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1年年底最受期待,結果上線後飽受詬病的古裝大劇《雪中悍刀行》正式完結了。嚴格說來是第一季正式完結了,這個結局的拉垮程度可以說和電視劇開局的拉垮程度一致,讓追觀的觀眾無法形容。
這部劇的市場成績並不算差,單單就播放量都突破了50億,而且我們能感受到國內網際網路的熱度還是很高的,但是這部劇的口碑就比較兩極分化了,這部劇整體還是有些可惜了。特別是在男頻武俠劇、或者仙俠大劇衰落的環境當中。
《雪中悍刀行》本來肩負著無數原著粉,還有武俠劇迷,甚至是我認為市場也有的同類古裝大劇的期待,現在成績不錯但口碑分裂很可能就影響了第二季,或者是同類武俠大劇的誕生。
關於《雪中悍刀行》的優缺點自從開播以來就寫了很多。最大的問題除了觀眾看得到的武打慢鏡頭,選角和改編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拍攝模式方面出錯了。這部劇想要複製《慶餘年》的成功,卻又選擇團隊推幾,最終把它推到了這個尷尬的位置。
《雪中悍刀行》擔著拯救武俠劇的希望?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武俠劇、甚至武俠文化為什麼會衰落呢?這個帶入現實就是沒有那個環境了,武俠是金庸帶火的,但金庸的武俠有著鮮明的政治評論特徵,這些內涵擱新中國政治碰撞來看是幼稚的。至於文化上的“武術衛族”,其實是大量民國史觀的人在香港搞的,一段時期被臺灣認為是統戰,大陸則認為是資產階級小資文化,反正都不受待見。
李小龍的出現讓武術在華人心裡烙下了身份認同的印記,特別是南洋華人跟美國華人群體,有一定對抗黃種人被歧視的氛圍。所以,海外華人說李小龍在海外是文化民族英雄也不足為奇。只是大陸覺得這些都是小家子虛無縹緲的東西,終究不過是一個水漂。
事實證明不論是民國的“國術衛國”,還是港臺的“武術衛族”僅僅是一個單薄的身份認同敘事而已。所以,雖然大陸認可把武術作為華人文化的一個分支,但總覺得這類敘事過於虛無縹緲,因為這並不會成為一個實在的文化身份符號,這種虛無感在大陸人對港臺,海外一些人接觸後更加加深了這種認知。
從大歷史意義上講功夫片、武俠片是民國後遷入港臺的中國人,因為落後借用傳統文化來表達民族自信問題,因為現實當中港臺的科技、軍事和政治上是打不過的,武俠文化的巔峰就是港臺經濟發展後市民文化的巔峰。
2000年後港臺經濟衰落而內地經濟崛起,武俠文化隨之遷入了內地市場。但內地環境和港臺環境並不同,加上武俠早被金庸古龍寫盡了,所以內地除了短暫出現過大陸新武俠,以及後來網路小說時代少數武俠小說。
內地真正的通俗文學崛起是網路小說,主流的各種流派什麼洪荒流、無限流、盜墓流等等。網路小說屬於採20世紀歐美、日本動漫和港臺武俠等等百家之長,各種題材都寫出花了但是很少有新武俠流。
和武俠關係比較接近的仙俠、修真和修仙雖然確實沒有貢獻出金庸古龍這樣的大家。但是大多數作品的表達都符合新時代內地觀眾的價值觀,多數仙俠作品設定已經跳出了傳統朝代設定的江湖和天下,更有宇宙觀而不是傳統的天下觀。
主角壓力很大是自己變強但不相信別人(除了後宮都是敵人),傳統的朝堂更像是門派的附庸。然後敘事和結構深受遊戲結構打怪換地圖,等級升級的影響。貓膩的《將夜》,烽火的《雪中悍刀行》有一定的文學性但是敘事結構的區別不大,最大的不同在於學習西方架空奇幻史詩和武俠權謀的結合,只是將架空朝代換成了中國古代。
《雪中悍刀行》最大的錯誤是什麼?大概是因為《慶餘年》吧
這部劇的導演團隊雖然和《慶餘年》不是同一個,但是看編劇、演員陣容還有背後資本企鵝的生產模式,很明顯是企圖複製《慶餘年》的成功,情理上也可以理解,畢竟資本都是怕擔風險的複製市場成功產品是常態。
不過,以原著的立意、背景世界觀乃至內容架構來說,《慶餘年》和《雪中悍刀行》是完全不同的,整體來是前者不如後者。雖然原著上的差別並不妨礙它們具有改編成優秀影視作品的潛力,但忽視這種差別而套用更適於前者的同一種影視化的方式去對後者進行創作,就會喪失後者在原著以及改成影視作品上本該更具特色和優秀之處。
