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承匯
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4500字,大約需要1分鐘。
更多有意思的音/影片,請訂閱循跡曉講&循跡講堂微信公眾號,在iOS App Store或各大安卓應用市場搜尋循跡講堂。
國內現在乍看之下,博物館參觀還挺火熱,暑假期間北京幾個大博物館基本天天預約拉滿,不提前個一星期基本沒法約到票。
隨著三星堆考古挖掘成為網路熱點,三星堆博物館也迎來大量遊客參觀打卡
今年因為疫情尚且如此,前兩年沒有疫情的時候,暑期時博物館門口幾乎天天都是大長隊。博物館如此盛況,再加上現在國學熱漢服熱,走在大街上時不時就能看到一兩個穿漢服上街的人,似乎給人一種傳統文化即將復興的錯覺。
然而,在我們先自豪起來之前,需要先給自己澆盆冷水,有一個問題,非常值得我們冷靜思考,現在的國人,真的能欣賞得了傳統文化麼?
2014-2018年,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數及博物館數量
這裡就不賣關子了,答案是否定的,現在大部分情況下,中國並不具備這個環境,這和具體的教育水平無關。畢竟現在義務教育現在都如此普及,至少歷史作為基礎學科的一項,很多人還是知道的,別的不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誰人不知。
對傳統文化的欣賞,是一個雙向的問題,不完全是哪一方的問題,不僅對創作這一側有要求,對觀眾也有要求。
本文就以博物館為例子來解讀這個問題,具體到博物館,邏輯就變成了,博物館要能提供高品質的內容,策劃好展陳,而觀眾則需要達到欣賞這個內容的門檻,得看得懂一個展好在哪。
西方博物館的起源
要梳理這個雙向問題,得從兩頭開始,這裡就先從博物館一側開始,博物館為什麼要做好展陳?
博物館這個概念本身就是西方傳入中國的,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看看西方的博物館發展歷史。
西方的博物館最早能追溯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大概是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這個時期亞歷山大東征西戰,征服了無數地域,也掠奪來了各地不少藝術品和奇珍異寶。
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也為世界最早的博物館雛形打下基礎
亞歷山大英年早逝,他的一個部下托勒密接手以後,就在亞歷山大里亞這座城市裡建了一座研究所,把之前亞歷山大收集的圖書,藝術品還有一些稀有的動植物都搬進去,起名叫博學園。
博學園
在當時,這座博學園算得上全世界最大的學術和藝術中心。在博學園裡,藝術品專門被收藏在主管科學與藝術的女神繆斯的神廟裡,這就是最早博物館的雛形。女神繆斯的神廟,在希臘語裡叫mouseion,這個詞也是英語Museum的來源。
後來羅馬人興起,也學亞歷山大,崇拜繆斯女神,羅馬那些個將軍征戰歸來,都會把各種藝術品獻給繆斯神廟,公元189年羅馬將軍弗爾維阿斯出征,凱旋歸來的時候獻給繆斯神廟超過千尊的銅像和大理石雕像。
繆斯神廟
這種類似的情況也不少,羅馬的萬神殿,其實原身也是潘提翁神廟,現在歐洲人拿這個名字泛指各種人物紀念堂。
等到共和國時代結束,到羅馬帝國時代,社會上層興起了藝術品收藏的風潮,貴族都以收藏藝術品和奇珍物品作為身份的象徵。
比較經典的一位就是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他用大理石修了一座阿波羅神廟,裡面放滿了塑像和繪畫,還有各種珍奇動物的骨骸,甚至連兵器都算入奧古斯都的收藏裡。貴族們也在各自府中競相開闢陳列室,有的還在花園裡展覽動物和植物。
文藝復興時期的發展
不過亞歷山大和羅馬的這種藝術品收集,還都比較原始,雖然有意識,但是具體操作方式無非就是把各種藝術品放到一塊去,也沒有什麼後續的工作,甚至有的都不會公開展示,像是羅馬皇帝的收藏,別說一般人,就連貴族都沒幾個能有幸觀賞到的,就算是貴族的收藏,也得是同屬社會上層的人才能看到。
咱們熟知的這種現代博物館出現,得等到文藝復興時期。
