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出改編命令,宣佈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改編成第八路軍,9月,又按全國統一的戰鬥序列,改稱第18集團軍,但是後來人們習慣上仍稱八路軍。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和第129師。
第129師由紅四方面軍的部隊和陝北紅軍第15軍團的一部分改編。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為參謀長,張浩為政訓處主任。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其中第385旅由紅四方面軍第4軍改編,其第10師、第12師分別改編為第769團和770團,769團團長陳錫聯,第770團團長張才千。
陳錫聯於1915年出生於紅安高橋鎮陡山彭家村,原名陳錫廉。1929年,年僅14歲的陳錫聯在家鄉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同年秋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陳錫聯在部隊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很快脫穎而出,1930年便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便任連政治指導員,並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歷次反圍剿,屢立戰功。後來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同志讚譽他“打仗數第一”。
陳錫聯指揮的戰鬥很多,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的戰鬥。1937年10月他指揮部隊突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炸燬日軍戰機24架。此次戰鬥是129師出兵第一仗,使日軍一時喪失進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並且被迫回撥大批部隊守備後方,有力配合了國民黨軍對日作戰,提高了八路軍的威望,受到八路軍總部嘉獎。
在解放戰爭中,陳錫聯也表現不俗。1949年2月他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渡江戰役,突破長江防線後截斷浙贛線,迂迴大西南,殲滅宋希濂集團,攻佔國民黨“陪都”重慶。1955年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解放後他曾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和國務院副總理等職。1999年6月1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4歲。
張才千於1911年出生,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新村張家沖人。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改編前擔任紅12師長,後來他長期在劉伯承手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他任第44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後來擔任過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等職。1994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年。
第386旅由紅四方面軍第31軍改編,其第91師、92師分別改編為第771團和772團,徐深吉任第771團團長,葉成煥任第772團團長。
徐深吉於1910年1月出生,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縣人。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改編前擔任第91師師長,他後來擔任過獨立旅旅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六分校校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晉冀魯豫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兼冀南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0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
葉成煥於1914年生出生在河南新縣郭家河鄉吳河村一個貧農家庭。1929年,葉成煥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併成長為紅四方面軍的一位著名戰將,在抗日戰爭中深受劉伯承器重。1938年他率部參加了神頭嶺等戰鬥,1938年4月17日,葉成煥在保衛太行的戰役中,一顆子彈射中了他的頭部,於18日凌晨壯烈犧牲,葬于山西榆社縣郝北村,年僅24歲。
陳錫聯、張才千、徐深吉和葉成煥是剛組建129師的4位團長,其中陳錫聯年齡最小,但後來軍銜最高,被授上將軍銜,除葉成煥犧牲外,另外兩位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們都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永遠值得後人紀念。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