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悅悅
編輯|悅悅侃歷史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處處有能人。
人品或許有三六九等,但職業卻沒有高低貴賤。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既離不開上層指揮,也離不開基層付出。
只有眾人都各司其職,社會和國家才能有序執行。
但在一些有色眼鏡的視角下,職業階層也會被劃分得清清楚楚。這種例子,古往今來比比皆是。
比如電焊工這一職業,向來就是被視為“不入流”的。
但要是缺少了這些帶著電焊面罩和絕緣手套的匠人,沒有任何一枚導彈火箭可以升空。
在這,就不得不提我國的第一“焊將”——高鳳林。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一共為140多發火箭焊接過發動機;為長征二號、長征三號和長征五號的運載昇天作出了巨大貢獻。
而面對國外航天航空公司的高薪誠聘,他又以一箇中國人的身份嚴詞拒絕。
這位平凡又偉大的匠人身上,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永無止境的航天之夢,永世不變的華夏之心
2021年4月13日,我國首屆“大國工匠論壇會”在湖南長沙舉行。
故而,這屆會議又被稱為“大國工匠•湖湘論壇”。
時年59歲的高鳳林應邀出席。
作為中國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和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高鳳林無疑是這次論壇會的亮點和主心骨所在。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這位為中國航天航空事業奉獻了大半生的老人以“工匠精神”作了首席發言。
“1980年,我正式踏上工作崗位;1982年,我進入航天工業部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有五大點。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二,持續專注,開拓創新;三,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四,推陳出新,薪火相傳;五,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這是高鳳林對自己的職業要求,也是他對後輩的諄諄教導。
從18歲踏上工作崗位起,他就做到了幹一行、愛一行並精一行的專業態度。
中國航天人,是浪漫和堅韌的代名詞。
但航天人不僅僅指宇航員與科學家,還包括了千千萬萬個像高鳳林這樣的幕後技術人員。
上世紀50年代,在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鎖下,新中國在夾縫中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航天事業。
外國人能搞,中國人為什麼不能搞?
1963年,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了“星際航行委員會”,這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起步。
而彼時剛出生一年的高鳳林還不知道,未來的他會成為一個焊接工,一個專焊火箭導彈的焊接工。
其實,這項職業聽起來並不是那麼的“高大上”。電焊嘛,有什麼了不起的,技校培養出來的三流夥計。
但如果深入瞭解這項工作、瞭解高鳳林所作出的貢獻,你就會知道這項職業有多麼的光榮偉大。
他的確出身普通,但也的確是從技校畢業的。
可他卻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甘於平凡、止步不前,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精益求精,為我國的航天事業打破了多項技術封鎖。
在2014年年底舉行的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上,高鳳林的三項技術成果悉數摘得金獎。
這個老實木訥的中國匠人,立刻引來了所有人的關注討論。
中國人,也可以做出這樣的成績了嗎?
若論創新精神,美國和日本經常會被提及。但若論工匠精神,德國卻是巔峰的代表。
他們以不到1億的人口,打造出了2300多個世界品牌。只因為他們專注於各種細節,不以利益得失來衡量產品價值。
在這次的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上,來自德國本土的科技成果才是最令大家矚目的。
可誰都沒有料到,會有一箇中國匠人橫空出世,榮獲這麼多的獎項。
其實在2014年之前,高鳳林就已經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聲譽了。
但或許是因為偏見和不屑,所以沒有誰真正地把中國工匠放在眼裡。
而此次的紐倫堡一戰,算是真正打開了中國工匠的知名度,也彰顯出了中國航天航空事業堅實的人才支撐。
在此之後,許多外國航天企業紛紛找上了門。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呀!像高鳳林這樣的人才,是到哪都不會被埋沒的。
而他們開出的招聘條件也都十分優渥。更有甚者,開出了500萬年薪外加兩套北京房產的待遇。
這種待遇,想聘多少個名校畢業生都不在話下了。按理說,應當欣然接受才是。
可是,高鳳林拒絕了,而且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絕。
“我從事的是祖國的航天事業,我擁有的是矢志報國的理想信念。這不是多少金錢和什麼薪資待遇就可以取代的。”
於高鳳林而言,他不是為了錢才去從事這項工作,而是因為熱愛。
熱愛祖國的航天事業,所以才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這個枯燥而又嚴格的工作崗位上。
如果離開了祖國,那這份堅守還有什麼意義?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黨和國家提出了進軍航天強國的目標。那我們就要獻身航天,要立志建設航天強國。”
因為這個“航天夢”,不僅是黨和國家的要求,也不僅是華夏千年的追夢,更是高鳳林從1970年起就立下的雄心壯志。
“東方紅”響徹天際,“航天夢”深植心中
1962年3月,高鳳林出生於河北省東光縣的一戶普通人家。
父母對他最大的期許,就是盼著他日後能進工廠當一名工人。而這,也是當時的中國父母們較為普遍的思想觀念。
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開始,工人階級就正式推翻政治壓迫和經濟壓迫,登上了歷史舞臺。
毛主席曾經說過:“咱們工人有力量!”
