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十國的歷史,和五代並稱“五代十國”。與同時期的五代截然相反的是,十國的開國之君基本都比較英明,相反是那些“富二代”、“富三代”們,也就是創業之主的兒孫們將基業毀於一旦。
附:五代十國其他政權君主列表
吳太祖楊行密
吳太祖楊行密(852年-905年12月24日),字化源,原名行愍,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長豐)人,唐朝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五代十國時期吳國政權奠定者。唐乾寧二年(895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農郡王。天覆二年(902)進中書令、封吳王,天佑二年(905)病死,唐諡武忠王,吳國武義年間改諡孝武王,其子楊溥稱帝時,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楊行密原為廬州牙將,中和三年(883)拜廬州刺史,歸淮南節度使高駢。886年,高駢賜名為楊行密。
中和五年(885)畢師鐸反高駢,召宣歙觀察使秦彥助戰,高駢向行密求救,行密尚未趕到,畢師鐸已俘高駢,行密一到,大敗畢師鐸,秦彥一氣之下,殺死高駢,行密佔領揚州,畢師鐸投奔秦宗權部下孫儒,孫儒殺畢師鐸併吞並其軍隊,發兵圍攻揚州,欲一舉消滅楊行密,將揚州收歸己有。
行密採謀士袁襲建議,放棄揚州,先退守廬州(今安徽合肥),後攻克宣州(今安徽宣城)。龍紀元年(889)拜宣州觀察使。行密據有宣州後,趁勢向東、南、西三個方向發展,佔領蘇州、常州、潤州(今江蘇鎮江)、滁州、和州(今安徽和縣)等地,勢力急劇擴大,領地包括了現在的安徽、江蘇、浙江和江西、湖北等省部分地區。
景福元年(892)楊行密取得楚州(今江蘇淮安),使佔有揚州的孫儒受到三面包圍。孫儒計劃襲奪宣州,為楊行密擊潰,並當眾遭到斬殺。楊行密於是收復揚州,進淮南節度使。
此後行密又出兵擴大地盤,將淮河以南和長江以東大片領土都納入自己勢力範圍,為後來楊吳疆土基本上定型。乾寧二年(895)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農郡王。
行密為擴大勢力範圍,乘蔡州四面行營都統朱溫忙於對兗州、鄆州(治今山東鄆城)用兵之機,主動出擊作戰。攻取濠州(治今安徽鳳陽)、壽州(治今安徽壽縣),襲佔漣水。又透過對依附於朱溫的州縣主動出擊作戰,拓展地盤,阻遏朱溫插足淮南,為穩定和發展自己勢力創造條件。
乾寧四年(897)宣武節度使朱溫大舉南侵,行密親戰,先集中自己的精銳主力攻擊東邊龐師古部,命朱瑾掘開淮河河堤,用水大淹龐師古部,同時遣朱瑾、張訓領兵擊敗龐師古部於清口(今江蘇淮安),宣武軍損失慘重,大敗而歸,龐師古陣亡,葛從周逃回。朱溫此後即無力南下,此後數十年間,南北遂成分裂之局。
吳越王錢鏐派兵攻打行密,兵進蘇州。行密命周本禦敵,卻作戰失利,失蘇州。行密經過充分準備,派李神福進攻錢鏐,於杭州大敗錢鏐軍隊並活捉其大將顧全武。經過長期混戰,行密在江淮一帶立足。
天覆二年(902)進中書令、封吳王。天覆三年(903年),行密遣李神福擊破武昌節度使杜洪於君山(今湖南嶽陽)。朱溫敗於行密後,向東進攻王師範,王師範求救於行密。行密於是年四月遣王茂章領兵出征,六月王茂章擊破朱溫軍隊,朱溫再不敢對江淮用兵。八月至十二月,寧國節度使田與潤州團練使安仁義起兵反行密,行密令李神福、臺濛、王茂章等將擊潰田部於蕪湖,廣德、黃池(今安徽當塗)、宣州(治今安徽宣城)等地,田亡於宣州戰場。令王茂章擊破安仁義於潤州並斬於廣陵(今江蘇揚州)。後行密詐瞎誅殺朱延壽叛逆勢力。
天佑二年(905)十一月庚辰(二十六)日(12月24日)吳王楊行密病逝,其子楊渥繼立。唐朝諡武忠王,吳國武義年間改諡孝武王,楊溥即帝位時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行密為政頗能選拔賢才,招集流散,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使江淮一帶社會經濟在戰爭的間隙有較大恢復。
大唐衰變後,藩鎮割據,諸侯並起。行密在江淮地區舉起割據大旗,強力遏止中原軍閥朱溫南進步伐,成功避免全國更大範圍動亂。經略淮南過程中,其政治方略、經濟措施和軍事思想,對五代十國及其後來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其奠基之吳國,初步實現由藩鎮向王國轉型,繼而,南方割據勢力與北方中原政權並存局面得以實現。
政治上,行密為後代的南唐奠定經濟文化基礎,開啟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經濟文化中心南漸先河,原因在於一仍吳舊的南唐是南方最為重要的割據政權,中國古代經濟與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實際上是在以南唐為龍頭、以吳越和馬楚等政權為呼應的統治區域內實現的,這個時期是唐宋之交社會分野的標點,為後來社會的強勁發展提供了前瞻、新鮮的要素。楊行密經略江淮,實為十國第一人。
較為可惜的是楊行密的兒子楊渥喜好遊玩作樂,又排擠功臣宿將。張顥、徐溫因故發動兵變,楊渥被架空權力,並在908年被殺,由其弟楊隆演繼位。公元919年,楊隆演正式即吳國國王位,改元武義。由於徐溫繼續獨掌大權,楊隆演仍然無法控制局面,在920年鬱鬱而終,由其弟楊溥繼位。楊溥在927年正式稱帝,大權依然在徐氏手中。937年,楊溥讓位於徐溫養子徐知誥,南吳滅亡。共歷四主,存在時間為三十六年。
南唐先主李昪
唐烈祖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倫,小字彭奴,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皇帝,徐州人,原名徐知誥,是南吳權臣徐溫養子。也稱“南唐先主”。
關於李昪的身世,歷史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宋朝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就收錄了四種不同的說法。
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李昪是唐朝皇族後裔,持這種觀點者以私修史著及雜史、稗史居多。據《十國春秋》總結,南唐滅亡後,南唐舊臣徐鉉作《江南錄》記錄南唐歷史,其中就提出李昪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的玄孫,釋文瑩《玉壺清話》採用了這種說法,李昪之孫李從浦墓誌銘《宋故左龍武衛大將軍李公墓誌銘》也自稱是建王李恪的後裔。
