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兄弟叫順溜》中有這樣一個名場面,只見順溜經不住司令員陳大雷的冷嘲熱諷,抬起一槍,就把150米處陳大雷手中的火柴盒打掉,陳大雷頓時呆若木雞。而旁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戰友們則對順溜報以熱烈掌聲。
那在現實中,到底有沒有人能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一槍擊中150米處的火柴盒?
首先科普一下射擊的基本常識
一、瞄準射擊的過程
眾所周知,子彈出膛後,其彈道不是直的,而是一個拋物線。為了能準確命中目標,就要先根據目標距離調整槍上的標尺,然後用標尺上的照門、準星之間的相互配合來形成對目標的瞄準,完成“三點一線”,最後擊發。
如下圖所示,由於子彈彈道的關係,如果瞄準基線與槍管平行的話,子彈就會擊中瞄準點的下方。此時,若把標尺升高到合適位置再瞄準,就相當於把槍口向上抬起了一個角度,子彈的落點就會剛好在瞄準點上↓
二、照門、準星、目標三者在什麼情況下才是最理想的
在表尺上設定好距離,然後讓準星與照門上的缺口中軸對齊,上沿齊平。在保證照門與準星關係不變的情況下,準星尖對準哪裡,理論上就可以指哪打哪。如下圖,在理想情況下,子彈就會擊中十環中心↓
但由於人眼在某一時刻只能聚焦到一處,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準星與照門的平齊關係上時,實際看到的是下面這個樣子。這時的目標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並且目標越遠就越模糊↓
三、完成“三點一線”後,還需要注意哪些
除了“三點一線”外,射擊時還要根據當時的風速等情況修正照門、準星與目標的位置關係,如果是打運動目標,還要根據目標的運動方向取好提前量。
而在射擊時,要想命中目標,除了正確的瞄準外,射手的心理素質也相當重要,要想打得準,就要做到心平氣和。在射擊時有一句話叫“有意識瞄準,無意識擊發”,講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什麼叫“有意識瞄準”,就是從瞄準到擊發過程中,始終要把注意力放在照門、準星的平齊關係上去。而“無意識擊發”,就是說扣扳機動作一定要慢、要輕,做到在不經意之間,子彈就被擊發出去了。
即使瞄得再準,但如果猛扣扳機的話,這個動作就會使槍身產生晃動,三點一線的關係就會被破壞,子彈自然無法命中目標。
在實戰戰場上,“有意識瞄準,無意識擊發”這點一般戰士很難完全做到,再加上槍械、子彈、戰場環境等因素,所以就出現了成百上千發子彈才能消滅一個敵人的情況。而所謂“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只不過是一種理想和追求而已。
再說說當時八路軍新四軍武器彈藥的情況
從1940年開始,蔣介石已不再給八路軍、新四軍發放一槍一彈了。而與鬼子作戰彈藥消耗巨大,但繳獲的卻很有限,根本不夠用,那怎麼辦?就只能自力更生了。
當時的八路軍、新四軍兵工廠生產的都是復裝子彈,彈殼用用過的,而彈頭就是用一個銅板放衝床上一衝,正好形成一個彈頭狀的漏斗,再在裡面灌上鉛,一個彈頭就做好了。
復裝子彈的精度肯定沒法和原裝貨相比,如果是用這種子彈打狙擊,很難想像能指哪打哪。
順溜所用三八大蓋的特點
三八式步槍的設計精度非常高,再加上順溜所用的三八大蓋是一把新槍,所以從槍械方面來說,是可以保證其射擊精度的。其表尺上的刻度從4-24,也就是說最遠可以瞄準2400米處的目標,400米之內表尺不用立起來。
三八大蓋上的標尺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透過照門缺口看到準星↓
三八式步槍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發射時槍口火光非常小,幾乎不會產生。這樣對手很難透過槍口火光發現射手位置,所以隱蔽性很強,在當時情況下,比較適合當狙擊槍用。
在現實中,沒人能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有把握一槍擊中火柴盒
由於三八大蓋上面那些優點,是比較適合當狙擊槍用的。但150米的距離看火柴盒,不管你視力多好,都只能看到一個點,用照門準星瞄準後,更是變得模糊。
更要命的是順溜抬槍就打的同時,陳大雷手中的火柴盒也在運動,相當於運動對運動,更難瞄準目標。
拋開槍械彈藥等外部因素不說,心浮氣燥、立姿無依託、運動對運動、抬槍就扣板機、幾乎不瞄準,不管從心理上還是技術上,這都已經是射擊的最壞情況了。這種情況下,順溜還敢開槍,看來他真把陳大雷當吳大疤拉來打了。
如果再把槍械、子彈、外部環境這些加上,順溜這一槍沒把陳大雷撂倒,這兩人都算是走大運了。
現代的狙擊手能擊中比火柴盒更小的目標
而現代的狙擊手,使用現代裝有光學瞄準鏡的阻擊步槍,在靜止的情況下,不要說你一個火柴盒了,就是把一張撲克牌側起放成一條線,照樣也能把這撲克牌給腰斬了。
但不管裝備如何變化,射擊的基本原理是不會變的,射擊時射手應有的心理狀態也不會變,射擊是要講科學的,違反這些原則,不管用什麼槍,都打不出想要的結果。所以說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就是給順溜一把我軍最新的CS/LR35高精度狙擊步槍,他也打不中火柴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