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工人階級一躍成為了經濟建設的主力軍。
在這種浪潮的推動下,誰家孩子要是能進工廠幹活,那全家人臉上都有光。
所以,高鳳林的父母也無比期盼著自家的兒子能端上這種“鐵飯碗”。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社會浪潮的耳濡目染下,高鳳林也自然而然地萌生了當一名工人的想法。
但後來之所以會走上焊接工這條路,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
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上了太空。
隨著《東方紅》樂曲響徹於天地之間,我國正式擁有了獨立研製併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能力。
這是中國航天航空史上的一座豐碑,也大大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威望。
而當全國人民都沉浸在這份喜悅中時,尚且年幼的高鳳林並不能理解這顆衛星升空所帶來的震撼力和影響力。
他只是好奇,衛星是怎麼上天的?樂曲又為什麼能在天空中播放?
難道,上天入海的神話故事都是真的嗎?
當他跑去問父母的時候,父母卻笑著鼓勵他:“衛星上天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也許,你以後也可以幹這樣的大事。”
從那時起,高鳳林的心裡就種下了一個航天夢。
他要親眼見證衛星、火箭、導彈是怎麼上天的,他更要親自參與到這項光榮的工作當中去。
1978年,中學畢業的高鳳林報考了第七機械部211廠技工學校。
當時的技校學生都是包分配的。畢業後會被分進各大單位和工廠,基本也就是端上了“鐵飯碗”。
所以在那個年代,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會選擇走這條路。高考,反而不是最吃香的途徑。
而211廠技校的所有對口專業都是和航天事業相關的。
只要你能考進這裡並拿得出優秀的成績,那麼未來就極有可能成為一名航天人。
對高鳳林來說,這可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且,他從小到大的學習成績都很優秀。穩定發揮的話,應該能被順利錄取,家人也很支援他的決定。
於是,他自信滿滿地報考了機床班。
後來,高鳳林順利考取了211廠技校。但錄取他的卻不是夢想中的機床班,而是焊接工藝與製造班。
說實話,當時的他是有被打擊到的。焊接工,不就是焊鋼筋鐵板嗎?
這跟航天事業扯不上什麼關係啊!也跟自己未來的規劃大相徑庭。
是以,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裡,高鳳林並不熱衷於學習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從小到大的優等生,突然變成了班級裡籍籍無名的那一撥人。而且不光是他,班裡很多同學都抱著一樣的想法。
直到後來的一次車間實習,才讓高鳳林徹底打消了對這個專業的偏見和牴觸。
實習的地點就是211廠,為他們進行演練的人是陳繼鳳。
陳繼鳳,是中國第一代氬弧焊工代表人物,也是高鳳林後來的領路人。
焊接工,不僅可以焊鋼筋鐵板,也可以焊火箭導彈。
沒有焊接工的話,零件和發動機怎麼辦?沒有零件和發動機的話,國家又拿什麼東西上天?
在前輩們嫻熟的技術和專注的態度下,一架完整的火箭發動機誕生了。
它是火箭的“心臟”,是火箭得以成功飛天的必要前提。
高鳳林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終於明白了自己所學的這個專業到底有多麼重要。
尤其在當初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中國連一瓶氬氣都生產不出來,還得花費天價從德國進口。
毫不誇張地說,當時國家培養一個高階技工所付出的努力,不亞於現在培養一個飛行員所付出的努力。
一種為國為民的自豪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高鳳林又拿出了埋頭苦學的架勢,誓要為中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一份貢獻。
除了在課堂上的虛心求教外,他還利用起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
吃飯時,經常不自覺地就拿起筷子練起了焊絲動作;搪瓷杯的第一用途不再是拿來喝水,而是裝得滿滿地用來練習穩定性。
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他雙手舉著鐵塊磨練耐力;在高溫環境下,他一連堅持幾個小時觀察鐵水的流動方向和速度。
興趣的確是最好的老師。但能做到幹一行、愛一行的人,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會迎來回報的。
當之無愧的第一“焊將”,強國目標的人才保障
1980年,表現突出的高鳳林在畢業後被分配至211廠第14車間。
負責帶他的指導老師就是陳繼鳳。
對很多人來說,分配到一個好單位之後,人生就基本定型了。但對高鳳林來說,這恰恰是人生的開始。
他絕不會過著定時上下班、按時發工資的規律生活。他的目標,可不只是當一個焊接工人。
1982年,長征二號捆綁運載火箭在研發中出現了一個大問題。
其中的全箭振動試驗塔是支撐火箭發射的重中之重,這裡面振動大梁的焊縫要求必須達到一級標準。
而所謂的一級焊縫,就是指全溶透、100%超聲或射線標準。
這是極其嚴格的標準,就連身經百戰的老焊工也不敢說有十足的把握。
