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順利透過少數民族聚居區後,挺進到大渡河邊。5月22日,部隊接到上級下達的命令,要他們在“追剿”的國民黨軍到達之前迅速搶渡大渡河,開闢出前進道路。
一團指戰員在團長楊得志的率領下,經過一天一夜的冒雨行軍,很快趕到離安順場渡口十餘里的小村莊。當晚,紅軍戰士分成三路,順利攻佔安順場,消滅了守敵,還繳獲了一條木船。
紅一團團長楊得志經反覆考慮,決定將搶渡大渡河任務交給一營,一營營長孫繼先挑選了17名勇士,組成渡河奮勇隊。勇士們每人裝備一支衝鋒槍、一支短槍和五六顆手榴彈,身背一把大刀。考慮到繳獲的渡船一次載不下全員,因此楊得志決定奮勇隊分兩組強渡。為了掩護強渡,楊得志命令紅軍在沿岸構築陣地,派“神槍手”李德才和戰友架起重機槍,負責在強渡時壓制敵人火力,又調來“神炮手”趙章成,準備在強渡時用迫擊炮轟擊敵人碉堡。
5月25日9時,楊得志一聲令下,勇士們迅速登上渡船。渡船劈流破浪向對岸駛去。對岸敵人發現後,集中火力向小船射擊。敵人的炮彈也紛紛落在小船旁邊,頓時掀起沖天水柱,幾乎將船拋向空中。紅軍首長立即命令李德才壓制敵人火力,同時命令趙章成開炮。李德才接到命令,和戰友們立即開火。只見他輪換著使用兩挺重機槍,子彈像雨點般射向敵人工事,兩個戰士不停地為他供子彈。炮手趙章成用迫擊炮準確地射向對岸敵人碉堡,準確地“掀翻”了兩個,敵人的火力頓時弱了下來。河中央的勇士們和船工用盡全力划船,木船快速向對岸移動。
船駛到岸邊,勇士們跳下船,蹚著齊腰深的河水衝上岸。敵軍官見紅軍人少,立即帶著大批敵人從山坡陣地上衝下來,企圖“吃掉”登岸的紅軍戰士。紅軍首長果斷命令李德才和趙章成開火,打退敵人的反撲。
趙章成發現只剩下三發炮彈了,於是捲起衣袖,平直伸出手臂,豎起拇指,一連串唱出方向、標高、距離等數字。三發炮彈打出後,一發命中躲在後面督戰的敵指揮官,兩發相繼命中左翼敵群。與此同時,李德才立即扣動扳機,機槍子彈像雨點般潑向朝著右翼集中的敵人,敵人頓時成片地倒下。登上對岸的勇士們隨即發起猛攻,很快完全佔領了敵人渡口的陣地。
在河對岸勇士們的掩護下,李德才等帶著重機槍乘船渡河。登岸後,李德才迅速衝上戰友奪取的制高點,架起機槍居高臨下地向反撲的敵人掃射。敵人抵擋不住,向富林方向潰逃。紅軍乘勝追擊,一口氣掃除了沿河40餘里的敵人,安順場強渡戰鬥以紅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
原文刊登於2022年1月13日《人民政協報》第10版春秋週刊
作者:吳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