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90年代初,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其絕大部分軍事工業和軍隊,同時也繼承了其綜合國力全球第二的政治地位。正因為如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俄羅斯的經濟實力雖然不如我們,但是其各型別重工業幾乎處處領先。不過,我們與俄羅斯多年交好,30年來,俄羅斯向我們出口了大量武器裝備和各型別重工業裝置,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蘇-27戰鬥機,AL-31F航空發動機,米-17直升機,基洛級常規潛艇和現代級驅逐艦等。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似乎都是俄羅斯出口我們武器裝備,而我們向俄羅斯出口肥皂,洗衣粉一類輕工業產品。在過去確實如此,但是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同步增長,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實現了對俄羅斯的反超。比如2015年,我國曾向俄羅斯出口了五套補給艦系統,用於俄羅斯23130型補給艦。不僅是補給系統,我們的河柴重工還向俄羅斯出口了CHD622V20柴油機,作為俄羅斯暴徒級輕型護衛艦的動力。
除此之外,我們還向俄羅斯出口了更具技術含量的燃氣輪機。不久前,我國中船重工703所研製的CGT-25D型燃氣輪機在俄羅斯諾瓦泰克天然氣增壓站透過72小時的測試,交付俄方,將用於俄羅斯天然氣運輸管道的增壓。這次出口雖然不是軍事領域,但是是我國國產的燃氣輪機首次走出國門,出口的還是俄羅斯這種國家,這對我國燃氣輪機發展來說,可以說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隨著中俄合作加深,我國重工業水平增長,出口的重工業產品還遠遠不止上述這些。近日又有媒體報道,俄羅斯原子能集團斥資2.26億美元,向我國惠生重工有限公司採購了兩艘浮動核電站的船體。
浮動核電站是利用可在海上航行的船隻作為平臺,搭載核電站設施,可用於未接通電網的偏遠地區和海上石油開採,地球兩極探索與開發供電的移動核電站。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西屋公司就已經提出了建設海上浮動核電站這麼一個概念。但是因為並不是剛需,再加上建造成本太過於昂貴,於是這一計劃未能付諸於實施。近些年來,由於全球時候變暖,北冰洋海域部分港口的結冰時間縮短,部分冰層融化,使得其開發商業航線成為了可能。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大大促進其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
但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極為偏遠,人煙稀少且基礎設施非常落後,一旦發展起來,電力需求的缺口將會成為其經濟發展的巨大阻礙。於是,為了保障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科研探索,資源勘探與開採的電力供應,機智的俄羅斯工程師們,想到了美國之前提出過的浮動核電站概念,變迅速將其付諸行動,由此,世界上第一座浮動核電站,羅蒙諾索夫號誕生了,並迅速投入到了遠東地區供電。
浮動核電站建成之後,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用電緊張的情況有明顯緩解作用,但由於俄羅斯國土面積太過巨大,遠東地區人口分佈相當分散,一座浮動核電站僅僅是杯水車薪,俄羅斯還準備繼續建造四座浮動核電站。但是,俄羅斯這幾年透過向歐洲國家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經濟情況有所緩解,海軍的各類戰艦訂單又多了起來,為數不多的幾個具備建造大型船舶的船廠忙著造軍艦,壓根騰不出手來同時建造這麼多浮動核電站的船體。
在這麼一個背景下,俄羅斯採取了自己建造兩艘,然後向他國採購兩艘船身,拖回國內後自己安裝核電站設施的辦法。經過幾輪價格角逐,最終我國造船企業惠生重工億2.258億美元的價格中標。根據合同內容,俄羅斯原子能集團旗下的下屬公司AtomEnergomash公司今年年底先行支付15%的預付款作為定金,而惠生重工則要在2023年10月2日之前交付第一艘船體和上層建築都建造造成的浮動核電站船體平臺,而第二艘則要在2024年2月2日之前交付。
這次俄羅斯採購的浮動核電站船體排水量為19100噸,比排水量2.1萬噸的羅蒙索諾夫院士號略小,但依然算得上是一艘不小的船體了。有不少網友認為,為俄羅斯建造浮動核電站,將對我國核動力水面船舶的建造帶來幫助,積累的技術將可以用於未來核動力航母的建造。
但其實,這次的合作算是一次純民用領域的合作,而且,俄羅斯原子能集團旗下雖然有大量的核動力破冰船,且俄羅斯也有著豐富的核動力船舶建造和研製經驗,但這些和核動力航母依然相差甚遠,況且我們負責建造的也只不過是船體而已,其餘內部裝置,包括核電站設施,都降拖回俄羅斯後,由俄羅斯負責自行安裝。不過,再怎麼說這一次也算是碰到了核動力船舶合作的邊邊,萬一哪天雙方也有了需求,展開核動力船舶合作建造,我們助力俄羅斯北冰洋經濟發展,俄羅斯助力我們核動力破冰船級核動力航母發展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