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輕漾焦崗湖由18條河流匯集而成,猶如美玉,鑲嵌在淮北平原。
茂密的蘆葦蕩隨風飄揚,千畝的荷花澱增添了抹害羞的紅,零零散散的小船點綴在湖面,大雁吻霞光追夕陽的風景更是一絕。
彙集天地之靈氣的焦崗湖每年吸引了無數遊客,湖面上歡聲笑語,可陰暗的湖面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它正等待重現人間的那一天。
01 案件浮現
冬天,河水流速緩慢,帶進湖水的淤泥沉積下來。日積月累,湖水變淺,船隻就不易航行。
這年春天,為了給遊客帶來更多的方便和趣味,景區組織了一次清淤工作。
湖水已被抽乾,在距離碼頭四五十米遠的河道里,工人們照例將淤泥挖除,並運送至指定地點。
有一位工人挖到了硬邦邦的東西,以為是尋常石頭,便沒太在意,可當進一步清理時,不免倒吸一口涼氣——這是一堆白骨!
衣服和褲子裹挾著淤泥還未腐爛,人已經化作森森白骨,跟重達百斤的石頭一起包在漁網裡。
驚魂未定的工人趕緊打電話給警察。警方匆忙趕到,勘探完現場後,判斷這是一場殺人拋屍的刑事案件。
這突如其來的兇殺案給歡樂熱鬧的景區留下了一抹陰影,也給這個平靜的地區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兇手是誰?死者是如何被殺害的?死者又是為何被殺害的?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這個疑問將一直圍繞在民警和當地居民的心頭。
02 追兇
案件浮現後,第一步要做的便是確認死者的身份和親友關係。
法醫勘驗後,確定死者為男性,死亡時間在10年以上,年齡45歲左右。至於死者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這一難題的解答有點戲劇性。
埋屍地點在碼頭,離岸邊很近。一般來說,岸邊水淺,湖中心水深,兇手為什麼不拋屍於湖心呢?
民警帶著這個疑問找到當地居民,當地居民說十多年前焦崗湖中心水域水很淺,清澈見底,不足以掩蓋屍體。
民警立馬抓住了這一閃而過的靈光,只有當地漁民才熟悉水域情況,嫌疑人與死者可能都是當地漁民。
至於確定親友關係,有時看似最笨的方法,才是最佳的方法。40多名偵查員分成20多個小組,像人口普查一樣對焦崗湖地區500戶左右的居民展開大走訪。
當地的居民世代住在船上,依水而生。後來,為了更方便地生活,漸漸有人定居岸上。
偵查員瞭解到,近十年來在本地的岸上居民中先後有十幾名中年男性先後離家不見了,經過深入調查,他們都不是死者。
而在本地的漁民中,十年內,確實沒有失蹤的,不過卻有50多戶舉家外遷的。死者會不會是他們中的一員呢?
有了思路就相當於有了奔頭,民警們就順著這條線摸索,勢必要一舉把案件拿下。
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毛集分局副局長陳潤堅定地說:“誰也沒有見著面,誰也不能說死者是不是這500戶中的一員呢?所以我們就要求對這50多戶全部要見人見底,只有見人見底了我們心裡才有數。”
於是偵查員們決定圍繞這50多戶外遷人家在本地的親戚朋友挨家挨戶地展開了走訪。
這些親戚朋友大都住在水上,因為水面太大,不熟水路的偵查員們走著走著就迷路了。
得此經驗教訓後,偵查員們下水時依靠手繪地圖和手機裡的地圖定位。
副大隊長劉盾說,我到哪裡,我標註一下經緯度,今天走訪了多少人,和誰見了面,這個人是屬於誰的家族誰的譜系,這些是走訪過程裡很困難的一件事情。
經過十幾天的艱辛調查,50多戶的外籍人家全部聯絡上了,他們在所在地安居樂業,沒有一個人失蹤。線索進展到這裡便斷了。
無論是留在本地的,還是遷往外地的,都沒有查到死者,難道死者根本就不是本地人?難道偵查方向從一開始就錯誤了?還是說偵查員們工作時出現了疏忽?