陸游《南唐書》進一步提出了具體的世系是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榮,李榮生李昪,龍袞《江南野史》和馬令《南唐書》世系譜與陸游書類似,但認為李超僅僅是李恪的後裔而非兒子,趙世延《南唐書序》,陳霆《唐餘紀傳》沿襲了這種觀點;李昊《蜀後主實錄》記載李昪是曾任嶺南節度使的嗣薛王李知柔之子,鄭文寶《江表志》認為李昪是唐朝鄭王的疏屬支脈,陳彭年《江南別錄》僅稱之為唐之宗室,沒有指明是誰的後代,《舊五代史》則記載李昪自稱是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後代。李昪自稱唐朝皇室後裔,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受到詬病,錢元瓘與沈韜文曾出言諷刺。
而宋代以來另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昪祖先不過是平民,正史所持都是這種觀點。《舊五代史》記載李昪僅僅是“自稱”唐朝皇室後裔,《新五代史》同樣是記載李昪“自稱”建王李恪的玄孫,且稱其出身微賤,而《資治通鑑》記載李昪打算以吳王李恪為祖先時曾有部下建議以鄭王李元懿為祖先,李昪下令有關部門考察李恪和李元懿的後代,因為李恪的孫子李禕曾有軍功,李禕的兒子李峴又做過宰相,於是李昪才以李恪為祖先,自稱李峴下傳五世到李昪的父親李榮,這五世的名字大部分都是杜撰出來的,李昪又覺得唐朝經歷了十九個皇帝歷時三百年,懷疑自己的世系十代人太少,有關部門奏稱一代人三十年,而李昪出生於唐僖宗文德年間,已經五十年了,李昪於是依從了他們。
另一種觀點則見於錢儼《吳越備史》,其中稱李昪之父本姓潘,因為被敵將李神福擄走而成為李神福的家奴,後徐溫在李神福家見到李昪,對其十分驚異,遂請求收為養子。劉恕《十國紀年》認為李昪附會祖宗,不是唐朝宗室後裔,不過吳越與南唐是仇敵,《吳越備史》也非史實。李昪少年時就遭遇戰亂成了孤兒,其祖先世系根本無法得知,李超、李志的名字都與徐溫曾祖和祖父同名,完全是附會。
李昪,唐朝光啟四年十二月二日(889年1月7日)生人,小名李彭奴。父李榮性格謹厚,多遊於佛寺。李彭奴六歲時其父於動亂中喪生,與伯父李球逃亡濠州。不久之後生母劉氏卒,遂託養於濠州開元寺。
乾寧二年,楊吳太祖楊行密攻濠州,得李彭奴,奇其相貌,欲收養為己子,而楊行密諸親子以其身世微賤,不齒為兄弟。楊行密遂將李彭奴交給徐溫為養子,遂改名為徐知誥。徐溫妻子李氏以李彭奴與己為同姓,甚為愛護。
楊吳時期,徐知誥因功累升昇州防遏使、樓船使、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檢校司徒。徐知誥為政寬仁,又能節儉自處,獎勵農桑,因此府庫充實。當時,徐溫居昇州,並以長子徐知訓居南吳都城揚州控制南吳政權。天祐十五年(918年)徐知訓因驕傲荒淫為朱瑾所殺,徐知誥就近自潤州渡長江平變,自是徐溫乃以其為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步都軍副使,代替徐知訓留揚州,日常政事皆由徐知誥處斷。
徐知誥在揚州,一反徐知訓的作為,恭敬事奉吳王楊隆演,並且謙卑對待士大夫。對待部屬寬大,生活儉僕,並以宋齊丘為謀士,改革稅制,因此國勢漸強,人心歸附。武義元年,徐知誥拜為左僕射、參知政事。順義初年加封同平章事、領江州觀察使、奉化軍節度使。
南吳順義七年(927年)徐溫去世,徐知誥與徐溫親子徐知詢爭權,徐知誥趁徐知詢入朝的機會,將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吳政權。太和三年,徐知誥升為太尉、中書令、領鎮海寧國諸軍節度使,封東海郡王,出鎮金陵。天祚元年(935年),加封尚父、太師、大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進封齊王,以升州、潤州、宣州、池州、歙州、常州、江州、饒州、信州、海州為齊國。徐知誥置百官,以金陵府為西都。
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誥改名徐誥。同年,楊溥讓位,南吳亡。徐誥即皇帝位,國號大齊,改年號昇元,以昇州金陵府(建康)為西都,揚州廣陵府(江都)為東都。追尊徐溫為太祖武皇帝。
昇元三年(939年)正月庚戌,江王徐知證、饒王徐知諤表奏,請徐知誥恢復原姓,徐誥不許。正月癸亥,左丞相宋齊丘等人再次上表,乃允之。二月乙亥,徐知誥自認是唐朝宗室,改國號為大唐,改徐溫廟號為義祖。復李姓,初改自名為昂,犯唐文宗名諱;旋改名晃,又其與後梁太祖朱溫同名,又改名為旦,犯唐睿宗廟諱。最終改名為昪。立天子七廟,以唐高祖、唐太宗、義祖徐溫為不遷之祖。李昪由於家族譜系不詳,附會唐朝宗室,欲以唐朝吳王李恪為遠祖,大臣奏以李恪被長孫無忌絞死,不如以鄭王李元懿為祖。李昪命諸臣考二王苗裔,李恪之孫李禕有功,李禕之子李峴為宰相,遂以李恪為祖。創家譜,曰生父李榮,李榮之父李志,李志之父李超,李超之祖為李峴。其名字與官銜皆杜撰。當年三月,李昪下詔尊十世祖李恪為定宗孝靜皇帝,曾祖李超為成宗孝平皇帝,祖李志為惠宗孝安皇帝,父李榮為慶宗孝德皇帝。
李昪登帝位後,改舊邸為崇德宮,正廳為光慶殿。又改東都文明殿為乾元殿、英武殿為明光殿、應乾殿為垂拱殿、朝陽殿為福昌殿、積慶宮為崇道宮;改西都崇英殿為延英殿、凝華前殿為昇元殿、後殿為雍和殿、興祥殿為昭德殿、積慶殿為穆清殿。李昪勤於政事,並興利除弊,變更舊法。保境安民,與民休息。又與吳越和解,昇元五年吳越國大火,群臣請趁機攻打,而李昪稱“奈何利人之災!”遣使厚贈金帛慰問。吳越水災,其民就食於南唐境內,李昪也遣官員賑濟。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變更舊法,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息。
然而李昪崇尚道術,因服用丹藥中毒,個性變得暴躁易怒。昇元七年(943年),李昪服食方士史守衝所獻“金丹”,背上生瘡,不久病情惡化,在昇元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臨終前召子齊王李璟,囑曰“德昌宮儲戎器金帛七百餘萬,汝守成業,宜善交鄰國,以保社稷。吾服金石,欲求延年,反以速死,汝宜視以為戒”;又齧齊王手指出血,稱“他日北方必有事,勿忘吾言”。李璟繼位,上李昪諡號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葬於永陵(後改陵號為欽陵)。
