,我把它理解為,當做某件事進行回顧時有沒有覺得有所收穫和感到內心的滿足,進而帶著期望迎接下次做事慾望的到來。
反過來,很多人總是喜歡在睡覺前制定第二天幾點早起的時間或做事計劃,然後次日又迴圈往復的把碎片化時間投入到“遊戲”或“刷短影片”中。
於是晚上你就會感覺到精神空虛,無聊,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力感。
因此,對於那些短期就可以得到反饋的事情,它可能是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物(遊戲、購物、逛街)會給自己增加時間束縛感,好處是能培養獲得力。
那些需要我們長期堅持的事,雖獲得感反饋週期長,但一旦堅持下來會發現對人的改變非常大。
比如早睡早起,慢慢你會有健康的作息表,又好比鍛鍊身體,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比別人更有動力;是什麼讓人的獲得感缺失呢?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兩個方面是:
1)自洽的能力,2)被需要
按照西方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的說法,日常三個「我」能否達到一種相對和諧統一的狀態就是自洽的能力,東方王陽明也曾認為只要做到知行合一,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快樂幸福感。
這些狀態多半來源對自己有無清晰的認知和使命達成,比如我知道自己想好好吃頓飯,那麼我透過學習烹飪,做了頓豐富的大餐來好好犒勞下自己,就會格外開心,對不對?
其中有條關鍵奧妙的公式,我被它稱為:自洽力=能力/慾望
當希望提升自控力時,要麼想辦法提升能力,要麼學會節制自身的慾望,兩者達到持平是最佳狀態。
如果你的能力不能大於慾望行動便會扭曲,內心想著各種巧取捷徑的方法來快速完成某件事以達到期待的狀態,最後結果可能不會令人滿意。
所以,我想告訴你:
兩者某個方面出問題你的生活工作就會出現困擾,多數人的能力是可塑性極強,透過方法論或指導並刻意練習能對某項技能熟能生巧。
但在慾望管理方面能做好的人少之又少,這以至於“獲得感缺失”。
2013年,柏林大學心理學者們探索人腦內伏隔核與臉書(Facebook)使用的聯絡研究,結果中有一項證實,人們在使用社交平臺過程中獲得的社會認同會對腦基底核中的伏隔核產生作用,獲得暫時的,莫以名狀的快感。
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社交網路中曬生活,發自拍,互評論我們會很爽,這是一種「被需要的狀態」。
當我們貪婪地獲取他人的認可時,期待這種認可過程會把自我懷疑平衡掉,透過別人的認證來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存在感就會上升。
人的社會屬性決定我們永遠無法擺脫周圍的人對自己的影響,形成的社交快感鏈條是「自我銷售—他人認同—自我認同」。
也還有說,我們需要他人認同來產生自我認同,這種需要也是提升“獲得感”重要因素。
假設你突然沒有被別人需要時,會感覺到認可、信任、歸屬感的消失,因此無法形成正反饋,長期已久難免會難免產生自我懷疑;如:部門中開會偶爾揹著你,你會反覆思考我是不是做錯什麼了?
這會讓一個人過度尋求認同,導致不敢表達自己或因別人不認同而長期陷入抑鬱狀態,那隨之而來的便是“空虛感”。
總而言之,獲得感來“自洽力和被需要”兩個方面,這種驅動力背後實則是物質或精神某一方面的滿足,我們據此來尋找機體或心理平衡點。
單從純粹物質角度出發,在過去人們喜歡用「全副武裝」來為自己添磚加瓦提升幸福指數。
而現在什麼都不缺的時代,人們更關注從精神層面提升獲得感,這是本質;那麼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獲得感呢?
我見過很多人上來就尋找各種「方法」填補,這並不能從根本上破解它,最關鍵的是,首先要認知到我的空虛來自於哪裡?
婚姻家庭治療師凱特琳·斯萊特曾說,儘管每個人都有空虛,他們整體雖有「內心衝突、目標、情感」三方面,但著眼於細節每個人也許都不同。
找到空虛的蛔蟲
比如:你感到空虛,可能是因日常社交太多,沒有自己時間來思考未來人生是什麼樣?又或者部分人的空虛來自於職業的不穩定,不確定自己在企業的發展如何?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來源於“漸漸放棄自我,不再聽從內心的期望和願望”或“想聽從內心”但現實不允許自己這樣做。
所以每個人的空虛造成的自我放棄也許是不自知,無意的,是因追求完美或尋求他人肯定的。
那麼如何找到自我空虛形成的關鍵要素呢?這裡有三個方面:1)自我覺察,2)探索感受,3)留意日常
首先,人的大腦有偷懶習慣,有時身體雖然在做事,但(思維)不一定在哪兒了。
有時想想過去的事或令人開心的片段,但總會陷入一些事情的自責或糾結中;有時想像未來基本沒有美好的感受,大機率不可避免陷入焦慮中。
這種狀態叫做思維閒逛(wandering),就是不加自主的胡思亂想,你以為是放鬆有時是種壓力,你以為的壓力有時反而是額外操心。
不妨對照下自己是否有這種狀態出現呢?
在我看來“自我覺察”能夠有效檢索出我從哪個部分單元感到空虛,是因過去的回憶喚起還是壓力太大造成的狀態緊張?
