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才女,她們或出身於書香門第、或長於名門豪宅、或來自民間市井、或落魄煙花柳巷,由於所處環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風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悽楚、或纏綿、或悲慟,那一行行美麗的詩句,尤如一簇簇含香的奇花異葩,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在前兩天的文章裡與大家分享了很多女詩人,女書畫家。(1.中國古代才華橫溢的才女非常多,分享幾位古代著名的才女 2. 中國古代才華橫溢的才女非常多,繼續分享古代著名的才女)
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我國曆史上著名女詩人的經典詩詞。她們的才名詩名在歷史的漫漫長河裡幾經淘洗,依舊熠熠閃光!
傳說中國歷史第一位女詩人——莊姜
莊姜是春秋時齊國的公主,姜是齊國國君的姓,因為嫁給了衛國國君衛莊公,人稱莊姜。最早出現在《詩經》裡的一位美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莊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身貴族,侯門之女,且美麗非凡。 莊姜因為出身高貴,嫁得也是國君,所以她出嫁時很是風光,但由於婚後無子,遭到冷落,生活並不快樂。衛莊公後來娶了陳國之女厲姒,再娶了厲姒的妹妹戴媯。衛莊公脾氣暴戾,對莊姜非常冷漠。美麗的莊姜在每一個漫漫的長夜裡,孤燈長伴,寒冷深宮,無人相陪。
宋人朱熹認為莊姜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他認為收在《邶風》中開篇五首詩是莊姜所做:《燕燕》、《終風》、《柏舟》、《綠衣》和《日月》。
《 邶風·燕燕 》
關於這首詩具體的創作背景,《毛詩序》記載是“《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這個說法為多數解詩者所採信。據《左傳·隱公》三及四年的紀事,衛莊公夫人莊姜無子,以莊公妾陳女戴媯之子完為己子。莊公死,完即位,為州籲所殺。戴媯以子被殺歸陳,此是大歸,即歸而不再回衛,莊姜相送而作此詩。
作品原文:
燕燕于飛,差(cī)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xié)之頏(háng)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sè)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xù)寡人。
作品譯文:
燕子展開翅膀飛,翅膀展開不整齊。這個婦人要大歸,遠遠送她到郊區。睜眼望她望不見,哭泣眼淚落如雨。
燕子展開翅膀飛,忽上忽下望見它。這個婦人要大歸,遠遠出來往送她。睜眼望她望不見,久立哭泣想著她。
燕子展開翅膀飛,下下上上發呢喃。這個婦人要大歸,遠遠送她去向南。睜眼望她望不見,實在勞我心不安。
仲氏誠實又可信,心胸開朗能容忍。性格溫柔又和順,行為善良又謹慎。常說別忘先君愛,她的勸勉記在心。
文昭甄皇后——甄宓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傳為甄宓 (fú),實則無記載。史稱甄夫人,中山郡無極縣(今河北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 塘上行 》
作者為三國曹魏文昭甄皇后。《樂府詩集》卷第三十五《相和歌辭》《清調曲·塘上行》郭茂倩注引《鄴都故事》曰:魏文帝甄皇后,中山無極人。袁紹據鄴,與中子熙娶後為妻。後太祖破紹,文帝遂以後為夫人。後為郭皇后所譖,文帝賜死後宮,臨終作此詩。
作品原文: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作品譯文:
蒲草長滿了水池,它們的葉子繁榮而茂盛。
如若依靠你的寬厚正直,還不如我自知自己的德行。
人們用言語來中傷我,使我和你生生地分開了。
一想起你已經離開我了,我便常常獨自憂愁難過。
想見你一面的念頭憂鬱成結,傷了我的心脾。
一想到你我便悲傷痛苦,夜夜難以入睡。
請你不要有了身份和地位後,就拋棄從前所愛。
不要因為魚肉多了,就拋棄大蔥和薤菜。
不要因為麻枲多了,就丟棄菅草和蒯草。
自從你離開了我,出去使我痛苦,進來也使我痛苦。
邊疆的風聲很是淒厲,樹木在悲風中哀鳴!