這個時候,距離發現白骨已經過去半個多月,可是案子卻一點眉目也沒有。一種沮喪和無望在偵查員心中潛滋暗長,甚至有的認為案子可能要“掛起來了”。
可是,對人民的責任感和對公平正義的追求讓這些人民警察始終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他們願意一直調查,直到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局長楊克儉說:“發生一件命案,如果我們不盡心盡力,不發揮我們所有的才華,或者不發揮我們所有的措施和手段,那麼對不起人民警察這個稱號。這是我們的職責,生命是無價的。我們必須要全力以赴,盡最大的努力。”
在幾名指揮員的影響和帶動下,整個重案組迅速振作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束光照進了民警們面臨的死衚衕。
民警們為了提取更多的物證,用水沖刷了現場附近的泥漿,並用鐵篩子篩取可能遺漏的細小物品,獲得了一枚打火機。
警局派專員對死者衣服和打火機進行查訪,正是他給整個重案組帶來了希望。
一位老太太說,她有著與死者的秋褲同款式的秋褲,是十多年前買的。一位小販說,死者的打火機是他銷售的一次性打火機,銷售時間至少在十幾年前。
死者的死亡時間無疑在十幾年前,事實上,重案組一直將被害者的死亡時間確定為十年左右,在走訪調查時也重點調查失蹤十年左右的中年男子。
重新確定方向後,新的線索浮現了。參加走訪的偵查員想起劉某,是焦崗湖地區一家國營漁場的職工,他大約在2000年突然失蹤。
副局長陳潤說,在第一次摸排中,實際上我們已經將劉某摸排出來了。但是根據我們當時的推斷,他並不在我們這個範圍內。
當地居民說,劉某在1996年妻子去世後,一直單身,平時愛抽菸。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死者隨身帶著打火機。而且劉某的身高體重年齡恰恰與我們發現白骨的判斷很相符。
原以為死者是劉某已經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沒想到變故又出現了。很多漁民都反映,劉某還活著。
人們說,大概是在2000年11月份,為了躲債,劉某去外地投奔了朋友,直到今年好像一直都在上海生活。
雖然這些說法沒有任何一個人證實,但是如果劉某早在16年前就不在人世了,那麼這些傳聞又是怎樣冒出來的呢?
民警們設身處地地推理:“如果我是罪犯的話,我會放訊息造成死者去外地的假象,這樣就能迷惑視線。”
這一下子就讓案件明晰了許多,然而死者是不是劉某還需要進一步地驗證。
據瞭解,劉某現在還有一個嫁到外地的女兒。幾經輾轉,民警們找到了劉某的女兒,從她那裡得到了不少第一手資訊。
女兒表示,父親失蹤時很突然,並沒有攜帶什麼貴重物品。那時她和弟弟才十幾歲,一向疼愛他們的父親竟然一走就沒了音訊,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
劉某的其他一些親戚也認為劉某是跑到外地了,不管這一對兒女,所以對劉某也是很有意見。
很快,劉某女兒的DNA就跟劉某的白骨比對一致。在白骨被發現將近一個月的時候,死者的身份終於確定了,他就是失蹤16年之久的焦崗湖漁場工人劉某。
現在第二步便是要確定殺人兇手。只要死者的身份清楚後,犯罪嫌疑人往往很快就會出現。但在這個案件裡面,警方做了大量工作都沒能讓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
兇手的犯罪動機一般是情殺、仇殺和追債。根據這三點,可以透過調查死者的社會關係網,很快就能確定兇手。
對於前兩者,警方都沒有找到相關線索,對於第三點,警方調查瞭解到,劉某曾在業餘時間搞過漁業生產,為此欠下了四五十萬元的外債。
法醫進行DNA比對
那會不會是債務糾紛導致的被害?然而經過偵查後,這種可能性被排除了。
又陷入了僵局。民警們換了一條思路。
副局長陳潤說,按照一般的犯罪心理,作案之後都是想盡快地逃離現場,來躲避偵查逃避打擊。我們原先就是焦崗湖搬出去的那50多戶,會不會其中就有一個是兇手?