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這要是焊壞、焊錯了,那可不是一星半點的小麻煩。
而高鳳林在得知這個情況後,默不作聲地回去試驗了很久。最終,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焊接方案。
多層快速連續堆焊加機械導熱。
事實證明,這個方案是正確的。在高鳳林的焊接下,試驗塔如期竣工,捆綁運載火箭的試驗發射也取得了成功。
而且,振動大梁一開始的預設承載力是360噸。但經過新型技術的焊接,它的承載力提高到了420噸。
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90年代初,在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研發中,第一臺氫氧發動機的焊接工作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在焊接大噴管那一段時,許多老焊工都不敢下手。因為管壁太薄了,比一張尋常的紙張還要薄。
焊槍停留時間短了,那可能會沒焊到位;但要是停留時間長了,哪怕只有0.1秒,管壁也有可能被焊漏或是燒穿。
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高鳳林頂著巨大的壓力站了出來。
他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堅守了一個多月,每天雷打不動地拿著焊槍焊接大噴管。
而除卻心理壓力外,他的身體也在同極限做鬥爭。每次結束工作起身時,他都需要別人的攙扶。
在日復一日的高壓環境和嚴格的技術要求下,高鳳林的手臂和腰部總是會麻木到失去知覺。
晚上回家後,他都要躺在床上用毛巾熱敷身體。等第二天恢復正常後,他又要投入新一輪的奮鬥。
歷時一個多月後,大噴管的焊接工作終於完成。可還沒等眾人鬆一口氣,一個壞訊息又傳來了。
在X透視光的檢測下,可以明顯地看到噴管的焊縫處有200多條裂紋。這意味著,這次的焊接工作失敗了。
可高鳳林不信邪。面對技術專家的質疑,他堅持說焊接沒問題,顯示的裂紋是假象。
而在後續的解剖核實中發現,管壁上真的沒有出現裂紋。高鳳林是對的,他的技術也沒有問題。
2006年,由丁肇中教授主持的暗物質與反物質探測器專案遇到了瓶頸。
不管是當時國際頂尖的技術專家,還是國內的頂級人才,沒有人拿得出解決方案。
大家僵持不下,導致美國宇航局和國際聯盟意圖叫停該專案。
但丁肇中教授肯定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在這一籌莫展之際,他透過多方打聽找到了高鳳林。
於是,在眾人一半期待一半懷疑的目光下,高鳳林擔起了這次的重責。
“兩撥頂級專家沒有攻克的難題,我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最後成功了。”
這件事情證明了,工人不是自來就低人一等的。
只要不斷進取、不斷在實踐中充實自己,工人一樣可以在科技之巔提出自己的見解、留下自己的身影。
2019年,長征五號火箭發動機的焊接工作又落到了高鳳林的頭上。相較於以前的焊接工作,這次的任務更加艱鉅。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對工人的要求也同樣在進步。
這次的噴管管壁厚度是0.33毫米,比之以往更加薄弱。而要完成整個焊接操作,需要重複3萬餘次相同的精密動作。
並且在電焊時不能眨眼,必須牢牢盯住那一條微乎其微的焊縫。
正常人的眨眼頻率是每分鐘15次至20次左右,但高鳳林通常能做到10分鐘都不眨眼。
工作需要多久,眼睛就堅持多久。這是他對自己提出的硬性條件。
從業近40年以來,高鳳林為140多發火箭焊接過“心臟”。這個數量,達到了火箭發動機總數的近一半。
而由他所攻克的技術難題更是多達200多項,其中還包括一些國際專案。
就連一貫不將他國同行放在眼裡的美國宇航局,也為了高鳳林兩度破例。
誠聘他為特派專家,赴美指導“奮進號”飛機的相關焊接工作。
而隨著我國“東風”導彈系列的研製發射,高鳳林在本職工作以外又多了個“兼職”。
當火箭這邊沒什麼任務的時候,他也會隔三岔五地去導彈那邊看看。如果遇到什麼需要幫助的,他也二話不說就會拿起焊槍。
2009年,高鳳林成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這是黨和國家對高層次技術人才的一種認可與褒獎。
2019年年初,“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獎項揭曉,高鳳林成了眾望所歸的得主。
同年9月份,他又被評為“最美奮鬥者”。
這些榮譽與頭銜,既是社會各界對高鳳林“工匠精神”的肯定,也是國家政府對基層航天技術人員的肯定。
70萬中國航天人,共同鑄就了華夏民族的“千年航天夢”。
結語
在這條焊接之路上,高鳳林不僅不斷精進自己的實操能力,還擠出時間在文化知識上查缺補漏。
1988年,他進入首都聯合大學學習相關文化知識,四年之後順利畢業。
2000年,他又專程前往北京理工大學學習計算機知識。
學習永無止境,高鳳林從來不囿於眼前所得。他總是努力充實自己,力求站在時代的最前沿為國效力。
與此同時,他也是一位傾囊相授的好老師。260個課時之下,是他悉心培養出的17名技術人員。
因為再厲害的人也有老去的一天。等到他幹不動的時候,肩上的重擔勢必會傳給後輩。
人可以停下,但祖國的航天事業不能停下。
嫦娥奔月,可攬九天星辰;蛟龍入海,可下五洋捉鱉。
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下,未來一定可以建設出一個真正的社會主義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