然而李璟繼位後,不僅遷都的事情處理得極差,而且在對外關係上有“恐宋症”,到了李煜繼位之後南唐的國力倒退到極點。
吳越太祖錢鏐
吳越太祖錢鏐(852年3月10日-932年5月6日),字具美(一作巨美),漢族,浙江杭州臨安(今臨安區)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開國國王。
唐末跟從石鏡鎮將軍董昌鎮壓農民反抗軍,任鎮海節度使,乾寧年間擊敗董昌,佔有兩浙十三州,後梁開平初年被封為吳越王。在位期間,曾徵用民工,修建錢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以時蓄洪,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有利於這一地區的農業經濟。
由於吳越國小力弱,又同鄰近的吳、閩政權不和,投靠中原王朝,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先臣服後梁,又臣服後唐。後唐明宗時因惹怒樞密使安重誨,被削去官職,安重誨死後又恢復。長興三年(932年)病死,葬安國縣(現臨安區)衣錦鄉茅山。廟號太祖,諡號武肅王。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錢鏐生於臨安縣石鏡鄉大官山下的臨水裡錢塢壠。父親錢寬,母親水丘氏。一家以農耕打漁為生。傳說錢鏐出生時突現紅光,且相貌奇醜,父親本欲棄之,但因其祖母憐惜,最後得以保全性命,因此錢鏐小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義)。
錢鏐自幼不喜詩文,偏好習武,常與鄰里諸小兒戲於裡中大木之下,指揮群兒為隊伍,號令頗有法(錢鏐即位後將此樹封為“將軍木”)。錢鏐在16歲的時候就棄學販鹽。當時私販鹽料是官府嚴厲禁止的,但由於利潤極高,因此錢鏐鋌而走險,在杭州、越州(今紹興)、宣州等地販賣私鹽和糧食。這段販賣私鹽的經歷,練就了錢鏐體魄和膽略,也為他日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經濟基礎。
17歲開始,錢鏐苦練硬弓長矛,並讀些《孫子兵法》,史書稱其“善射與槊,稍通圖緯諸書”。到21歲時,他在石鏡鎮充當“義兵”,並將小名“錢婆留”改為大名“錢鏐”(其為金字輩,並取“留”字音,故改“鏐”)。由於錢鏐武藝高強,受到石鏡鎮指揮使董昌重用,經過平定王郢、朱直管、曹師雄、王知新等叛亂之後,逐漸提拔為偏將、副指揮使、兵馬使、鎮海軍右副使等職。
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七月,黃巢起義軍進犯臨安。錢鏐以少敵多,巧妙運用伏擊和虛張聲勢等戰術,阻嚇了黃巢軍的進攻。880年,唐朝內亂四起,為保護地方安定,董昌、錢鏐聯合各縣民團,建立“八都軍”(臨安縣“石鏡都”、餘杭縣“清平都”、於潛縣“於潛都”、鹽官縣“鹽官都”、新城縣“武安都”、唐山縣“唐山都”、富陽縣“富春都”和龍泉縣“龍泉都”),次年,錢鏐授“都知兵馬使”,並注意團結各都力量和下層頭目,還將其弟錢豇、錢鎰、錢鏵、錢鏢,以及兒子錢元璙、錢元瓘等人安插到部隊中擔任將領,從而將八都軍逐漸培養成堅強的嫡系部隊。
唐末、五代時期所稱“兩浙十四州”,包括現在浙江全境和江蘇長江以南部分地區。七五八年,江南東道下屬的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共有十四州,其中除去潤州和常州,再加上福建的福州和臨安縣的安國衣錦軍,共為一軍十三州,號稱“十四州”,便是錢鏐創立的吳越國的大致範圍。
自討伐王郢起,錢鏐身經百戰,先後與劉漢宏、董昌等地方主要軍閥作戰,最終平定了兩浙範圍內的敵對勢力,建立了鞏固的地方割據政權。
882年7月起,佔據浙東的義勝軍節度使劉漢宏發兵西進,欲併吞浙西。董昌、錢鏐率八都軍在錢塘江邊禦敵。由於出奇制勝,加上利用江上夜霧遮掩,錢鏐突襲敵營,獲得首勝。之後,又在江干、富陽、諸暨、蕭山西陵等地屢敗劉軍。最後,劉漢宏親自督戰,率十萬大軍與錢鏐在蕭山西陵一帶決戰,結果被錢鏐擊潰,劉漢宏本人易裝成屠戶逃跑。這一次西陵大捷,是錢鏐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戰果,據說,從此錢鏐將西陵改名為西興至今(現錢江三橋又名“西興大橋”)。
此後,劉漢宏仍不斷騷擾浙西,導致董昌和錢鏐決心徹底平定浙東之患。886年10起,錢鏐僅用了2個月左右的時間,就率軍攻克越州,並將潛逃被捕的劉漢宏斬於會稽街市。此後,錢鏐為杭州刺史,董昌升任浙東觀察使、檢校太尉、隴西郡王等職。
董昌其人昏庸殘暴,野心日增,隨後就即位稱帝,國號大越羅平,改元順天。895年2月,唐朝封錢鏐為浙東招討使,令其討伐董昌。但錢鏐起初感念董昌提攜之恩,猶豫不決,但董昌卻聯合淮南楊行密偷襲蘇州、杭州,最終使得錢鏐下定決心,攻克越州。董昌在被押付杭州途中,心存慚愧,投江自殺。從此,錢鏐基本控制兩浙,並於896年10月,被授為鎮海、鎮東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兼中書令。
897年8月,鑑於錢鏐招討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賜金書鐵券於他,免其本人九死或子孫三死。這件錢鏐鐵券後經宋代陸游、明代劉基等人為其寫跋,還呈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和清高宗等七位帝王御覽。900年,為了表彰錢王的功績,唐王朝派人取錢鏐畫像,懸於凌煙閣。
錢鏐在平定了兩浙內部的敵對勢力後,基本停止了大規模的征討。但由於三面受敵,仍經歷了多次邊境保衛戰,有時還將戰鬥延伸至江西的信州(今上饒)和虔州(今贛州)等地。其主要對手就是淮南軍閥楊行密和內部的“徐許之亂”。
錢鏐和楊行密的關係時而友好,時而敵對,體現出五代十國亂世的特點。雙方的衝突共持續了三十年,其間錢曾出兵援助楊擒斬孫儒、安仁義等叛逆,並正式通婚,但也因董昌之戰等發生過激烈的戰鬥。最後透過兩次衣錦軍保衛戰和一次狼山江之戰,才結束了雙方的敵對狀態。從此兩浙地區進入休養生息的安定建設階段。
902年,錢鏐剛被封為越王不久,其部下的徐綰和許再思起兵叛變,使錢鏐大傷元氣。最後錢鏐支付了二十萬緡犒軍錢,並派兩個兒子作為人質,才使得叛軍撤兵。這次內亂後,錢鏐吸取了教訓,治國更為謹慎。
