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出身的李世民,自稱十八歲的時候還生活在民間,故“民之疾苦情偽無不知之”。他曾親眼目睹隋朝的覆亡,參與過激烈的戰爭,這對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他曾對大臣們說過,自己特別勤行三件事:“鑑前代成政事,以為元龜”,“進用善人,共成政道”,“捨棄群小,不聽讒言”。
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比較善於學習歷史經驗,具有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的帝王,他即位以後,經常與大臣們討論歷代王朝盛衰成敗的原因和治國理政的策略。“甲兵強銳”的隋朝被農民起義埋葬的教訓,尤其受到重視。他與大臣們認為,隋煬帝身死國滅,是因他“驅天下以縱慾”,“徭役無時”,“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起而反抗。李世民說,每想到這件事,“不覺惕焉震懼”,要臣下為他常“思隋氏滅亡之事,作為前車之鑑”。
從前朝興亡的歷史中,他認識到皇帝暴虐無道是非常危險的,“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為此,他經常引用荀子的一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以惕厲自己,告誡子孫。他還生動地比喻說:人君過度徵收賦稅,就好像“饞人自食其肉,肉盡必死”;“竭澤而漁,非不得魚,明年無魚;焚林而獸,非不得獸,明年無獸”。所以,唐太宗總結出一條重要的統治經驗就是“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 。在君臣關係上,太宗強調只有做到君明臣忠,“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實為國之大患”。國家政事要儘量委任群臣辦理,皇帝不能猜疑臣下,事事獨斷。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們還認為,歷代統治者執政之後驕奢淫逸,安而忘危,以致重蹈覆轍;要使唐朝長治久安,就必須“居安思危”、“慎終如始”。唐太宗說自己要“每思危之以自誡懼,用保其終”。臨死還告誡太子:“汝無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貴,竭力為善,則國家僅安;驕惰奢縱,則一身不保。且成遲敗速者,國也;失易得難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唐太宗的統治政策,就是以這些認識為依據而審慎制定的,為大唐王朝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當然作為“人”的李世民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比如為了給後世留下一個好名聲,違反“史官所記,皆不令人主見之”的修史制度,索閱《起居注》,並授意修改,掩蓋玄武門之變等歷史真相。
為了政治聯姻,許嫁公主給薛延陀真珠可汗,後來目的達到了,便找藉口反悔,司馬光評論說:“孔子稱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唐太宗審知薛延陀不可妻,則初勿許其昏可也;既許之矣,乃復恃強棄信而絕之,雖滅薛延陀,猶可羞也。王者發言出令,可不慎哉!”晚年開始追求驕奢的生活,踣倒給魏徵所撰碑,不再重視納諫,為伐高麗,發民造船,致使民不聊生,引發了四川等地的農民起義;不聽忠諫征伐高麗失敗後,以諂媚為由遷怒於一個農曆十一月進貢新鮮蔬菜的官吏,壓制了反季節蔬菜這樣一門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派蕭翼騙取王羲之真跡《蘭亭集序》;後來信奉方士,服食含汞丹藥,中毒而死。但縱觀其一生,終不愧為一代明君,為中華民族的融合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當歷史的塵埃落定,光環褪盡,我們看到了一個盛世背後付出的艱辛,“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一再告訴我們,“民惟邦本,本固則邦寧”,只有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為了人民,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壹點號 悠然箭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