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定唐縣武裝部召集內化區、趙村區、磚路區三個區大隊長,以及郝白土、北陶邱兩個戰鬥堡壘村民兵隊長,召開了研究對鐵路沿線全面“破交”的專門會議。針對定縣西關火車站至寨西店火車站民兵活動少,提出由郝慶山帶隊支援寨西店火車站一帶的活動,甚至和新樂縣武裝部聯絡,向新樂鐵路大橋一帶延伸活動。磚路區、北陶邱民兵要加強清風店火車站至唐河東丈大橋這一帶的活動,要牢牢掌握住鬥爭的主動權:有時突擊一點,有時全面突擊,有時又去搞車站內部。比如破壞敵人的電線,儘管一個日本兵看守兩三根電線杆,但北陶邱民兵卻用一根很長的竹竿子輕鬆搞定:尖端綁上一個大鉤鐮,只要鉤鐮一到,電線保準就斷。
下半年,定唐縣委又掀起了挖地洞熱潮,趙村區的地道迅速以扇面形逼近平漢鐵路。在定縣北部5個老區152個村莊中,蛛網式地道村至少已有130多個,分別組成了數村乃至數十個村的地道網,形成了一個堅固的地下長城群落,佈下了火力網、地雷陣,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下半年,按照定唐縣委1943年的安排部署,北陶邱村完全建成為重點戰鬥堡壘村,像一把利刃緊逼清風店火車站之敵,成為阻止敵人向全縣各村掃蕩的“攔路虎”。在改造之後,該村構成一個村落地道戰的陣地,可充分發揮地道戰、地雷戰、游擊戰、聯防聯村作戰。各要道口都建起高房軍事掩體,地面上建起幾條戰鬥路;房與房相連,戶與戶相通;地下戰鬥道4尺寬、5尺高,可持槍通行。全村修築了17個碉堡,碉堡的牆壁有5尺多厚,1.5丈高;每個碉堡下有3個暗堡,每個暗堡裡有3個槍眼。在村西磚窯、墳地以及村邊溝裡,還設有若干個暗碉堡,一方面保護村與村之間的地道,一方面可以轉移到村外打擊和殺傷敵人。一次戰鬥,全村可佈置地雷300多個,手榴彈經常保持在300至500枚左右。全村民兵戰鬥力強悍,能打善戰,有42個隊員,步槍、決槍各20支,關鍵是還有神槍手和優秀指揮員。
是年,經過反覆較量,敵人總是吃虧,逼迫敵人從強攻
改變為收買策略,妄圖誘降北陶邱村黃洛偏、張國義等人。在一封給黃洛偏的誘降信中,敵人極力“封官許願”:“要是投靠我們,叫你當個中隊長,全家搬來車站,老太太也享福。”黃洛偏回信怒斥道:“你們叫我親爹也不去,我是個中國人!”在給神槍手張國義的誘降信中,敵人說:“只要你到外邊呆10天,你全家有什麼困難,我們全管。”楊義來看了來信後笑著說:“一天也不能躲。敵人越是怕我們,我們越要提高警惕,跟他們幹到底!”敵人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提出互不干擾、侵犯,條件是敵人不再來北陶邱掃蕩,遊擊組也不要出村截擊敵人。遊擊組不為所動,決不妥協,堅定地回答:“我們見敵人就打,直到消滅完為止!”
是年,經過2次成功的地道戰、地雷戰,郝白土村總結了經驗教訓,地道、工事規模逐漸擴大,質量也日益提高:明堡增厚加固,暗堡增多改巧,地雷品質齊全。到年底全村建成了一個整體的碉堡群落,不但明堡有一群暗堡護圍著,而且堡與堡之間還可以組成交叉火力。這樣一來,街街巷巷隨時都能組織錯綜複雜的火力網,更有母雷、子雷、天雷、地雷、手雷、拉環雷、趟地雷等組成的雷陣,它們可按敵人的集散、多寡實行對號轟擊。加之,該村與北陶邱村並列為定唐縣的重點戰鬥堡壘村,縣裡保證每次戰鬥至少補充地雷100個,手榴彈300枚左右,更使該村在作戰時如虎添翼。全村游擊隊員有20人左右,其武器彈藥的配給由縣武裝部完全供應,根據戰鬥的消耗可隨時給予補充。該村游擊隊由著名的民兵戰鬥英雄郝慶山領導,從起初對付日本兵時規模較小的地下道發展成全村一個大堡壘,成為破壞敵人之定縣西關火車站的中心點,將縣城之敵狠狠地封鎖和吸引住。
是年,為進一步打擊敵人,切斷敵人的運輸物資供應,趙村區委讓郝慶山組織力量,破壞敵人的鐵路交通。郝慶山就帶著民兵去扒鐵路,一開始人工扒、進度慢,容易被敵人發現;後來就改為用地雷炸,一個雷可以炸三節火車。但是,郝慶山他們晚上破壞,敵人白天搶修,敵人的火車還是照樣行駛。為加大對敵人交通線的破壞力度,郝慶山就決定改炸敵人的鐵路橋,再後來就改炸敵人的火車頭,取得了不錯的戰果,讓日本鬼子嚐盡了郝慶山“鐵道游擊隊”的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