民警們順著這條思路走下去,終於迎來了破局。首先浮現在民警的視野裡的是劉某某。死者劉某失蹤半年之後,他當年的鄰居劉某某舉家遷往江蘇南通。
劉某某是因為生活不太好過,從安徽五河縣到本地投親的。但是剛來沒幾年,卻在2001年夏天忽然遷往江蘇南通,臨走前還揚言他在這裡生活不下去了,養魚也做砸了,生意上面也不是太好。
但民警調查發現,劉某某來到焦崗湖以後,生活得一直挺不錯。這些矛盾增加了警方的懷疑,劉某某成為了重點關注物件。
聽到劉某的屍骸被發現的訊息的那一整天,劉某某都魂不守舍,坐在船上一根根地抽著煙,若有所思,一坐就是老半天。
他是在回想案發時的場景還是在等待終會到來的宿命?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一切都被暗中的偵查員看在眼裡。
此外,劉某某跟死者劉某之間存在一些矛盾,以前也打過架,雙方因為鄰里之間的矛盾,對彼此有很深的積怨。
但偵查員在走訪的時候,劉某某反映他跟死者劉某不太熟悉,也沒打過架,也沒鬧過矛盾。這時,警方已基本鎖定了劉某某。
警察推測此案的兇手不止一人,因為死者體重140多斤,沉屍體的石塊160多斤,要將300多斤投入湖中,至少也得2至3個人。
警方又對劉某某的親屬朋友開展了一些細緻的調查。經過縝密偵查,劉某某當年的兩個好友進入了重案組的視野。
趙某某當年是死者的鄰居,現在在焦崗湖景區開快艇,平時沒生意的時候也總是待在碼頭邊,或擦擦遊艇,或呆呆地望著湖面。
一見到偵查員,趙某某都刻意躲避,不敢正視他們的視線,好像心裡面有鬼一樣。
周某某當年也是死者的鄰居,當年他和家人原本在水面上生活不錯,但是卻在2004年左右突然無緣無故賣了大船搬到陸地上當起了大廚。
此外,在偵查員們走訪瞭解失蹤人口的時候,周某某也是刻意迴避死者劉某的情況和與朋友劉某某的關係。
基本可以確定這三者是犯罪嫌疑人了。
2016年4月21日,重案組兵分三路,分別在江蘇南通、安徽淮南將有著重大作案嫌疑的劉某某、趙某某和周某某抓獲。
被抓獲後,三者對殺害劉某某並沉屍湖底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殺人後,他們逃離法網16年,雖然沒有接受法律的制裁,每天卻要接受內心的煎熬,忍受不確信性的焦慮。
被抓後,不知道在他們心裡,是否有那麼一絲舒了一口氣的輕鬆。
03 破案
2000年11月,後來成為殺人兇手的三人跟黃某某一起喝酒。兄弟們喝酒敞開了聊。
黃某某先提起了劉某,這一提就一發不可收拾,被劉某欺負的回憶一下子就湧了起來。在他們口中,劉某並不是什麼善茬。
趙某某圍網養魚,劉某就將網割了,魚都跑了,使趙某某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某喝酒後不僅脾氣大,還亂來。“他一看人家女的,人家男的不在家,他就去胡搞一氣”。但大家都拿他沒辦法,因為他喝點酒身上都帶刀。
四個人越說越氣,藉著酒勁,不止一次捱過劉某欺負的情景讓他們最終下了狠心。
當天晚上喝完酒之後,四個人划著小船來到劉某家的大船,以喝酒名義將劉某騙上小船。隨後在小船上面,他們四個人就對劉某下手了。
他們把劉某摁到水裡邊,劉某使勁掙扎,但大聲地呼喊只能讓更多的水進入他的鼻腔。
劉某畢竟是個中年大漢,力氣大得很。四人緊緊摁住,他們感到,反抗的力氣越來越小,最後就完全沒有了。
事後,四個人商量來商量去都覺得焦崗湖老碼頭一帶的水位最深,屍體最不易被發現。
於是他們將載著屍體的小船划向了那裡,並將劉某用漁網石塊捆紮,沉屍於焦崗湖的河道。
隨著劉某的屍體漸漸下沉,觸到湖底,這一往事就此塵封,直到16年後,一位工人清淤時挖到了硬邦邦的東西,他以為是普通的石頭……
04 總結
其實,根據居民反映,劉某確實做過很多壞事,被稱為殺人兇手的那幾人就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這也可以從他們蹩腳的掩飾方式看出來。要是他們真的是冷血無情的殺人犯,在面對民警的詢問和關注時,應表現出更強大的心理素質,更冷靜地應對。
他們的委屈和逞一時之勇讓他們走上犯罪的不歸路,他們的老實和良善暴露了他們。
這讓人不免有些唏噓。
以後再遇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該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司法機關來依法處理,而不是由個人採取極端的方式,如果這樣的話,你自己就從受害者變成了犯罪嫌疑人。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焦崗湖景區
中安線上:《安徽:湖底清淤驚現白骨和石塊 牽出16年前沉屍案》
每日視訊普法室:《河道突現大量骨頭,拼接發現是人形,一個16年前的案件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