跟隨你使我學會了享受孤獨的快樂,也學會了保重自己。
明代書畫名媛——邢慈靜
邢慈靜,明代萬曆年間人,號蒲團主人、蘭雪齋主,山東臨邑人,明代著名書法家邢侗胞妹。她自幼聰慧,悟性超群,工書法,善繪畫,尤精白描觀音,博學多才,深受世人的喜愛。邢慈靜幼年受九嫂楊氏(楊夢山之妹)影響學習律詩,青年時代受長兄邢侗影響學習書法繪畫,晚年臨摹《澄清堂帖》,深得右軍神韻。
作品欣賞: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輯有《漱玉集》《漱玉詞》。
《 打馬賦 》
《打馬賦》是李清照在編著《打馬圖經》時所寫,同時還另寫了一篇序文。《打馬賦》與《打馬圖序)可以說是姊妹篇。《打馬圖經序》重在介紹“打馬”這種棋藝;而《打馬賦》則是用以發揮自己憂時優民的強烈感情,以棋局比喻政局,借“打馬”寓表心志。在《打馬圖序》中李清照講了“慧”、“通”、“專”一情”,而能“無所不達”,“無所不妙”。在《打馬賦》中,她便借說“打馬”而呼號抗敵。
《打馬賦》寫於宋高宗(趙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底。這一年她已五十一歲。
作品原文:
歲令雲徂(cú),盧或可呼。千金一擲,百萬十都。樽(zūn)俎(zǔ)具陳,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馬爰(yuán)興,樗(chū)蒱(pú)遂廢。實博奕之上流,乃閨房之雅戲。齊驅驥(jì)騄(lù),疑穆王萬里之行;間列玄黃,類楊氏五家之隊。珊珊佩響,方驚玉蹬(dēng)之敲;落落星羅,急見連錢之碎。若乃吳江楓冷,胡山葉飛,玉門關閉,沙苑草肥。臨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類昆陽之戰;或優遊仗義,正如涿(zhuō)鹿之師。或聞望久高,脫復庾(yǔ)郎之失;或聲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亦有緩緩而歸,昂昂而出。鳥道驚馳,蟻封安步。崎嶇峻坂(bǎn),未遇王良;跼(jú)促鹽車,難逢造父。
且夫丘陵雲遠,白雲在天,心存戀豆,志在著鞭。止蹄黃葉,何異金錢。用五十六採之間,行九十一路之內。明以賞罰,核(hé)其殿最。運指麾於方寸之中,決勝負於幾微之外。且好勝者,人之常情;小藝者,士之末技。說梅止渴,稍蘇奔竟之心;畫餅充飢,少謝騰驤(xiāng)之志。將圖實效,故臨難而不四;欲報厚恩,故知機而先退。或銜(xián)枚緩進,已逾關塞之艱;或賈勇爭先,莫悟阱塹(qiàn)之墜。皆因不知止足,自貽(yí)尤悔。況為之不已,事實見於正經;用之以誠,義必合於天德。故繞床大叫,五木皆盧;瀝(lì)酒一呼,六子盡赤。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師;別墅未輸,已破淮淝(féi)之賊。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
辭曰:佛(bì)狸(lí)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huá)騮(liú)雜騄(lù)駬(ěr),時危安得真致此?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
宋代女書法家——楊妹子
楊妹子是宋寧宗楊皇后之妹,一說為楊皇后本人,歷來眾說不一,是當時的書法家。世傳楊妹子書法類似寧宗,屬於秀美一路。清代姜紹《韻石齋筆談》評其書法“波撇秀穎,妍媚之態,映帶漂湘”。
楊妹子書法團扇作品
《 題馬遠畫梅四首 》
一
重重疊疊染湘黃,此際春光已半芳。
開處不禁風日暖,亂飛晴雪點衣裳。
二
銖衣翠蓋映朱顏,未委何年入帝關。
默被畫工傳寫得,至今猶似在衡山。
三
夭桃豔杏豈相同,紅潤姿容冷淡中。
披拂輕煙何所似,動人春色碧紗籠。
四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
開到寒梢猶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大遼皇后——蕭觀音
蕭觀音(1040年2月15日—1075年12月23日),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遼代女詩人。相貌穎慧秀逸,嬌豔動人,個性內向纖柔,很有才華,常常自制歌詞,精通詩詞、音律,善於談論。她彈得一手好琵琶,稱為當時第一。也有詩作,被遼道宗譽為女中才子。
重熙年間,被燕趙國王耶律洪基納為妃,生太子耶律濬。1055年(清寧元年)十二月立為皇后,尊號懿德皇后。由於諫獵秋山被皇帝疏遠,作《迴心院》詞十首。1075年(大康元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漢宰相張孝傑、宮婢單登、教坊朱頂鶴等人向遼道宗進《十香詞》誣陷蕭後和伶官趙惟一私通。蕭觀音被道宗賜死,其屍送回蕭家。1101年(乾統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諡祖母為宣懿皇后,葬於慶陵。
《 懷古 》
此詩作於遼道宗大康元年(1075年),身為皇后的蕭觀音因諫阻道宗單騎馳獵,已久被疏遠,心情孤寂而苦悶。同情趙飛燕,是寫作此詩的心理因素和感情基礎。
作品原文: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 迴心院 》
迴心院作為一個詞牌,是由蕭觀音自創。以諫阻帝之遊畋無度,被疏遠,作《迴心院》詞十首,蓋寓望帝迴心之意。
作品節選:
其二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
敲壞半邊知妾臥,
恰當天處少輝光。
拂象床,待君王。
其六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
只願身當白玉體,
不願伊當薄命人。
疊錦茵,待君臨。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五代十國人,費氏(一說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幼能文,擅宮詞,因才貌雙全,得幸於後蜀主孟昶,封慧妃,賜號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最愛牡丹花和紅桅子花,於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種植牡丹,並說:洛陽牡丹甲天下,今後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陽。不借派人前往各地選購優良品種,在宮中開闢“牡丹苑”,孟昶除與花蕊夫人日夜盤桓花下之外,更召叢集臣,開筵大賞牡丹。那紅桅子花據說是道士申天師所獻,只有種子兩粒,它開起花來,其色斑紅,其瓣六出,清香襲人。由於難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樣式畫在團扇上,竟相習成風,也就是“芙蓉”花。每當芙蓉盛開,沿城四十里遠近,都如鋪了錦繡一般。“芙蓉城”因此而得名,是以成都又被稱為“蓉城”。
《 述國亡詩 》
孟蜀亡國後,花蕊夫人被擄入宋。宋太祖久聞其詩名,召她陳詩。徐氏就誦了這首“述亡國之由”的詩。詩潑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從題材到風格,都與作者所擅長的“宮詞”大不相同,當時就獲得宋太祖的讚賞(事據《十國春秋·蜀志》)。
作品原文: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作品譯文:
後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裡哪裡知道這件事?