與此相對的狀態是正念(mindfulness),可以描述為人腦主動控制、有目的且專注的模式。
假設你不夠專注,那遊離的思想就是造成「空虛」進入大腦的要素之一,此要素中想到的“什麼”便是我們應該自我覺察的條目。
比如:
我是否經常與人做比較?亦或者我只關注別人的需求而忽略自身?我是因為親人的離開而悲痛?我透過某件事的行為動機想證明、贏得什麼?
找個安靜的地方用心審視下自己,把它們用筆記下來並認真覆盤。
其次,在寫出來的事件清單中,要認真探索每個幻想出來的感受是什麼狀態?它讓我有空虛感是因為什麼?
得到的答案未必是驚天動力,但你會發現自己感到“無聊、心煩意亂或好奇”;假設難以形容感受,也可以在網上下載份更顆粒化的感受清單(feelings list)作為參考。
最後將注意力放在日常中自我的行為上,這如同反思,“反”注重從外面看裡面,像旁觀者一樣來洞察自身。
著名的管理學家德魯克自傳《旁觀者》中,他一直推崇外部視角要跳出去。
在一開始將自我抽離出來看自我可能比較困難,但“隨著更多的練習短時間內允許自己關注感受,從而會變得更加包容,忍耐度也會有所提高”,就更能在更長的時間內循序自己體驗更強烈的感受。
總而言之,三者迴圈下來會發現,空虛有時不是因為表面的「錢太少、社交少、感情淡」等因素;而是我沒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或者說為了得到想要的,拼命追逐,過程中捨棄太多無形的要素,如累的沒時間休息、沒空社交、突然的靜默下來覺得努力好像無意義,所以它和獲得感呈現正比例狀態。
如何消除空虛感
那麼,如何從不好的狀態中逃離出來消除自我空虛的感覺呢?正如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在《恐懼與戰慄》中的感嘆:
“如果一切事物背後都隱藏著無形無止的空虛,那麼生命除了絕望還有什麼呢?”;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分為「發展」和「內觀」兩個層面。
1)發展層面
首先人們常說要給自己人生設定意義,不斷塑造新的故事讓自己奔赴未來,產生價值;可所有意義到最後就是「沒有意義」,那找意義還有什麼用呢?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六章中闡述「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意思告訴我們不要忘乎所以,因為任何人與物都有自己的常態。
所以人生即修行,修行即修心,當下即未來。
在《理想國》中有段關於洞穴的假說,一群囚犯從小住在洞穴底部他們的脖子被鎖住,始終不能夠回頭,只能看到前面的洞壁。
囚犯們身後有堆火在燃燒,火的光明把物體的影子投射在囚徒面前的洞壁上,他們就把自己的影子當做世上最真實的東西。
其實我們也是這樣,假設沒有去思考和向內照亮,往往以為自我覺察和認識的就是整個世界。
這導致自己的觀念不斷形成價值觀,就像那些囚徒把影子當做真實一樣活自己的洞穴中,因此要不斷迭代自我。
從目標感低的人出發,“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尋找新的方向”,它代表自我在哪裡,到哪裡去,一生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也許不需要遠大的目標,但至少要找到源源不斷啟用自己去行動的方向。
其次從行動層,最恥辱的我想應該來源於逃避,你心中明知道有該做的事情,但卻未行動;利用碎片化時間投入娛樂中一旦停止,便會陷入深深的恐懼和羞恥。
進一步而言,娛樂時間越多這種羞恥感越甚,自己敢面對和承認的勇氣也就越少,內心也就越會傾向繼續沉淪,最終變成惡性迴圈。
這也是拖延的額外表現,用娛樂塞滿時間推遲做自己需要但不想做的事;解決的辦法是學會「融入」。
把那些逃避的事情嘗試與喜歡的事業所結合,假設應該做的事本身就讓你快樂,你便不會有自我空虛感了。
2)內觀角度
向內出發所謂空虛指百無聊賴,閒散寂寞消極的心態。
也是人們常說的沒勁,當失去某些精神支柱、個人價值感被抹殺,或社會價值多元化導致我們無所適從時,很容易出現此心理。
你不妨嘗試用愛填滿自己的生活,這聽起來很空洞對嗎?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為此付出行動。
比如花時間去陪伴那些愛你的人;可是問題來了,在這個缺愛的時代誰才是真正愛我們的人呢?
辛辛苦苦將自己養大的親人和那些不管發生什麼事,依然不離不棄的朋友,和他們嘗試訴訴苦惱,暖暖歸屬感總會讓人有安全感,可還有一類人他們本身不愛社交怎麼辦?
不妨學著結實些新朋友或參加些活動,別閒下來,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方式後認真投入才是嶄新的開始,試著多留點時間你會收穫許多。
當然養寵物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它能在閒暇時間幫助你轉移注意力,從而減少胡思亂想。
以自身經驗出發,別的動物不敢說,小狗絕對是你最忠實的朋友;它有絕對的服從和依賴性,並會在關鍵時刻用生命保護自己的主人。
除上述外,《無聊的意義》中也給出一些中肯的建議,比如:
以新的視角去看身邊的所有,或突破下舒適圈培養個興趣,嘗試在常規生活外學點好奇的東西,給自己一些挑戰,接受一個新的專案等。
總結一下:
空虛不是壞東西,學著在每件事上尋找獲得感。
俄國詩人普希金說:一切有理性的動物都會有無聊或空虛的時刻,透過創造自我價值,接受內在情緒與他人建立情感連線等方式,可以逐漸感受到內在力量帶來的生活的踏實和豐富,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