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按穴位,防治痛風
副主編:郭玉紅 李博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穴位貼敷、艾灸或穴位按摩
穴位貼敷、艾灸或穴位按摩是根據中醫經絡腧穴理論,透過藥物貼敷、艾灸、按摩手法刺激區域性穴位激發臟腑經絡功能來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相關研究表明,如意金黃散可調製成膏來進行穴位貼敷,對於痛風性關節炎有一定的緩解。
第1蹠趾關節及足背部選穴:
太白、公孫、照海、太沖、申脈。
外膝眼、內膝眼、鶴頂、陽陵泉、足三里。
曲池、手三里、少海、天井、尺澤。
以上穴位均取患側。
太淵、神門、大陵、合谷。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體重。透過飲食調節和運動鍛鍊來幫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調節
低嘌呤、低鹽和低脂肪飲食: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及良好的生活方式,限制高嘌呤動物性食物;控制能量及營養素供能比例,保持健康體重;配合規律的降尿酸藥物治療,並定期監測隨診。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要定時定量或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或一餐中進食大量肉類,肉湯中含有大量嘌呤。海產品、肉類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後棄湯可減少所含嘌呤量。
限制酒精的攝入,多飲水:酒精可以促進尿酸的生成,且抑制尿酸的排洩。尿酸主要隨小便排出,適當增加飲水量,可以增加尿量,促進尿酸的排洩。每天飲水總量應在2000毫升以上,儘量保證每日尿量約為2000毫升。
如何知道自己的飲水量是否足夠?
觀察小便的顏色。身體在不缺水的情況下小便是呈淡黃色的;當小便出現明顯黃色時提示身體已經缺水,應當及時補充水分。
限制果糖的攝入:果糖會促進嘌呤的生成,使尿酸生成增多。少食用汽水、烘烤食物、果醬、罐裝食品等加工食物,儘量用水果代替果汁飲料,糖分高的水果也要限制用量。絕大多數瓜類、塊莖、塊根類及大多數葉菜類蔬菜,均為低嘌呤食物,建議食用。多食用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用雞蛋、牛乳和海參等低嘌呤食物來補充蛋白質。
運動鍛鍊
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可降低痛風發病率,而中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可能會使人體產生乳酸,乳酸也是透過腎臟排出,乳酸會和尿酸競爭排出通道,競爭性地抑制尿酸的排洩,反而增加痛風的發病率。高尿酸血癥患者建議規律鍛鍊;痛風患者的運動應從低強度開始,逐步過渡至中等強度,避免劇烈運動。劇烈運動不僅會增加乳酸的產生,還會使出汗增多,尿量就會相應地減少,尿酸排洩減少,甚至可以誘發痛風發作。
痛風急性期則以休息為主,中斷鍛鍊,有利於炎症消退。運動次數以每週4~5次為宜,每次0.5~1小時;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期間或運動後,應適量飲水,促進尿酸排洩。低溫容易誘發痛風急性發作,所以運動後應避免冷水洗澡。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 || 楚超 萬濤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