守衛君王的十四萬人一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國家的男子!
《 採桑子 》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三千宮女皆花貌,共鬥嬋娟,髻學朝天,今日誰知是讖言。
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李冶
李冶 (約730年~784年) ,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唐朝詩壇上享有盛名的女詩人 。童年即顯詩才,後為女道士。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
李冶與薛濤、魚玄機、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唐詩紀事》卷七八有云:“劉長卿謂季蘭為女中詩豪。”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八首。
《 八至 》
《八至》是唐代女詩人李冶創作的六言詩。此詩充滿人生感悟,當為李冶(李季蘭)成年之後的作品。李冶成年以後成為女道士,與男士們有些交往。據說後來戀上一個僧人,有感而作此詩。
作品原文: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作品譯文:
最近也是最遠的是東與西,最深也是最淺的是清溪。
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和月,最親也是最疏的是夫妻。
《 明月夜留別 》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未知。據說李冶曾經在少女時代時邂逅一位青年,即隱居山中的朱放,兩人有短暫的戀情,後來朱放前往江西為官,這段戀情就不了了之。但李冶顯然是對他牽掛在心的,她寫了這首詩並寄給朱放。
作品原文: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作品譯文:
在即將離別的時刻,我們就像明月一樣默默無言。此時萬籟俱寂,月光撒滿了大地,我們的內心就像月光一樣充滿著柔情。
離別後,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樣,對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蹤到任何一個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還是天上宮闕。
《 相思怨 》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年代不詳。李冶是中唐詩壇的一位多才多藝的有情才女,在她的一生中,寫了許多感情真摯的愛情詩。詩人從小聰慧過人,貌美如花,嫵媚可人,在詩人11歲時,父親將其送入剡中(今浙江嵊州市)玉真觀作女道士並改名。玉真觀地處偏遠,但不時也會有文人雅士前來觀光旅遊。其中的風流之輩,見到風姿綽約的詩人,多有暗中挑逗者。受觀主和觀規的約束,詩人不敢有過分行為,但詩人早已暗懷春情,渴望愛情。寂寞之時,詩人撫琴、作詩來傾訴心聲,此詩就是其中一首。
作品原文: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清代女書法家——姜淑齋
姜淑齋,女。號廣平內史,適山東膠州宋氏。善書,精於行草。師法王羲之、王獻之,尤得力於《十七帖》,圓融溫雅中有遒勁之氣,為時所重。
王士禎嘗見其統素便面,極賞之,以為筆力矯勁,不類女子。朱彝尊題其詩卷詞有云:“三真六草寫朝雲,幾股玉釵分,彷彿衛夫人,問何似當年右軍(王羲之),鬱金堂外,青綾帳裡,小字訝初聞,門掩謝池春草,書遍雙鬟練裙。””亦指其書也。
作品欣賞
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唐玄宗梅妃——江採萍
江採萍(723年—756年),號梅妃,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寵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因擅使石斛珍珠漢方養膚,別號斛珠夫人和“祖姑皇妃”之稱。
江採萍自幼聰穎,父親極賞識,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吟誦詩文。九歲時,就能背誦《詩經》中記載周文王后妃事蹟的《周南》和《召南》兩部分詩。十四歲,善吟詩作賦,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不僅長於詩賦,還精通樂器,善歌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開元末,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閩越,江採萍被選入宮。唐玄宗愛如至寶,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號梅妃。
梅妃喜梅,氣節若梅。後被楊貴妃打入東京洛陽上陽宮。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落逃沒帶上陽宮中的梅妃,梅妃白綾裹身,投井自盡。
《 謝賜珍珠 》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 樓東賦 》
玉鑑塵生,鳳奩[lián]香殄[tiǎn]。懶蟬鬢之巧梳,閒縷衣之輕緣。苦寂寞於蕙宮,但凝思乎蘭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況乃花心颺[yang]恨,柳眼弄愁。暖風習習,春鳥啾啾。樓上黃昏兮,聽風吹而回首;碧雲日暮兮,對素月而凝眸。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遊;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
憶昔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宴,陪從宸[chén]旒[liú]。奏舞鸞之妙曲,乘畫鷁[yì]之仙舟。君情繾綣,深敘綢繆[móu]。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氣沖沖。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朧。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屬悉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鍾。空長嘆而掩袂,躊躇步於樓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