904年被封為吳王;907年,後梁封錢鏐為吳越王,吳越國自此建立。龍德三年(923年),錢鏐被冊封為吳越國王,吳越建立王國體制。他改府署為朝廷,設定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禮制皆按照君主的規格。
結束了與周邊敵對勢力的戰爭後,錢鏐開始轉向對內的大規模經濟和文化建設。唐大順元年(890年)錢鏐開始著手建設杭州城。先後建造了夾城、羅城和子城。杭州羅城築於唐景福元年(892年)七月,築城時發動餘杭、鹽官、新城、唐山、富陽、龍泉“八都兵”,及紫溪、保城、龍通、三泉、三鎮,合計“十三都兵”二十餘萬人。城區範圍廣袤七十里,四至分別是:南到六和塔;東至侯潮門和艮山門一線;北達武林門;西臨湧金門和清波門一帶,設朝天門、龍山門、竹車門、南土門、北土門、鹽橋門、西關門(涵水門)、北關門、寶德門共十門。
天寶三年(910年)又擴杭州城,鳳凰山柳浦隋唐所築子城被改造為府城,南為通越門,北為只門,子城內大修臺館,有天冊堂(即王位之所)、天寵堂(即位、理政之所)、思政堂、功臣堂(寢宮)、握髮殿、咸寧院、義和院、碧波亭、虛白堂、八會亭、都會堂、蓬萊閣、直儀門(設廳)、青史樓、天長樓、玉華樓、瑞萼園等建築。錢鏐築杭州城,在客觀上為杭州成為日後南宋的都城打下了基礎,南宋臨安宮城即原吳越王宮。
錢王還在城內開鑿水井(據說杭州的百井坊巷原有99眼,就開鑿於此時),建設錢塘江堤,為杭州的飲水淡化問題做出了很大貢獻。此外,錢鏐及其繼承者崇信佛教,前後修建了不少寺院佛塔,使杭州在當時就有“佛國”之稱。其中著名的靈隱寺、淨慈寺、昭慶寺、高麗寺等寺院,以及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閘口白塔和臨安功臣塔等都是在吳越國時期興建或擴建的。
錢鏐在內政建設上的主要成就體現在修築海塘和疏浚內湖上。910年起,錢鏐上書後梁朝廷,指出“目擊平原沃野,盡成江水汪洋,雖值干戈擾攘之後,即興築塘修堤之舉。”,並開始著手修築錢塘江沿岸石塘。由於錢江潮汛,工程進展困難,後錢鏐以竹器填以巨石,才奠定了基礎。當時修築的石塘,從六和塔一直到艮山門,長33萬8593丈。此外,錢鏐還重點抓了疏浚西湖、太湖和鑑湖等工作。當時他設定了7000名撩湖兵,專門從事西湖的開浚工作,後代的蘇軾也是在參考了錢鏐治湖的經驗上,才開始大規模疏浚西湖。
然而據歐陽修《五代史》吳越世家所稱,吳越自錢鏐時起,賦稅繁苛,小至雞、魚、雞卵、雞雛,也要納稅。貧民欠稅被捉到官府,按各稅欠數多少定笞數,往往積至笞數十以至百餘(一說五百餘),民尤不勝其苦。於杭州建造“地上天宮”,耗盡民財民力。
錢鏐做節度使時,有人獻詩,詩中有“一條江水檻前流”句,“前流”與“錢鏐”是諧音,錢鏐認為獻詩人諷刺自己,於是暗殺此人。羅隱聲名大,曾作詩譏笑錢鏐出身寒家,錢鏐卻欣然不怒。錢鏐留心收買名士,皮日休(當時黃巢失敗後,逃來依靠錢鏐)、羅隱、胡嶽等都得到優待,自己也學吟詠,與名士唱和。天寶三年十月錢鏐巡視故鄉衣錦軍,置酒宴請父老,賞八十歲以上者金樽,百歲以上者玉樽,又作《還鄉歌》:“三節還鄉兮掛錦衣,碧天朗朗兮愛日暉。功臣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家山鄉眷兮會時稀,今朝設宴兮觥散飛。鬥牛無孛兮民無欺,吳越一王兮駟馬歸”。父老不解其意,錢鏐複用吳語為歌:“你輩見儂底歡喜,則是一般滋味子,長在我儂心底裡”,舉座叫笑振席。
由於錢鏐在其晚年堅持保境安民政策,不參與軍閥混戰,而且對內統治相對廉潔清明,使得這一時期杭州的發展超越了中原地區的許多大城市,成為東南地區的經濟中心。
後唐長興三年三月二十八日(932年5月6日),錢鏐逝世於臨安王府正寢內,享壽八十一歲,在位四十一年。安葬於安國縣衣錦鄉茅山,建廟於東府。後唐賜諡號武肅,吳越國上廟號太祖。
錢鏐累事三朝,唐、後梁、後唐屢加封號,累賜啟聖匡運同德功臣、定亂安國啟聖昌運同德守道戴功臣、淮南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淮南浙江東西等道管內觀察處置、充淮南四面都統營田安撫、兼兩浙鹽鐵製置發運等使、天下兵馬都元帥、開府儀同三司、尚父、檢校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上柱國、吳越國王,賜劍履上殿、詔書不名,食邑一萬五千戶。
歐陽修《五代史》稱吳越“有改元而無稱帝之事”。吳越國從908年(後梁開平二年)至913年(後梁乾化三年),曾用天寶年號;924年(後唐同光二年)至931年(後唐長興二年)用寶大、寶正年號,皆僅行於吳越國中。
後世一般對錢氏評價較高,認為他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保障了民眾安居樂業的局面。主要有:
“時維五紀亂何如?史冊閒觀亦皺眉。是地卻逢錢節度,民間無事看花嬉!”——北宋·趙
“錢立國,置營田數千人於松江,闢土而耕,…民老死無他纏累,且完國歸朝,不殺一人,則其功德大矣!”—— 明·朱國楨
史書載錢鏐性儉樸,衣衾雜用細布,常膳用瓷器、漆器。除夕子夜與子孫宴於府城內,未鼓數曲而令罷宴,稱“聞者以我為長夜之歌”。其寢居之殿名為“握髮殿”,取周公“一沐三握髮”典故。
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吳越世家》中譴責錢氏嚴刑酷法。而宋代別史《丹鉛錄》稱,歐陽修為推官時,暱一妓,比而為忠懿王之子錢惟演得去,歐陽修深銜之,後作《五代史》時乃誣以錢氏諸王“重斂虐民”之語,以公報私。錢世昭撰《錢氏私志》也稱歐陽修是挾怨報復。
目前在西湖南岸,建有錢王祠,供後人瞻仰錢王業績。
不過,之後幾任吳越王頂多只有保境的行為做出,卻沒有收到成效,可以看出這些“富二代”、“富三代”們是真的沒有什麼本事。
前蜀高祖王建
前蜀高祖王建(847年2月26日-918年7月11日),字光圖,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907年-918年在位),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
少年時為無賴,以屠牛驢和販私鹽為業,鄉里稱為“賊王八”,黃巢起事時期投效唐朝軍隊,隸屬忠武軍。長安淪陷時他奮不顧身地護駕,號為“隨駕五都”,為忠武八都的都將之一,被唐僖宗封為西川節度使、壁州刺史,十軍觀軍容使田令孜也收他為養子。僖宗還長安後,升為御林軍宿衛將領。光啟二年(886年),僖宗又逃往興元(今陝西漢中),任命王建為“清道使”,以後他向四方發展勢力。
