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大眾機械師》網站1月6日刊文報道稱,隨著中國海軍近年來全方位崛起,及俄羅斯著重加強水下力量的建設力度,迫使以美國海軍為首在內的多國海軍,不得不將反潛戰(ASW)列為優先順序目標。
據該網站報道稱,美國海軍已於去年底購置18000枚AN/SSQ-125聲吶浮標,以此應對規模日益龐大,實力突飛猛進的中俄兩國潛艇部隊。
由於潛艇在戰爭中的巨大破壞力,促使反潛戰應運而生,最初的反潛平臺以水面艦艇為主。發展至今以衍生出由各類軍用飛機、攻擊型核潛艇為主構成的航空反潛及水下反潛等多域平臺。
航空反潛的平臺由固定翼反潛巡邏機、艦載機、直升機、水上飛機等組成。通常搭載有聲吶浮標、磁力探測儀、雷達等搜尋裝置;反潛武器則以魚雷、深水炸彈等構成。所承擔的戰鬥任務即在海上搜索、探測及消滅敵方潛艇、擔任己方水面艦艇編隊的遠、近程反潛空中警戒。相較於水面艦艇及攻擊型核潛艇反潛平臺,航空反潛平臺由於具備機動性強、所受威脅小等特徵,故而成為對潛艇威懾最大的反潛裝備。
航空反潛探測配備分為聲學探測及非聲學探測兩種,如所搭載的聲吶即屬於前者、磁力探測儀及機載雷達則屬於後者。由於聲波在海水介質中傳播速度快、能量損耗小、作用距離遠,因此使得聲探裝置成為航空反潛平臺中的主流。而非聲探裝置則作為輔助探測手段,同前者相配合使用,以此提高反潛有效性及成功率。
所謂聲吶,即指聲波導航與測距,利用其水中的諸多優勢而研製成功並廣泛應用的水聲裝置。凡用於對水中目標進行探測定位、跟蹤識別、導航通訊、制導對抗等作戰行動的水聲裝置均屬於軍用聲吶範疇之內。
現代聲吶用途繁多,種類不一,僅以航空反潛平臺所搭載的聲探裝置而言,從搭載平臺而言即為反潛飛機聲吶/機載聲吶、從安裝方式而言可分為吊放聲吶(艦載反潛直升機搭載)及聲吶浮標(固定翼反潛巡邏機搭配)等。從佈陣方式可分為三角陣、直線陣、人字陣、圓形陣、方形陣及螺旋陣等。
從探測方式上可分為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兩種。主動聲吶浮標是指主動向水下發射聲波並利用回聲,來獲取水下目標資訊的聲吶、其優點在於可獲得水下目標的方位及距離、並利用多普勒效應測出具體速度;缺點則為失去聲隱身性、容易受到對手水聲跟蹤、干擾或是攻擊、且探測距離及工作時間較短。
被動聲吶浮標是指利用水下目標自身資訊輻射的噪聲,以此來獲取其具體資訊的聲吶,優點相較於主動聲吶,探測距離較遠、工作時間較長、且隱身性較好,缺點則為依賴於水下目標的輻射噪聲,換言之,敵方潛艇一旦在水下采取坐底措施,被動聲吶對此便束手無策。
儘管航空反潛平臺對敵方潛艇威懾最大,但從實際反潛作戰中而言,其有效性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除隸屬於聲探裝置領域的聲吶遭遇閉門羹後,非聲學探測配備領域的機載雷達及磁力探測儀也不容樂觀,如就前者而言,只能對使用通氣管航行及水面航行的潛艇目標實施有效探測,面對核動力潛艇及AIP潛艇時,則難度較大。後者雖探測精度高、但距離較近、如果潛艇在水下潛深過大,亦可謂只有“望艇興嘆”的份。
所謂聲吶浮標,即固定翼反潛巡邏機所搭載的無線電聲吶浮標簡稱,由聲吶與無線電收發機構成,透過天線與反潛飛機相聯絡。其工作流程如下,反潛巡邏機沿著搜潛航路投不一定陣式的聲吶浮標,抵達水面後其聲吶部分自動下沉到預定深度,對潛艇目標實施探測搜尋,並將資料資訊通過水麵浮標天線,傳送傳輸至該海空區域巡邏的反潛飛機,由反潛飛機選用相應反潛武器予以打擊。
主動聲吶浮標可由反潛巡邏機進行遙控,控制其水聲發射機向水下發射聲波,然後由水聽器接收來自潛艇目標的回波。再由無線電發射機將資訊傳送至反潛飛機,透過分析甄別而後顯示給空勤人員。
主動聲吶浮標利用爆炸物產生聲波,在投布聲吶浮標後,浮標隨即分離一個炸藥筒,待下沉到預定深度後,再由無線電控制起爆。空勤人員便可依據聲吶浮標位置及爆炸聲波從潛艇反射回來的時間,從而確定潛艇目標的距離和方位。
被動聲吶浮標分定向及非定向兩種,後者只能發展潛艇目標,因而結構簡單,前者除發現潛艇目標外,還可探測出其位置,故而結構複雜,較之後者的浮標體與常規機載裝置外,還增設有磁電羅盤。
此次美國海軍採購的AN/SSQ-125型航空布放低頻聲吶浮標,屬於美軍IEER系統(主動增程型多基地探測)中一部分。該聲吶浮標重量14.1公斤、工作時間4~6小時、工作深度19.8米~154.2米範圍內。採用5臂(即為五邊形)拓展水平基陣,孔徑達5米,陣元水聽器數量為40個,投布到水中後可在240秒內展開,而後進入工作狀態,利用水聽器用潛艇目標進行探測搜尋。該系統意在加強美國海軍在多基地探測領域內的總體能力。 應對航空反潛及聲吶浮標,潛艇可採取被動規避防禦及主動積極對抗兩種措施。如就前者而言,當面對主動定向聲吶時,潛艇須增加航速、且保持大深度下潛、將爆炸聲源置於艇尾可聽測舷角、而後迅速駛離相關海域。而在面對主動非定向聲吶浮標時,潛艇若探測到兩強一弱訊號,須遠離弱訊號聲吶浮標、並在兩強訊號聲吶浮標間衝出駛離。
兩弱一強訊號時,潛艇不接近弱訊號聲吶浮標,並迅速遠離強訊號聲吶浮標,而後採購規避措施撤離。後者則細分為硬對抗及軟對抗兩種,硬對抗是指潛艇在獲取反潛巡邏機目標資訊後,利用自身所搭載的潛空導彈予以打擊,以此提高生存率。後者則透過干擾浮標與反潛巡邏機間的通訊(如俄羅斯“紅甜菜-M”干擾浮標系統)、及透過誘餌干擾反潛巡邏機的判斷,即指遂行誘騙任務,可搭載至潛艇上的水下無人潛航器。透過以上多種反制措施配合使用,可有效提升潛艇在遂行作戰任務過程中的生存率。
18000枚聲吶浮標的採購數量,從近年來的購置規模而言不可謂不大,從這個角度就可以清晰地看出。美國海軍對中俄兩國日益崛起的水下力量,其緊迫感較之以往更為強烈。此外則是,這一增長態勢將對美國海軍水下力量的絕對優勢形成嚴重挑戰,這對於美國軍方來說可謂是萬難接受。
從“貓鼠遊戲”的角度去審視,美國軍方在未來需有清晰地認知,即中俄兩國潛艇部隊的發展趨勢,任何人也無法阻擋。這便意味著,美國需做好接受水下力量從一超多強的現有局勢,演變至未來多超多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