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於1991年的年初,在普遍重男輕女的年代裡還是很幸運地讀了大學,儘管是一個不入流的二類院校。
現在的我30歲,覺得自己無一技之長,對於未來很茫然,甚至都不知道能幹什麼。卻越發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快到我內心發慌。時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間歇性的頹廢,總是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先說工作,我是學外貿專業的,可真正從事這份工作並沒有多長時間。剛畢業時,就像一條被圈養的魚撒回大海,沒有所謂的職業規劃,能找份工作把自己養活就不錯了。
父母親友歷代農民,哪有什麼建議可言,所以就憑著身上一股子生猛勁兒,租住城中村裡四面透風的單間終日不見陽光,整天吃著地溝油的地邊攤,竟也生無病無災的活下來了。
也鼓起勇氣去了北京深圳的一線大城市,用村裡人的眼光看著這光怪陸離的世界,混了幾年也沒本事賺到大錢,捏著一張銀行卡和簡單的行李就滾回來了家鄉。銀行卡里為數不多的錢還是這些年省吃儉用拼命攢下來的。
也許是經歷了幾年社會毒打,成了職場老油條。可是依舊很窮,和心目中的職場麗人差著一條銀河,也慢慢接受了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心裡總還是有一股意難平。
再看看那些一直在家鄉工作的同學朋友,原本從學歷到能力都不怎樣的,竟然也在自己的領域混得很好,回頭看看自己所謂的闖蕩,就像一個笑話。
生活上,就像一個怪圈,從原點出發又回到原點去,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的?大學時談著無疾而終的戀愛,工作頭兩年身邊的同齡男生似乎總是那麼幼稚,不幼稚的又有了家世。索性,埋頭工作一心只想著搞錢。
雖然是窮鬼一個,可是看著那些讀了大學卻早早結婚在家帶娃的同學,心裡很是不解,心裡又有莫名的優越感。然而幾年後的現實很打臉。
年紀漸長,家裡逼著相親,每年的春節就是一場大戰,相親的人五花八門卻沒有一個看順眼。不如,拿錢換取自由,每次回家就打腫臉充胖子,給一筆錢,裝的自己過得很好,那些相親的物件都不配。
又不知道從哪聽來的女性獨立不婚不育的宣言,竟然像著了魔,真的就把終身大事放開了。過了27歲以後,親朋好友都不再介紹男生,自己性子也平和起來。還轉行去了幹別的事,很幸運摸索下來,收入倒是提高了,心態好了不少。
29歲時,確定不婚不育,臉上的青春也逐漸消失了,慢慢顯出中年的疲憊。這個時候桃花緣倒是旺起來,剛畢業時喜歡的成熟優質男,在29歲的眼裡似乎很普通,不過一套交了首付的房子,10萬出頭代步的車子,這不過都是時間的積累,自己也買得起。
30歲很意外的結婚了。是頭腦一熱還是一時糊塗我也說不清,難道是為了所謂的愛情?現實很打臉,婚後兩個月就一地雞毛,還是一個人的日子過得好。
所以31歲頂著所有的壓力,沒有打算生孩子。所有人都不理解,說既然結婚了為什麼不生個孩子?我也不懂,為啥結婚一定要生孩子,現在的生活都已經夠一地雞毛了,我撿都撿不清。
虛歲32歲,我還在生活和工作中掙扎,很多人說要在合適的時間做適合的事。可是,什麼是合適的時間,什麼又是適合的事?我走了不少彎路,依舊沒有明白。於是拿起書本,32歲的我,在努力地學習,去參加考試,拿證書。而不是抓緊時間生娃,帶娃,然後隨著時間老去,就這樣一輩子結束了。
別人都說晚了,可是我還想試試,也許我壓根就改變不了什麼,或許根本不會成功,失敗已成註定。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逆社會時鐘”吧。
然而我還是依舊迷茫,未來的規劃毫無頭緒。看著別人整天精神奕奕的遛娃我也不能理解,更不能感同身受。看著那些慢悠悠生活的人,成與敗似乎都不是什麼,我也做不到,就覺得自己是個神經病。
這是2022年1初,壓抑已久的想法,不知道我是個例外,還是有和我一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