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大國通道上的中亞五國,是對大國特別重要的地方,類似於加拿大、加勒比之於美國。
中亞五國因為裡海資源、土耳其炮製的故事等因素,長期遭受美國、土耳其等外部力量窺視介入。一個直接結果是,裡海周邊國家競相建立海軍與海岸警衛隊,處於裡海東側的哈薩克也不免俗,從時間上講是最後一個。
一、被風暴團滅的海軍
整編完接受的蘇聯軍事資源後,哈海軍在2003年5月7日建立,由裡海區艦隊、海軍陸戰隊、海岸炮兵和航空兵組成,規模約3000人,任務是進行瀕海作戰、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維護裡海資源,主要基地設在阿克套。
準確地說,哈海軍此時是重建。1993年,哈海軍首次建立,主要裝備是從裡海艦隊分到的小型作戰艦艇,包括4艘1400M、2艘1258型小型炮艇及部分坦克艇。此後,從美國、德國獲得部分快艇。有資料顯示,一度哈艦艇總數在18艘左右。但因為老化、保養不善、使用不當等原因,有限的艦艇很快消耗殆盡。在一次航行中,美軍援助的6艘快艇沉沒了5艘,原因是海上風暴。
1999年,哈海軍人員與裝備被編入邊防部隊,理由是缺乏裝備、投入不夠、沒有看到回報等。當時有評論說,在大草原上的潛艇消失了。海軍屬於風險投資,投入大、時間長、回報不可知。2003年,哈海軍整編重建,因為裡海的資源確實需要一定規模的專業海上力量進行維護。
哈薩克是最大的內陸國,也是資源、農業大國,其272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平原、東南山地和裡海沿岸。北部平原靠近前蘇聯亞洲核心烏拉爾工業帶,東南山地是成熟的農牧區,更是古絲綢之路的要道。
哈國裡海海岸線長1730公里,沿岸則憑藉豐富的油氣資源,成為哈國家經濟的新的增長點,而且依賴度非常高。可以說,從歷史到現在,這是個不可或缺的好地方。
二、來路多元的主戰裝備
得益於國家實力與現實需求,重建後的哈海軍發展很快。目前,哈海軍主要艦艇是7艘百噸以上巡邏艇,以及新建的1艘掃雷艇、1艘水文船、1艘400噸多功能支援船。規模雖然不大,發展還是相當有思路。
最大型艦艇為0250型巡邏艇。排水量240噸,武器包括雙25艦炮、雙23高射炮、16管火箭炮,主要用於支援瀕海地區作戰。首艇“哈薩克”號於2012年服役,合計建成4艘,後3艘為改進型。改進型艇主炮改為AK306,換裝帶自動平臺的4聯裝行動式防空導彈、改進型火箭炮、反坦克導彈,作戰能力更為均衡。舷號250-253。
這型看起來很俄羅斯的艦艇,除了基礎設計是俄羅斯外,武器由烏克蘭配套,包括很蘇系的艦炮以及現在頗具烏爾蘭特色的自動發射的反坦克導彈系統。可見,僅僅是240噸的排水量,承擔了太多大國較量。
另一型主戰艇為韓國造,即3艘虎頭海雕級炮艇,舷號031、032、033。這型炮艇為南北海上對峙建造,數量龐大,主要武器是小口徑艦炮與重機槍,具有速度快、火力猛特點,第二次延坪島海戰中被擊沉1艘。哈海軍的3艘艇武器不同,改為西式的2座40炮、2座20炮。
虎頭海雕級艇大量退役後,韓國向外推銷這些艇,為其軍貿積攢人脈、開啟門路。3艘艇交付過程很特別——經土耳其之手轉交哈國。對於哈薩克,韓國的企圖又有不同。哈國富含鈾礦,為世界第一大鈾生產國。在擴大生產規模期間,外國力量隨著資本進入。
韓國與哈國在2004年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在布登諾夫斯克聯合開發哈國的鈾礦開採,增加韓國自身的核能力。至於這種能力的軍事化影響,顯然具有不言自明的威懾力。
三、體系發展的輔助艦艇
掃雷艇為10750E型,俄羅斯建造,2013年夏季簽約,2014年7月31日開工,2017年6月1日服役,艇名為“阿克套”。
艇體為玻璃鋼整體塑性,長32米,寬7米,排水量165噸,航速12節,巡航力650海里,自持力5晝夜,艇上配備AK-306型 30mm艦炮、12.7mm重機槍以及單兵防空導彈,人員編制14人。主要掃雷裝備是滅雷具。
水文船由俄羅斯阿斯特拉罕船廠建造,長31 m,寬7 m,人員編制8人,尾樓船型,於2008年服役。該船旨在研究裡海的海底地形和海流,配備了水文實驗室、起重機和衛星無線電通訊等專用裝置。得益於這艘船,保證了商船與海軍艦艇的安全航行,不至於重複一次風暴團滅“艦隊”的笑話。
400噸多功能支援船,由哈薩克自行建造。採用長首樓設計,船體較為短粗豐滿,尾部為開闊的作業平臺,主要用於海上消防、救生、拖帶等任務,外形如0250型巡邏艇的放大拉皮版。
其他艦艇,主要是各類快艇。其中,來自美國的3艘“大天使”型快速反應艇,於2006年服役。部分老舊的1400M型炮艇,在烏克蘭支援下勉強服役。哈自造的快艇,排水量都在30噸以下。這些快艇主要用於港口防禦、沿岸監視、支援特戰行動等。
美國不遠萬里援助的快艇
四、全方位建設發展
同均衡發展的艦艇一樣,在這近20年時間裡,哈海軍發展是立足長期,進行全方位建設。
自獨立至2003年,哈國防和軍事建設的主要精力是用於接收和整編蘇軍遺產。從2003年開始,哈對本國國防和軍事體系進行大幅度調整改革。2010年2月18日,哈總統分別向陸軍和海軍授予軍旗,標誌此輪軍事改革完成。
改革主要涉及指揮體制、職能分工、兵役制度。對於海軍而言,首先是訓練制度,包括在阿克套成立海軍學院,將來自大草原的青年培育成專業的海軍人員。其次是組織專業訓練,包括到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的遠途訪問等,獲得履行職責的實際能力與心理自信。
在過去幾年後,哈海軍堅持參加開始於2015年的海洋之杯軍事競賽。競賽科目主要是基礎性科目,包括火炮對海打擊、對空打擊、消滅浮雷等。哈薩克海軍在2015年、2016年和2018年取得賽事的第二名,在2017年和2019年取得第三名。
在基礎配套方面,哈國西部的烏拉爾斯克市是海軍裝備的生產中心,可生產水雷、魚雷配套裝置、發射裝置、掃雷裝置、小型輔助船和排水量小於500噸的導彈艇及巡邏艇,正具備系統配套能力。
未來發展,哈海軍在尋求更大型艦艇,可能方案包括俄羅斯的21632型炮艦、056型外貿護衛艦、韓國的大型導彈艇等,不管是哪種方案塵埃落定,都極具標誌性意義。
總體說來,經過2003年以來的持續發展,哈海軍按照自身戰略發展步入正軌,裡海區域防禦縱深從距離海岸線25公里提升到150公里,實質具備滿足利益需求的海上防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