大順二年(891年)以精兵二千奔往成都,為陳敬瑄所阻,王建攻破鹿頭關,取漢州,攻彭州,大敗陳敬瑄五萬兵,不久攻佔成都,陳敬瑄與田令孜開門出降,據西川,殺陳敬瑄、田令孜,接著又降黔南節度使王建肇,殺東川節度使顧彥暉、降武定節度使拓拔思敬。897年佔有東川梓(今四川三臺)、渝(今重慶)諸州,遂有兩川兼三峽之地。902年取得山南西道控制權。天覆三年(903年),唐昭宗又封他為蜀王,遂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次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改元天祐,王建不承認,繼續使用天覆年號。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唐亡,后王建因不服後梁而自立為皇帝,國號“大蜀”,史稱“前蜀”,定都成都,當年沿用唐朝天覆年號,908年建年號“武成”。在位12年。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大治。死後諡號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廟號高祖,葬於成都的永陵(今成都市西延線永陵路)。
918年王建死後,繼承人王衍奢侈無度,殘暴昏庸。公元925年,後唐伐蜀,蜀軍戰敗,成都淪陷,前蜀滅亡。 共歷二主,存在時間為二十三年。仍是應了標題那句話,“富二代”真的不行。
後蜀高祖孟知祥
後蜀高祖孟知祥(874年6月9日-934年9月7日),字保胤,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市西南)人。後唐太祖李克用婿。他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開國皇帝(934年在位),在位不到1年,享壽61歲。
後唐建立後,以孟知祥為太原尹充西京副留守。
後唐滅前蜀後,任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孟知祥不久即謀求獨立,先和東川節度使董璋合作,擊退後唐來討伐的軍隊。932年,又與董璋決裂,董璋來攻打孟知祥,反被消滅。933年,孟知祥被後唐封為蜀王。934年正月,他不受後唐閔帝檢校太師的官爵,在眾臣勸進下在成都即皇帝位,建國號“大蜀”,史稱“後蜀”,改元“明德”。
孟知祥只做了7個月皇帝就病重了,臨終時,由第三子(按孟知祥夫婦墓誌銘,實為第五子,孟知祥前兩個兒子疑因早夭故未序齒)孟昶監國。孟知祥死後,秘不發喪,王處回與趙季良立孟昶後才發喪。孟知祥諡號為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廟號高祖。其墓稱和陵,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郊青龍鄉石嶺村的磨盤山南。陵墓以青石砌築,建22級階梯通向墓室。墓呈圓錐形,主室高8.16米,直徑6.7米,是在南方少有的具五代後蜀的北方草原建築風格的陵墓。現已發掘。
孟知祥主要是經營蜀地,也就是稱帝前為蜀中發展作出很大貢獻。他的兒子孟昶即位之初還呈現出明君氣象,隨著花蕊夫人徐氏的出現,孟昶逐漸變得昏庸無能,最終亡國。
南漢烈宗劉隱
劉隱(874年-911年),唐朝末年和五代初年官員、割據軍閥,南漢政權的奠基者,南漢追尊襄皇帝。父親南漢追尊聖武皇帝劉謙,母親是南漢追尊武皇后韋氏。
原籍河南上蔡,祖父劉安仁遷居福建,以經商為生。其父劉謙從軍,為牙將,和當時的南海軍節度使韋宙的侄女韋氏結婚,生下劉隱、劉臺兄弟。因邀擊黃巢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
894年,劉謙死,劉隱繼位。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劉隱出兵奇襲肇慶、廣州,成為兩廣地區最大的割據勢力,被封為靜海、清海節度使。他重用嶺南士人,為後來獨立建國打下了基礎。徐彥若在901年逝世後,軍中推劉隱為留後。天祐二年(905年),拜節度使。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加檢校太尉、兼侍中。二年(908年),兼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三年(909年),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南平王。乾化元年(911年),劉隱重賄朱溫,被封南海王,當年病逝於南海(今廣州),諡號襄。雖然有子(《舊五代史》載“諸道節度使錢鏐、張宗奭、馬殷、王審知、劉隱各賜一子六品正員官”),但政權由庶弟劉(上邊一個龍,下邊一個天,讀yǎn)繼承。劉隱之子事蹟不詳。
917年,劉(上邊一個龍,下邊一個天,讀yǎn)稱帝,國號楚次年則改為漢,史稱南漢。追尊劉隱為襄帝,廟號烈宗,葬於德陵。劉隱的女兒增城公主嫁給大長和皇帝鄭仁旻,和正妻嚴夫人所生清遠公主劉德秀嫁給閩太子王延鈞。
藤田豐八在1935年認為他是大食(阿拉伯帝國)商人後裔,從西亞到福建泉州,謊稱河南上蔡籍,而唐宋蕃客中劉姓多為伊斯蘭的穆斯林。
藤田氏此說遭桑原騭藏質疑。桑原認為,關於宋元祐間廣州蕃坊娶宗女的劉姓人為阿拉伯人的說法,不能用以證明南漢劉氏是阿拉伯人的後裔,相反,宋元祐間廣州蕃客的劉姓,可能是南漢所賜。陳寅恪在1939年撰文《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考證,“家世無九品之官,四海無強大之親,父子俱以儒學進仕至中書舍人禮部尚書,而不祭祀先祖,及籍貫紛歧,而俱賈胡(注:通商的胡人)僑寄之地三端,推證之如此”。
然而據現代考證,劉隱家族是來自淮北地區的漢族人,藤田豐八與陳寅恪的說法是站不住腳。
他的繼任者劉(上邊一個龍,下邊一個天,讀yǎn)昏庸殘暴,廣聚珠寶珍玩,大興土木。為了課斂重賦並鎮壓人民的反抗,濫用酷刑,民眾不堪其苦。唯一不能說他們是“富二代”的理由是他們確實不是劉隱的後裔。
其中,南漢中宗可以專門拎出來說一說:
南漢帝劉玢即位後驕傲奢侈,不理政事,荒淫無道,並且猜忌諸弟,原封晉王的劉弘熙因此有政變之意。南漢光天二年(943年),劉弘熙找來力士數人表演角力,與劉玢飲宴觀賞,當晚宴會結束,劉玢大醉,劉弘熙即命力士抓住劉玢,摧擊其前胸,斃命。翌晨,越王劉弘昌率諸弟至寢殿,迎劉弘熙即皇帝位,劉弘熙繼位後,改名劉晟,改年號應乾,同年稍後又改元乾和。
然而劉晟掌握神器後,亦如其兄劉玢一樣猜忌諸弟,因此不久後就逐漸殺光其弟,並將他們的兒子殺死,女兒收入後宮。又興建離宮一千餘間,以珠寶裝飾,並設有許多殘酷的刑具,號“生地獄”。命宮女為女侍中,參與政事,由於宗室元勳幾乎剷除殆盡,當權者就是宦官、女官這些人而已。
