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釣友們能感到最欣慰的莫過於爆護,豐碩的漁獲能迎來其他釣友敬仰的目光,同時也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但想爆護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先連竿,只有不斷地連竿上魚才有可能形成爆護,那怎麼才能連竿上魚呢?
當然是有魚不斷地來咬鉤才能連竿上魚,形成魚不斷咬鉤這種情形涉及到魚的一個習性,只有滿足了魚的這個習性,這種情形才會出現。
我們到達釣場,第一個要做的往往是打窩誘魚,窩料打下去先誘過來的是魚的“先頭部隊”,這個“先頭部隊”多數是一條或兩、三條魚,它們像鬼子進村一樣小心翼翼,摸索著前進,對待窩料或餌料都是吞進去再吐出來,反覆幾次確認沒危險時才下嚥,周圍環境一有風吹草動立馬逃之夭夭,尤其是個體稍大的魚更是這樣,狡猾大大的。
窩子的作用就是誘魚和留魚,“先頭部隊”沒危險,周圍的魚才會慢慢聚過來。
一旦我窩裡的魚多起來,有5-6條、7-8條或更多時,這種小心翼翼的現象就不復存在了,魚的膽量都大了起來,進食的力度也會加大,甚至會出現搶食現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熟知的魚在群體狀態下膽子變大的習性。此時,浮漂出現的吃口動作乾淨利索,同時也進入連竿模式。
依據魚的這個習性,有經驗的老釣手都會留足發窩時間,打完窩以後找隔壁釣友聊天或抽上一支香菸,也或者收拾點其他的,此時他們的竿子並不會入水,而是在靜靜地等待。一般來說,常釣一個水域的話,對發窩時間有個大概的估算,可能是半小時也可能是一小時。等過了這個時間才開始垂釣。
釣魚圈裡關於誘魚聚魚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以魚誘魚、以魚聚魚,我想也是充分利用了魚的這一習性,道理應該和上述的內容差不多。
很多釣友知道魚的這個習性,也知道誘魚聚魚的道理,就是沒有耐心等待發窩,釣魚新手尤其如此,他們打完窩子就開始下竿垂釣,不留髮窩時間,想盡快地有魚入護,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做法不值得贊同,也或許此時能釣住魚,但釣住的都是魚的“先頭部隊”。當然釣警惕性高的魚自然難度大,很可能造成驚魚,就是釣獲了,也是“消滅”了“先頭部隊”,造成再沒魚進窩,更別說以魚誘魚了,導致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所以說,釣魚要耐得住性子,不能逞一時之快,俗話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打窩聚魚同樣是這個道理,要想爆護就得連竿,要想連竿就得留足發窩時間,只知道其中的道理,而不去切實踐行,爆護不僅是理想,更是幻想。
也可能有的釣友會說,現在魚資源匱乏,能不“空軍”就是萬幸,我只能說你的奢望太低了,在江河湖泊、河流池塘,不論是大水面還是小水面,只要有魚,就符合以上所說的道理,同樣環境下也有連竿爆護的釣友,你和他們相差的也僅僅是有沒有耐心,是否留足了發窩時間。
我是悠漁樂好,酷愛釣魚也喜歡分享,感謝你的閱讀並希望得到您的支援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