以原著內容架構,當然這也深深涉及原著的立意為例:
《慶餘年》是傳統主流小說的以主人公為全篇內容的中心和主角的寫的,無論內容以及立意,都是從頭到尾都圍繞主角的,配角頂多為了凸顯刻畫主角和作品立意而存在的。但《雪中悍刀行》不是這樣的,前半篇甚至全篇更多采用的是官場小說的架構:
主角前半部乃至全部只是起到一種穿線的作用,去引出並勾畫出在人物特色乃至作品立意上都更具有地位,至少不比主角差的“配角”。這整個過程中雖然你也可以以脈絡為角度,把這些事件和“配角”看作是主角的經歷與成長過程,但主角實際內容與文章主旨上都更像是一個在前半部的穿線者和在後半部的繼承者。
並且主角在“繼承”後依然不能削弱“配角”們的出彩,這也正是《雪中悍刀行》的原著書迷,雖然知道主角是主角,但依然對“配角”們印象極其深刻,甚至比對主角的印象更深刻並且在理解主角的過程中脫離不開“配角”們的映照。一旦“配角”們立不起來或者脫離“配角”的映照,那主角的也會大大失色。
這種內容與主旨立意的架構上的差別,意味著若採用通常以主角為中心的影視化手法,無論你如何加大配角們的戲份,配角們依然會被大大削弱,進而難以把原著在內容與立意上的精彩展現出來,並且累及對主角刻畫。
這就是這部劇影視化後整體質量不夠高的根本原因,影視結構和手法脫離原著的架構,進而配角沒有立起來,還累及主角的豎立,導致喪失原著的精彩之處並且最終導致影視作品不夠精彩。再加上影視作品在展現在原著中極其重要的“武打設計”不行,過多的簡化並欠缺精彩的刻畫,原著作品的精彩之處更再一次被弱化了。
那麼,什麼樣的影視化手法更適合原著呢?劇本上《人民的名義》式的那種官場影視作品的架構可能更合適一些。至於這部劇在鏡頭配色等方面,反而並不是如本文所寫的那樣不適合,而是更適合。因為那種看法是慣於以偶像劇方式去看待鏡頭配色了,鏡頭配色上要背景鮮亮和角色鮮明,而演員的選擇也並不是最大的問題。
《雪中悍刀行》無論是在原著上還是影視作品上,其背景和內容上都應該是大氣與悲涼,並以這種悲涼去讓讀者體悟人物和作品主旨的大氣、絕勇。因此鏡頭配色上反而是暗色系的背景+有時候鮮明有時候模糊的人物衣著等配色更合適。
《慶餘年》耽誤了《雪中悍刀行》?這應該讓影視資本汲取教訓
這部劇能夠誕生就是因為《慶餘年》的成功,但是劇情,架構和人設是太靠近《慶餘年》+各種人名地名縫合。想寫權謀是一路爽文言情,不管是“刺殺”還是“高深佈局”都像過家家。《 慶餘年》的權謀雖然也是爽劇的寫法,但實打實能讓觀眾感覺到了爽對吧,這部劇屬於裝了半天深沉其實就是當場看穿的小把戲。
《慶餘年》的名字梗讓人覺得非常貼切又想笑,但《雪中悍刀行》沒有處理好就屬於縫合了,數不清的古往今來名人名段亂搭亂燉,有種風中錯亂的趕腳。當然這個問題原著就有,和各種設定的衝突一樣本來一直飽受詬病。
電視劇的改編應該是想辦法保留原著的精髓又要改編得適合電視劇的架構,說到底還是不應該去複製《慶餘年》的模式,甚至都不應該選擇這個導演和編劇。編劇王倦的話夠努力了改編得不算爛,但我認為更適合的編劇得是會寫武打的劉和平(人家不會來),導演的問題就更嚴重相信不用多講了。
最後,我個人認為這部劇很像國產架空奇幻史詩古裝劇的《九州縹緲錄》,也是質量絕對算不上爛,成績也不能說很差,甚至有不少亮點,當然缺點也有很多,但是整部作品在市場上面就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
《九州縹緲錄》的不上不下最終就影響了後來中國架空史詩奇幻的誕生,大家想想我們現在還有什麼架空奇幻史詩古裝嗎?答案是就沒有了,而《雪中悍刀行》在商業模式上肯定不算多麼成功,它會不會影響後續同類男頻武俠劇、仙俠劇的誕生。
比如它能不能先有第二季,這才是它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