劉晟生性荒淫暴虐,得志之後,專門用威勢刑法統治下民,多誅滅舊臣以及自己的兄弟、侄子,將侄女收入後宮。數年之間,劉家被他差不多殺盡。又修造“活地獄”,大凡開水鍋、鐵烙床之類,無不齊備。人們犯有小的過失,就備受其刑罰之苦。到南楚的馬家兄弟互動干戈時,劉晟趁此機會,派兵進攻桂林管區內各郡以及彬州、連州、梧州、賀州,都被攻克,從此全部擁有南越之地。
乾和六年(948年)劉晟派兵攻南楚,不久南楚內亂,乾和九年(951年)趁南楚為南唐所滅之際,佔有南楚嶺南之地。
乾和十三年(955年),劉晟又殺其弟劉弘政,於是,劉(上邊一個龍,下邊一個天,讀yǎn)的諸子被誅殺殆盡。
顯德三年(956年),後周世宗柴榮平定江北,劉晟這才恐慌,派人到後周朝貢,但被南楚所攔住,使者過不去,劉晟憂慮萬分。劉晟曾說過知曉占星術,同年六月在甘泉宮觀天,牛女星間有月食,劉晟去對照佔星之書,立即把書丟到地下,嘆道:“自古以來,有誰能不死嗎!”從此徹夜放縱飲酒。
乾和十六年(958年),在城北選定墓址,修建陵墓,劉晟親自視察,是為昭陵。同年秋去世,終年三十九歲,諡號文武光聖明孝皇帝,廟號中宗,其子劉繼位。
(北漢無明君,漢世祖劉旻(895年-954年),幷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原名劉彥崇、劉崇,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皇帝,為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父劉琠。
劉崇年輕時喜歡飲酒賭博,曾經於臉上刺青從軍。劉知遠於後晉任河東節度使時,他擔任都指揮使。劉知遠建後漢之後,任太原尹,後漢隱帝劉承祐在位時任河東節度使(位於太原),鎮守河東地區。
後漢乾祐三年(950年),樞密使郭威為劉承祐逼反,進軍後漢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劉承祐逃亡中為下屬郭允明所殺,郭威遂控制朝政。劉崇此時原欲舉兵南下,但聽到郭威計畫迎立劉崇之長子武寧節度使劉贇為帝,遂打消此意。然而不久郭威被黃旗加身後自登帝位,建立後周,改元廣順,並殺劉贇,當時為951年。因此劉崇隨即亦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登帝位,延續後漢,改名劉旻,仍維持乾祐年號,稱乾祐四年。後世把劉崇稱帝后的政權稱作北漢。
北漢地小民貧,又以興復後漢為業,遂向遼國乞援,與遼國約為父子之國,由劉旻稱遼帝為叔,而自稱侄皇帝;遼國則封劉旻為大漢神武皇帝。北漢因遼國的援助,而與後周進行了不少戰爭,但仍勝少敗多。北漢乾祐七年(954年),趁郭威去世之際,聯合遼國南攻後周,然為後周世宗柴榮率軍敗於高平,劉旻穿著農人的衣服隨百餘騎逃走,途中一度迷路,劉旻年老力衰,差點無法支撐回到太原。
經此一役,北漢元氣大傷,無力南下,而劉旻亦憂憤成疾,不久去世,廟號世祖,次子劉承鈞繼位。此後,北漢的君主越來越無能。)
閔太祖王審知
閩太祖王審知(閩東語:Uòng Sīng-d;閩南語:ng Sím-ti;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一字詳卿,廟號太祖,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開國君主,909年至925年在位。
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為王恁第三子,也是王潮與王審邽之弟。出身貧苦,後在唐末民變期間,與兩位兄長一起加入王緒的軍隊,隨之轉戰福建。其兄王潮被唐昭宗任命為福建觀察使後,他也獲封觀察副使,後福建觀察使升格為威武軍節度使,898年,繼承兄位。後梁篡唐後,後梁太祖於909年冊封王審知為閩王,正式建立閩國。
王審知出身貧苦,故能節儉自處,統治福建期間省刑惜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儘量避免戰爭,並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係。另一方面,他注重教育,吸納中原逃離戰亂的人才,又積極發展海外貿易,使福建的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
同光三年十二月辛未(925年12月30日),王審知在福州逝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唐得知後賜諡忠懿。王延翰稱大閩國王之後,諡他為昭武王。王延鈞稱大閩皇帝后,再改諡號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陵號為宣陵。
因王審知三兄弟對福建發展貢獻很大,福建人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尊其長兄王潮為“威武尊王”“廣武尊王”、次兄王審邽為“泉安尊王”,視為鄉土神明供奉,合稱開閩三王。946年(開運三年),南唐佔領福州之後,為紀念王審知的德政,將其府邸改建為閩王祠,對他進行祭祀,即今日福州市鼓樓區的忠懿閩王祠。
據《十國春秋》記載:王審知是秦朝名將王翦,東晉王導的後代,為琅琊王氏士族。[5]其五代祖名王曄,為固始令。因“民愛其仁”,被當地百姓挽留,最終定居於固始。父親王恁,為當地一個富有的農民。王恁生王潮(又名王審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個兄弟。
唐僖宗在位期間,蜀地盜賊起兵叛亂。壽州(今安徽壽縣)的屠夫王緒與妹夫劉行全也起兵響應,佔據江淮一帶,自稱將軍,不久攻取光州。當時王審知的長兄王潮是固始縣長史,王潮、王審邽和王審知三兄弟以才氣知名,邑人號曰“三龍”。王緒將他們擄走後,委任王潮為軍正,主管糧草之事,得到部下的擁護。三兄弟皆受重用。根據《十國春秋》的說法,王審知“身長七尺六寸,紫色方口隆準,常乘白馬,軍中號白馬三郎,所居處恆有紫氣幕其上”,時人認為這是大貴之相。
汝南節度使秦宗權封王緒為光州刺史,要求王緒率兵一起討伐黃巢,王緒按兵不動。於是在中和五年(885年),秦宗權率兵攻打王緒,王緒率部眾逃往福建,攻汀州、漳州。
王緒軍中缺糧,下令不準部將攜帶老人孺子,違者斬首。當時王審知三兄弟奉母親董氏一起行軍,王緒命其棄母,三兄弟請求與母同死,王緒只能赦免。當時有方士對王緒預言,軍中會出現推翻他的人,因此王緒對諸將多疑猜忌,身材魁梧、才能雄傑者多被他找藉口斬殺。王潮日夜憂患,遂說服前鋒將軍劉行全發動兵變,將王緒擒獲捆綁之,王緒不堪其辱,自殺身亡。王潮聲稱要推戴劉行全為主帥,遭到推辭。據《新唐書》說法,王潮拔出佩劍插在地上,權作神位,讓諸將輪流跪拜,向上天祈禱,希望神明能夠指點迷津,相傳當輪到王審知跪拜的時候,寶劍從地上躍起。眾人便認為是神諭,推戴王審知為主帥。但王審知不願任主帥,將主帥之位讓給了兄長王潮,自己擔任副帥。
