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國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授銜,無數將士被授予應得的軍銜,十大元帥中有9位來自於當年的八路軍系統,僅陳毅元帥一位是新四軍出身。十位大將中有粟裕、徐海東、黃克誠、張雲逸曾在新四軍工作過,其中粟裕和張雲逸一直在新四軍工作。那麼57位開國上將中又有哪幾位自始至終都在新四軍工作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1、賴傳珠上將
賴傳珠,江西贛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革命。紅軍時期,賴傳珠長期在中央紅軍任職,先後擔任過第二縱隊第四支隊政委、紅四軍第11師31團政委、紅13軍第37師政委、紅一軍團組織部副部長等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方八省的游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賴傳珠於1938年1月被任命為新四軍軍部參謀處長,次年5月又被任命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參謀長。
1941年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整部隊,賴傳珠被任命為新四軍參謀長,新四軍軍委分會委員、協助陳毅、劉少奇指揮華東地區的敵後抗戰。1941年底,賴傳珠又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一縱隊政治委員。可以說,8年抗戰中賴傳珠一直在新四軍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賴傳珠被調到東北工作,曾擔任過四野第十五兵團政委。新中國成立後,賴傳珠擔任總幹部部管理部副部長,協助羅榮桓領導全軍的幹部工作。1955年賴傳珠被授予上將軍銜。自1958年之後,賴傳珠先後擔任北京軍區政委、瀋陽軍區第二政委等職,1965年賴傳珠在瀋陽逝世,終年55歲。
2、葉飛上將
葉飛,祖籍福建省南安市,在菲律賓出生,5歲時被父母送回國內,求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葉飛曾長期在福建一帶從事革命活動,紅軍主力長征後更是在閩東地區堅持了三年的游擊戰爭。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閩東地區的紅軍被改編為新四軍,葉飛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之後葉飛先後擔任了新四軍挺進縱隊政委兼副司令員、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1師第1旅旅長兼政委、新四軍第1師師長等職,參加了著名的黃橋戰役、車橋戰役、天目山反擊戰等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葉飛先後擔任過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華野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三野第十兵團司令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葉飛擔任過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海軍司令員等職。1955年葉飛被授予上將軍銜,199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3、鍾期光上將
鍾期光,湖南平江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紅軍。紅軍時期,鍾期光長期在中央紅軍任職,擔任過紅五軍秘書長、湘鄂贛總指揮部宣傳科科長、中共湘鄂贛省委秘書長、紅16師政治部主任等職。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鍾期光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政治處主任,後又相繼擔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蘇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第1師兼蘇中軍區政治部主任、蘇浙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與指揮了車橋戰鬥、黃橋戰役等戰役戰鬥。期間他也寫了很多文章來總結新四軍的作戰經驗。
解放戰爭時期,鍾期光在華東地區任職,先後擔任過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等職,新中國成立後,鍾期光又先後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顧委委員等職。1955年鍾期光被授予上將軍銜,1991年因突發心臟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4、傅秋濤上將
傅秋濤,湖南平江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傅秋濤長期在中央紅軍任職,先後擔任過湘鄂贛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湘鄂贛省委副書記兼第三作戰區政治委員等職。紅軍主力長征後,傅秋濤重建紅16師,率部堅持了三年的游擊戰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傅秋濤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兼第一團團長,1941年初傅秋濤任新四軍皖南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皖南事變時所部分散突出重圍。新四軍重建後,傅秋濤擔任新四軍第7師副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傅秋濤在華東地區工作,先後擔任過中共魯南區黨委書記、魯南軍區政治委員、、魯中南軍區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等職,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線。
新中國成立後,傅秋濤相繼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佇列部部長、動員部部長,中央軍委人民武裝委員會副主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人民武裝部部長等職。1955年傅秋濤被授予上將軍銜,1981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4歲。
除了上述所說的四位上將自抗戰爆發時就在新四軍工作以外,還有多位上將曾先是在八路軍任職,後來被調到新四軍任職。
宋時輪上將,抗戰爆發時被任命為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團長,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八路軍任職,1945年9月,擔任新四軍津浦前線指揮部參謀長,他在新四軍工作的時間很短。
陳士榘上將,他與宋時輪上將的情況差不多,抗戰時期基本上都是在八路軍任職,抗戰勝利後,陳士榘擔任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參謀長,之後便跟隨陳毅在華東地區作戰。
唐亮上將,他也是長期在八路軍任職,抗戰勝利後被任命為新四軍兼山東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和山東野戰軍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在華東地區作戰。
劉震上將,抗戰爆發後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政委,1941年皖南事變後,劉震所部被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第10旅,所以抗戰的後半段劉震便留在新四軍作戰,解放戰爭時期,劉震被調到東北工作,成為東野(四野)的一員虎將。
洪學智上將,抗戰爆發後,洪學智很長一段時間在抗大工作,1941年10月之後,相繼擔任了新四軍鹽阜軍區司令員、新四軍第三師參謀長、新四軍第三師副師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率部到東北地區作戰,1955年和1988年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
張愛萍上將,抗戰爆發後,張愛萍被派往江浙一帶組織領導抗日戰爭,1939年6月,赴津浦路東開闢敵後根據地,任八路軍、新四軍皖東北辦事處處長,同年12月任新四軍第6支隊第4總隊總隊長兼政委。皖南事變後張愛萍相繼擔任新四軍第3師第9旅旅長,第3師副師長兼蘇北軍區副司令員、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等職。
韋國清上將,抗戰爆發後被任命為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校長,很長一段時期都是在八路軍任職,皖南事變後,韋國清先後擔任新四軍第9旅政治委員、旅長、新四軍第4師副師長、新四軍第2縱隊副司令員等職。
小結:
作為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兩大抗日主力之一,新四軍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授予的57名開國上將中,有11位曾在新四軍中工作過,而按他們工作時間的長短又可以分為三個梯隊:
(一)一直在新四軍任職:傅秋濤、葉飛、鍾期光、賴傳珠;
(二)皖南事變前後到新四軍任職:韋國清、張愛萍、洪學智、劉震;
(三)抗戰勝利後到新四軍任職:宋時輪、陳士榘、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