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昭烈皇帝劉備兵敗夷陵,國力大減,物資損失不計其數,最致命的是參加過赤壁之戰的老兵損失殆盡,一大批將領謀士戰死,這一戰使劉備諸葛亮苦心經營數十年的戰備力量頃刻間化為烏有,同時這一次戰後,遭受到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打擊之下,劉備也因此身患重病,不日而駕鶴西去,整個國家已經接近了奔潰的邊緣,爛攤子中的爛攤子,東吳因為要應付曹丕大軍的進攻,被迫重新與劉備修好。劉備去世前舉國託付給丞相諸葛亮,諸葛亮擔心東吳會因劉備的死而有所變故,先後派遣陳震、鄧芝等出使東吳,鞏固雙方的聯盟關係。
建興三年(劉禪年號),諸葛亮用兩年多的時間休養生息,使得蜀漢國力大漲。為了讓自己北伐沒有後顧之憂,便親自率軍出征南中平定雍闓等人的叛亂,臨走時採納馬謖提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戰略 ,三路並進,很快平定了南方叛亂,並從中得到了許多牛馬,金銀等等。因為蜀漢的受到夷陵大敗後元氣已經大傷,曹魏就將他們的戰略部署重點用在了東吳,慢慢的習慣就成了自然,但是萬萬沒想到,天下奇才諸葛亮在很短的時間裡就逐漸恢復了蜀漢的國力,後來魏文帝曹丕死後,明帝曹叡即位,諸葛亮於228年春上書感人心肺的《出師表》給劉禪,表明了想要恢復漢室,後諸葛亮進駐漢中拉開了逆天而行的序幕。
公元228年,諸葛亮正式出兵進攻魏國,蜀道難可不是隻針對魏國的,諸葛亮在這時候也犯了難,走那條路呢?眾所周知,漢中到魏國的雍州一共就五條路,由西往東以次為: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簡述版看下。
祁山道:又叫祁山大道,地勢非常開闊,適合大軍行走,但是有點繞。
陳倉道:又叫故道、散關道,從陳倉向西南出散關,是穿越秦嶺的四條道路中最適合大軍行走的一條路,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這條路,因為有一座大散關所以也叫散關道,故道來源《辭海》中有劉邦自漢中由故道出、還定三秦這句話。
褒斜道:又叫斜谷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褒斜二水行,貫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稱斜谷路,《三國志·魏書·劉放傳》才說:“昔武皇帝徵南鄭張魯,數言‘南鄭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證明了褒斜谷道的狹窄、深險。
儻駱道:又名駱古道,儻駱道得名於其南口位於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於周至縣西駱峪。從長安去漢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駱水,入駱谷,稱駱穀道,路程最短也最為危險。
子午道:古都長安通往漢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條重要通道。因穿越子午谷,且從長安南行開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
諸葛亮先派遣鎮東將軍趙雲和中都護鄧芝率領少量兵力沿著褒斜道北上攻打郿縣,以此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自己親自率領主力前往祁山道,出兵隴右。現在我們來看看曹魏的名將都在幹什麼,在隴右地區的高階將領只有一位——雍州刺史郭淮。
大將軍曹真,黃初七年進封大將軍。作為四位輔政大臣之一,在京城輔佐曹叡。
驃騎大將軍司馬懿,太和元年升為驃騎大將軍,前往上庸平定孟達叛亂。
左將軍張郃,黃初七年加封為左將軍,魏明帝即位後即前往荊州與東吳作戰。
大司馬曹休,黃初七年加封大司馬,一直都督揚州,在南線與東吳作戰。
夏侯惇,張遼,曹仁,徐晃等雖然能征慣戰,但分別於黃初元年、黃初二年、黃初四年,黃初七年去世。
當諸葛亮的大旗真正出現在隴右的時候,天水郡,安定郡,南安郡紛紛投降,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放棄守城向東逃竄,雍州刺史郭淮聽聞這個訊息後,巡查也不巡查了,連夜跑去上邽,魏國天水守將姜維、梁緒、尹賞、上官雝等投降諸葛亮,訊息傳到朝堂上,天下震動,大臣們都驚恐不已,按照魏略的話來說——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跳出來了幾個釘子,雍州刺史郭淮堅守上邽,隴西太守遊楚寧死不投降,廣魏郡還在抵抗。但是似乎也沒有什麼用,只能拖延時間罷了,隴西太守遊楚直接放話,你們要是能阻擋我們朝廷的援軍,我就不打自己投降了,所以你們不用打我白費力氣。
關於被諸葛亮稱為涼州上上士的姜維,三國志和魏略有兩種不同的記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採納三國志的。
三國志: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會馬謖敗於街亭,亮拔將西縣千餘家及維等還,故維遂與母相失。
簡要:天水郡官員聽說諸葛亮出祁山後,就連忙疾速棄城逃亡上邽,姜維想一起前往上邽被拒絕,而往冀城也遭到了拒絕,無奈之下,只能投降諸葛亮。
而這時候蜀軍好像過於樂觀了,對隴西郡發動的進攻非常比較草率,僅僅是遭遇了魏軍的擊鼓示威就撤退了,不僅僅如此,在隴右還沒平定的時候甚至從南安郡開始進攻涼州了,要知道隴右現在可不是安全的大後方,跟加致命的是張郃快要到了。
表面上諸葛亮一片形式大好,但是,拉開這面虛假的幕布,露出的是一件四處透風的豪華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