光啟元年(885年)八月,泉州的張延魯等人聲稱泉州刺史廖彥若貪婪殘暴,聽說王潮治軍有法,要求前來討伐。王潮便率軍圍泉州。翌年八月,攻陷泉州,殺廖彥若,據有其地。王潮歸附新上任的福建觀察使陳巖,陳巖表奏王潮為泉州刺史。王潮三兄弟治理泉州期間,“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民悅之”。
大順二年(891年),陳巖病危,作書予王潮,希望他來福州授以軍政。王潮未至,陳巖即病逝。陳巖的妻舅福州護軍使範暉,自稱留後。範暉“驕侈,失眾心”,陳巖的舊將多與王潮友善,聲稱範暉可取。王潮便派從弟王彥復為都統、三弟王審知為都監,攻打福州,“彌年不下”。範暉向威勝節度使董昌求援。董昌派溫、臺、婺州之兵五千人救援。王審知等人要求班師,被王潮拒絕;又請求王潮親自前來督戰,王潮回覆稱:“兵盡,益兵;將盡,益將;將盡,則吾至矣。”於是王審知等人並立攻城,最終在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福州。範暉棄城逃跑,被部將殺死。汀州刺史鍾全慕舉州來降,福建各地勢力紛紛歸附。該年(893年)十月,唐昭宗任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王審知為副觀察使。乾寧三年(896年),授王潮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為副使。
根據《十國春秋》的記載,王潮擔元帥的時候,曾請占卜師給自己的兩個弟弟算命,得到的結論是“一人勝一人”。當時王審知就在王潮身邊,渾身大汗而退。王潮在任期間執法嚴明,即便是王審知“有過”,王潮也“輒加捶楚,不以為嫌”。王審知也毫無怨色。王潮臨終之前,認為自己的兒子都沒有王審知有才能,便捨棄了自己的兒子,任命王審知為“權知軍府事”。王潮病逝後,王審知推戴次兄王審邽為泉州刺史,但王審邽認為王審知有功,於是推辭不受。王審知便自稱福建留後,上表於唐朝朝廷。光化元年(898年)春三月,被唐朝冊封為威武軍節度留後、檢校太保、刑部尚書。冬十月,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尚書省右僕射、威武軍節度使[1][2]。三年春二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久又改授光祿大夫、檢校司空、特進、檢校司徒。天覆二年(902年),授賜武庫戟十二枝,立於私邸大門之前。天祐元年(904年)夏四月,唐朝派遣右拾遺翁承贊前往福州,加王審知為檢校太保,封琅琊郡王,食邑四千戶,實封一百戶[2]。朱晃建立後梁以後,於開平三年(909年)封為閩王,加中書令,升福州為大都督府,正式建立閩國。後唐建立後,後唐莊宗加王審知為檢校太師守中書令。
王審知在位期間謹事四鄰,儘量地避免戰爭。開平三年(909年)時,楊吳遣使張知遠來聘,因其舉止倨慢而被王審知斬首。因此閩國與楊吳關係不佳,但在位期間兩國並未發生軍事衝突。王審知於貞明二年(916年)將女兒嫁給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子錢傳珦(錢元珦)。翌年,王審知命次子王延鈞娶南漢君主劉(劉巖)之女。貞明四年(918年)夏六月,吳鎮南軍節度使、虔州行營招討使劉信率兵攻打虔州,百勝軍防禦使譚全播向王審知與楚王馬殷求救。王審知出兵鄠都救援,但在秋八月得知南楚戰敗後,便率軍班師。同光二年(924年)夏四月,劉巖領兵犯境,屯兵於汀、漳之境。王審知前去攻打,敗績。
經過王審知的努力,在戰亂的五代十國時期,福建相對來說比較安定,逃難的中原人相繼遷入福建。史載王審知“為人儉約,好禮下士”,“王雖據有一方,府舍卑陋,未常葺;居,恆常躡麻屢;寬刑薄賦,公私富實,境內以安”。正因為如此,招攬了不少中原名士前來投奔,其中包括唐朝學士韓偓、王淡(王溥之子)、楊沂(楊涉從弟)、徐寅(進士)等人。他也注重教育,“建學四門,以教閩士之秀者”。王審知積極發展海外貿易,招攬海外商賈,佛齊等國相繼前來朝貢。另一方面,他奉中原王朝後梁的正朔,並向後梁朝貢。當時楊吳的楊行密控制了江淮一帶,陸路朝貢路線被阻斷,王審知每年都遣使自登、萊入貢於後梁。後唐攻滅後梁後,王審知又繼續向後唐朝貢。
此外,王審知也著手擴建福州城。902年,王審知築福州外羅城四十里。905年,又築南北夾城,稱為“南北月城”,與大城合起來共計方圓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他也是一位佛教的虔誠供養者,在位期間曾向開元寺進獻菩薩之像,並舉行道場。
同光三年(925年)夏五月,王審知病危,命由長子威武節度副使王延翰為“權知軍府事”。冬十二月辛未薨,在位二十九年,年六十有四。葬於福州城北鳳池山。長興三年,改葬蓮花山,即今日晉安區新店鎮鬥頂村鬥頂山。後唐朝廷賜諡忠懿,又賜神道碑,命張文蔚撰文。翌年,王延翰諡王審知為昭武王。王延鈞即位後,追尊廟號太祖,諡號昭武孝皇帝,陵號宣陵。
王審知有八子,可是諸子積相猜忌,治兵相取。在諸多內亂糾紛中,許多王審知後人都被殺害。朱文進篡奪王氏政權時,王審知後人50餘人盡被殺戮,僅存王延政一脈。王審知雖然英明,仍然逃不脫十國“富二代”毀業的命運。
楚武穆王馬殷
楚武穆王馬殷(852年-930年12月2日),字霸圖,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五代十國時期南楚開國君王。
馬殷早年家貧,以木匠為業,後投入秦宗權軍中,屬孫儒部下,隨孫儒渡淮攻下廣陵(今江蘇揚州東北)。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秦宗權派其弟秦宗衡為主將,孫儒為副將,將兵三萬,南下渡過淮河,同楊行密爭奪揚州。不久,孫儒殺秦宗衡,自立為帥,號“土團白條軍”。
唐昭宗大順二年(891年),馬殷受命率軍擊敗楊行密部將田,隨劉建鋒鎮守常州,後被調往宣州(今屬安徽)參與圍攻楊行密。景福元年(892年),孫儒兵敗,戰死軍中,劉建鋒和馬殷率殘軍7000人逃走。其後,馬殷作為劉建鋒的先鋒,一路攻佔洪州、潭州等城。乾寧三年(896年)四月,劉建鋒為部將所殺,馬殷被眾將推舉為主,唐朝任其為湖南留後、判湖南軍府事。光化元年(898年)又授為武安軍節度使。天覆三年(903年),楊行密派劉存攻打鄂州(今武昌)的杜洪,馬殷派秦彥暉、許德勳以舟兵救之,但同時又派許德勳與武貞軍節度使雷彥威部將歐陽思聯手,趁荊南節度使成汭出救杜洪之機洗劫其軍府江陵,導致成汭軍心渙散,最終被楊行密部將李神福所敗而自殺。杜洪敗死,劉存等攻馬殷,馬殷便沿江佈防,埋下伏兵,雙方激戰甚烈,劉存戰死,馬殷奪下嶽州(今湖南嶽陽)。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封馬殷為楚王,都於潭州(今長沙),開平四年(910年)六月加封“天策上將軍”。後唐滅後梁後,明宗天成二年(927年)六月又冊封為楚國王,同年八月冊封使至,馬殷乃建立楚國,立宮殿、置百官,以潭州為都城,改名長沙府,使用後唐年號。