油畫《古物收藏家》德國畫家馮·格呂茨納 作 現藏於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文藝復興,復興的就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所以有一些文化傳統也被複興,比如古董藝術品的收藏。在文藝復興時期,貴族和富商都熱衷於收藏這些個東西,這種收藏風氣的復興在三個方向上產生了影響。
一個是養活了一群藝術家,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各種文藝復興時期的傳世經典,其中很大一部分離不開富商和貴族的贊助。
還有一個,這古董數量有限,誰都想要,就只能去地裡挖,這挖古董挖到後面,逐漸開始追求科學嚴謹,發展為現代學科裡的考古學。
這最後一個影響,就是貴族和富商們重新開始在自家住宅裡開闢陳列室,天天琢磨怎麼把自己這些奇珍異寶展示得更好看,這也是博物學的源頭。
精羅落淚,君士坦丁堡陷落
這股收藏風潮跟當時的各種歷史大事都有關,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拜占庭帝國滅亡,雖然拜占庭沒了,但是它的文化還在,大批學者與教師都跑到了西歐避難。
他們給西歐帶來了大量古希臘的手抄本著作和古羅馬時期的藝術品。當時義大利王室的宮殿裡擺滿了羅馬附近出土的各種古董,法國德國也興這個,雕像、壁畫、古書、手稿、古錢幣、盔甲、化石、標本,西歐的貴族和商人也不挑,全都要。德國義大利法國,再加上荷蘭,這四國裡,文藝復興時期搞收藏的有超過一千家。
最開始這些人搞收藏也跟古羅馬貴族一樣,都是自己收藏自己看,最多給同行看看,大家一起長長眼,平民是看不到這些東西的。等到了啟蒙運動的時候,倡導科學知識,當時傳播這個科學知識,主要就是兩個手段,一個是編撰百科全書,一個就是開辦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在英國,英國政府組織編纂了錢伯斯百科辭典,同時開辦了不列顛博物館,也就是現在大英博物館。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以後,王室的那些藝術品都被收為國家所有,1793年法國政府下令在盧浮宮的大畫廊建立中央藝術博物館,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
到20世紀的時候,歐美都意識到了博物館在公共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與其作為一個存放展示文物用的倉庫,其教育意義明顯更重要,再加上20世紀初民族主義盛行,博物館作為宣傳民族主義的設施,自然受政府歡迎。
德國在1900~1920年間新建了179座博物館。英國博物館1850年為59座,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增至295座。日本從1891~1910年20年間新設立了55座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的起源
這博物館在中國,就沒有西方這麼複雜,就是兩個階段,一個古代一個近現代。中國古代的時候,跟古羅馬一樣,社會上層喜歡收藏藝術品,周王室就有個專門的機構,叫“守藏室”,收集各種寶器,並且還登記造冊。
歷朝歷代,皇室貴族搞收藏的屢見不鮮,收藏風氣最重的當屬宋朝。中國比較有名的幾個藏寶閣,直秘閣、龍圖閣、天章閣,都是宋朝的,既收藏古籍古書,也收古玩。
中國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博物館
宋朝的皇帝也都是大手筆,宋哲宗喜歡碑石篆刻,廣集天下石碑,元祐五年在長安修碑林,也就是現在西安咱們還能看到的這個碑林。宋哲宗這還只是喜歡一項碑刻,就能搞出這麼大動靜。
到宋徽宗這,就真是什麼都要了,宋徽宗宣和年間,宋朝宮室裡收藏的文物激增至萬餘件,涵蓋古玉、印璽、古籍、書畫、青銅器等等。宋徽宗為了放得下這些東西,額外修了3個閣1個殿,保和殿、稽古閣、博古閣、尚古閣。
但是中國的收藏風氣一直都是僅限於社會上層,最多也就是在宋朝的時候,有些商人或者比較富裕的文人會藏些古董,而且沒有展示的說法,所謂收藏收藏,就是收了以後藏著不給別人看,別說一般人,有的對同事家人都要藏著掖著,搞所謂的單傳,只給自己的至親看。
