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駱駝祥子的“一體兩面”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題西林壁》有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一個事物,它從各個角度所呈現出來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變換多個角度來觀察事物,那麼我們對於某個事物的認知就會更加全面和透徹。
同樣,對於小說中的人物,因為每個人的觀察角度不同,生活閱歷各異,所以也會得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相反的看法。
比如同樣是老舍先生筆下“駱駝祥子”這個人物,不同的作者就解析出了不同的版本:
(1)
微信公眾號《戴你讀書》上有一篇文章:《「駱駝祥子」,小人物的抗爭》。
作者在文中提到“前面幾章看下來,不由得感嘆一個底層人民的不甘和無奈”。
之後轉述了小說中的一段文字,大意是駱駝祥子希望有一輛自己的車。
經過了簡單的論述,作者得出結論:“哪怕祥子只是一個底層的人民,只是一個拉車的車伕,他也有偉大的夢想——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嶄新的車”。
接下來,作者開始“反觀我們自己”。
很明顯,這裡作者的意思是不論一個人出身如何,社會地位如何,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
“有夢想,生命才會生動”,作者在文章末尾點出了夢想的意義。
在他眼中的駱駝祥子雖然是個小人物,但一樣有著自己的夢想,有著與生活抗爭的慾望,這有著積極的意義。
(2)
同樣在公眾號《有書》上的一篇文章:《三看「駱駝祥子」:才頓悟老實人祥子,比壞人更可怕》,則為我們讀者解讀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駱駝祥子。
文章開頭首先敘述了對於駱駝祥子的通常解讀:“一個勤勞、吃苦的老實人,一步步被命運拋棄,墮落。”
進而反問:“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讓讀者心中猛一驚奇。
“我看了3遍駱駝祥子,才知道祥子走到今天,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選擇造成的。”
下面是對自己這一觀點的進一步說明:
“表面老實木訥的祥子,骨子裡其實是一個比劉四爺更精於算計,自私自利的人。”
接下來,作者用三個部分來闡述駱駝祥子這個可憐人的可恨之處:
貪心有餘,見識不足;遇見機遇,卻抓不到;缺乏擔當和仁義。
在每個部分中,作者都引用了具體例項加以說明,也包括老舍先生對於駱駝祥子的文字描述,這些論據都充分支援了作者的觀點。
最後,作者以“你的選擇,就是你的未來”為小標題進一步昇華了文章主題。
可見,這篇文章的作者則是以擇取駱駝祥子的“可恨之處”,給讀者們以警醒。
(3)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關於“駱駝祥子”這個人物的不同看法。
僅是兩個作者,他們的觀點就大相徑庭。
你可以說你更傾向於哪種看法,但你可以說哪種看法是完全錯誤,完全不可理喻的嗎?
至少從我看來,兩個說法都對,都有道理。
讀過兩篇文章之後,我對駱駝祥子這個人物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層。
那麼對於別的事物,或是一種思想呢?
也是一樣。
我的腦中聯想起美術學院的學生在畫室裡寫生的場面,因為學生們分別處在不同的位置,所以他們畫出的靜物在大小、角度、光線明暗上都會有差異,顏色也會有差別。
再如,古今中外關於愛情的文章已經如天上的繁星一般,為什麼還可以不停地出新呢?
還是那句話,描述的角度不同。由此溯源,作者觀察“愛情”的角度也會不同。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一位文學作者寫“蓮花”。
作者自嘲地說文人們矯情,看到荷花池就聯想起荷花之高潔,典雅,具有欣賞的雅趣;而蓮農們呢,則會想起採蓮蓬的辛勞,還有采蓮藕的繁瑣。
在一部紀錄片中,農民採蓮時穿著高過胸部的防水服,踩在淤泥裡,然後貓著腰挖藕。幹活時必須小心,不然的話會把藕弄斷,白費力氣。
由此,當人處在不同的角度時,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將完全不同。
但是若是能做到從更多的角度去檢視事物或思想,我們將會得到更全面、更清晰、更準確的資訊。
因為事物的多面性,呈現給了我們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因為我們觀察和解讀的多面性,使得我們自身以及周圍環境,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附:文中講到的兩篇文章的連結
以上鍊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