馬殷在位期間,採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的策略即保境安民的政策,自其於897年佔據湖南後,很少主動對外交戰,之後與楊吳的幾次戰爭也是對方先發動進攻的,對於北邊的荊南,也只進行了相當有限的戰爭。馬殷對內採取措施發展農業生產,減輕百姓的賦稅,“不徵商旅,由是四方商旅輻湊”。他下令百姓可以用帛代替錢交納賦稅,減少了官吏加重賦稅的機會,並且促進了湖南的桑蠶業的發展。因而楚國的經濟非常繁榮。
長興元年十一月十日(930年12月2日),馬殷去世,時年79歲,遺命諸子兄弟相繼。後唐明宗罷朝三天,下詔賜馬殷諡號武穆王。馬殷次子馬希聲利用身為節度副使掌權的職務之便,秘密遣其大將歐弘練矯稱父命,請求後唐朝廷立他繼任為節帥,於是自稱留後,遵從父親的遺命,不再稱楚國,而是降低規格,恢復了節度使的稱號,將楚政權延續了二十一年。
馬殷的繼任者全是他的兒子,在他們統治期間互相爭權奪利,最終被南唐所滅。
(南平無明君,南平武信王高季興,
又稱楚武信王高季興(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因避後唐莊宗李存勗祖父李國昌的名諱,改為季興,字貽孫,陝州峽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人,五代十國時期荊南建立者(楚王),以江陵一城周旋於中原、諸侯之間,長於縱橫之術。自稱東魏司徒高昂之後。
高季興幼年為汴州商人李七郎(李七郎後為朱全忠義子,改名朱友讓)家奴,後為朱友讓收為義子,改姓為朱,由此得入軍門,為朱全忠親隨牙將,因破鳳翔救唐昭宗有功,被唐昭宗授“迎鑾毅勇功臣”之號,遷宋州刺史。又隨朱全忠掃蕩青州,累功升潁州防禦使,並複姓高氏。907年朱全忠稱帝,建立後梁,授其為荊南節度使。但由於戰亂,本來荊南所轄八州只有江陵一城為季昌所領。開平二年,與雷彥恭、馬殷、楊行密鏖戰,互有勝負。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平四年,大敗馬楚於油口。[1]後梁末帝朱友貞乾化三年(913年),被冊封為渤海王。是年九月,季昌私造戰艦五百艘,招募亡命之徒,與楊吳、前蜀交好,後梁對其失去控制。[2]乾化四年(914年)春正月,季昌試圖攻取前蜀的夔、萬、忠、涪四州,結果大敗而還。[3]貞明三年,季昌修築堤壩以防長江水患,荊南人稱高氏堤。龍德元年,季昌命都指揮使倪可福修江陵外城。
至後唐滅梁,高季興向後唐稱臣,攜300騎入朝覲見,升中書令。在唐時建議李存勗攻取前蜀,李存勗認為十分有道理。但險些為後唐所留,季興丟棄輜重和隨從,連夜趕路才僥倖逃脫。回到江陵後,季興認為李存勗耽於聲色,定不能長久,於是修繕城池,招納梁軍舊部,以備萬全之策。後唐莊宗同光二年(924年),後唐帝李存勗為籠絡其心,冊封其為南平王。隨即與後唐一同攻蜀,不克而還。而蜀國仍被滅亡。訊息傳至荊南,季興為之前給後唐出計而感到十分懊悔。高季興在荊南,常截留各國供品,或也為討得賜物向諸國稱臣,反覆無常,時稱“高賴子”。
其後後唐滅前蜀,未幾,又逢後唐的鄴都之變,李存勗被殺,天成元年,季興趁機向李嗣源要回了夔、忠、萬、歸、峽五州。高季興截獲蜀地入朝貢物,又厚顏向後唐索地,妄圖擴大地盤,後唐明宗李嗣源怒其無恥,罷其官爵,發湖南和蜀地兩地兵馬來徵,荊南不敵,轄地日蹙,求兵於南吳。後因江南雨季,糧草不濟,後唐罷兵,方才逃此一劫,此後歸順南吳,得封秦王。
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馬楚興師進攻江陵,季興不敵。九月,在白田擊敗楚軍。然而後唐又興兵來攻。十二月十五日(陽曆為929年1月28日)高季興病死,時年七十一。葬於江陵城西的龍山鄉。其子高從誨繼位,重新向後唐稱臣,因此後唐始追封高季興為楚王,諡武信(楚武信王),故南平又被稱為北楚。其餘南平王如高從誨雖然修復與中央政權的關係,但高從誨父子每次會款待使者,趁機掠奪財物,等到對方加以款待或讚賞,就把財物歸還,而且還不會覺得這種行為很丟臉。後來後唐、後晉、遼國、後漢先後據有中原,南漢、閩國、南吳、南唐、後蜀皆稱帝,高從誨為求賞賜向他們都稱臣,所以各國都叫他們為“高賴子”或是“高無賴”。高從誨去世,高保融繼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緩慢,無才智能力,因此事無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高保勖)決斷。
高保勗(924年-962年),字省躬,五代時期荊南君主(荊南節度使)。為高從誨之第十子,高保融之弟。高保勗幼時為高從誨所喜愛,高從誨因事盛怒,見到高保勗必釋然而笑,是故百姓稱之為“萬事休”。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繼沖年紀尚小,因此遺命高保勗繼位,總判內外軍馬事。不久,即為宋任命為荊南節度使。
高保勗少時多病,體態瘦弱,但頗有治事之才。然而繼位後,放縱荒淫而沒有節制,白天召娼妓至官府,而挑選強壯計程車兵,命其隨便調戲淫謔,然後自己再和姬妾一同觀賞做為娛樂。又喜歡營造亭臺樓閣,花費人力物力無數,而不理國政,人民都很不滿。
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勗因病去世,被宋朝贈侍中。遺命其侄即高保融之子高繼衝嗣位。
高保勗去世後數月,南平即為宋所滅,有附會者即以其綽號“萬事休”為預兆。)
特別宣告: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本文系辵矱山人(又號東南野老、南石山人)原創,任意轉載都會收到作者的侵權打擊。作者致力於破除歷史謠言、歷史謊言的事業,集中力量打擊各大營銷號,極盡可能給讀者還原一個真實、公正、不帶任何情感的歷史,本著反對宏大敘事、追求還原歷史上人民所受到的痛苦的正確史觀,反對任何不以當時人民幸福為追求的不正史觀。另外,本作者致力於研究宋元時期的歷史,對兩宋和元朝歷史感興趣的同學、朋友都可以一鍵三連、關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