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是中庸一篇的三綱領,簡單講是人天然本來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遵循其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也就是道源於天,率於性,成於教。
性命圭旨中講:“蓋造化間有個萬古不易之真宰,又有個與世推移之氣運,真宰與氣運合一,是謂天命之性″。子思說,“天下之人,莫不有性,然性何由而得名也,蓋天之生人,即與之氣已成形,必賦之理以成性,在天謂元亨利貞。在人為仁義禮智。其秉受賦秉,就如天命令他一般。所以說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率是因其固有的稟賦,順勢利導叫做率。陰陽生機造化之道表現在人的身中即為性。順物之性即為率性,率性既是一切造化的根本,成道的根本,所以說率性之謂道。子思說,“天下之事,莫不有道,然道何由而得名也,蓋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的道路,仁而為父子之親,義而為君臣之分,禮而為恭敬辭讓之節,智而為是非邪正之辯,其運用應酬不過依順著那性中所本有的,所以說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修是品階裁成的意思,修道既是修行見性的過程,修道既是修性,性在人的天命裡,修道既是修命,這就是教的真正含義,教是教化、教育、長善救失的教。把道應用到自身性德,開發圓熟並教示世人、教化大眾叫修道之謂教,教不是口講的,教是以身作則去修道,去演示,去教化的教。子思說“聖人敷教以化天下,教又何由名也,蓋人之性,道雖同,而器稟不齊,習染易壞,則有不能盡率其性者,聖人於是因其當行之道而修治之,以為法於天下,節之於禮,和之於樂,齊之於政,禁之以刑,使人皆尊道而行,以賦其性,亦只是即其固有者裁之爾,而非有所加損也,所以說修道之謂教″。所以說教修乎道,道率於性,性命於天。
古代聖賢引導人們要加強修養的自覺性,真心誠意的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要明道、知道;順著人的本性去修養和生活,就是要體道、修道;如何明道、修道、成道、得道,就是學和教。
中庸的三綱領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按照這種天賦的自然規律去發展自由生動的人性,才能夠全其性德,才能夠與宇宙大道的生命節拍和諧共振。不能反宇宙生命規律,反規律的人生最終要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如何修養行持自己以達到或接近自然規律,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就是學和教。古代聖人觀法於天地,因道設教,都是為了透過學習和教化眾生,以啟發眾生和於宇宙本性大道的生生不已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