這種閉塞的收藏風氣一直延續到近代,中國真的需要博物館的時候反倒成了絆腳石。
到近代,有不少思想比較先進的人,都主張啟民智,學西方搞文化教育,開設博物館就是其中一項措施,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裡都提到過,但是都沒成,全給駁回了,原因就是剛剛說的,這收藏的風氣僅限於社會上層,尤其是皇室,這要是把東西拿出去,給平民隨便看,這有損他們作為皇室貴族的身份。
而且最重要的是,博物館是啟發民智的手段,而滿清防得就是啟發民智,民智一開,這官府之前愚民的那一套就不好用了,管理成本可就高多了。
因為這些原因,中國人直到20世紀初才有自己的博物館。
徐家彙博物院 由法籍耶穌會會士韓德(Pierre Heude),韓德於清同治七年來華,同治十二年創立徐家彙博物院,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館。原址在今漕溪北路240號。
在中國最早的一批現代博物館,基本都是由傳教士創辦,像是1868年法國耶穌會士韓德在上海創辦徐家彙博物院,1874年英國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在上海創辦亞洲文會博物院,1904年英國倫敦教會在天津建華北博物院。
中國人自己建的博物館倒也不是沒有,但是都是配套學院建的,1876年京師同文館最早設博物館。1877年,上海格致書院建“鐵嵌玻璃房”博物館。
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獨立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
直到1905年,實業家張謇自費創辦南通博物苑,這才是第一座中國自己開辦而且向公共開放的現代博物館。
看完兩邊博物館的發展歷程,這差別在哪,就很明瞭了。中國在近代化的過程中,只是抄到了博物館這種形式,而除了少數人,整個社會並沒有理解博物館的教育意義所在。
截止到現在,在各種類似的調查中,有關博物館的用途和功能,大多數人還是把博物館當作一個儲存研究文物的機構,而非一個具備社會教育功能的機構。
並且咱們之前提到,20世紀博物館的興起,和民族主義的發展離不開關係。而中國恰恰又是在20世紀開始學習西方建立現代博物館,這就使得中國幾十年以來從未在博物館建設上擺脫民族主義的色彩。
直到現在,國內大部分博物館仍然無法擺脫這種色彩,不斷在傳達著“中華民族”亦或是“漢族”如何如何,但是展出的器物,又能有多少是真正漢族的東西?
青花瓷也算是舶來品
不說別的,中國人常常拿來作為國粹之一的青花瓷,本身的技術源於波斯的瓷器燒造技術,早期用的顏料蘇麻喇青也是從中東地區運來,器型也是仿造波斯地區的金銀器,就連青花瓷興起的年代,也是元代這麼一個蒙古族統治漢族的時代。我們稱之為國粹,卻又刻意地無視掉這上面無數外來的要素,也難怪現在主張大漢族主義的“皇漢”遍地都是。
當然,咱們在一開始就說過,看博物館這個問題是個雙向問題,博物館這邊有問題,受眾這邊一樣跑不了。
國內每逢假期,博物館必定人滿為患,這有一個問題,公眾對博物館真有如此熱衷麼?其實並非如此,有很多人選擇去博物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博物館免費。
相對於收費的各種景點,免費的博物館,又有暖氣空調,又有的逛,還有地方坐著歇,是相當理想的休閒地帶,至於這裡面具體有什麼,who care?就算有個別正經來看的,又能有多少仔細看展品介紹展覽說明的,大部分人對於博物館的印象僅僅是,“東西好看”,沒了。
對於其中的價值,內涵,一概沒有觸碰。看完一趟博物館,買點文創,和逛完一趟街沒什麼區別。
如此一看,中國的博物館就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早年間的跳躍性仿效使得博物館成了一座空中樓閣,而大部分到博物館的觀眾又並不存在對於文化知識上的需求,曲高和寡,也難怪近幾年各大博物館紛紛都在向文創產品上發展,畢竟在現在,只有足夠俗,才能有人關注。
但是之後又如何呢?俗完以後,又該怎麼走?同樣的道理適用其他所謂的“圈”,包括但不限於漢服,傳統武術等等,走俗的路線,推廣開了,只能越走越俗,那就離本來的目的越來越遠,想要扳回來,恐怕要費的功夫可相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