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對早產兒的瞭解就只知道體質差,其他方面瞭解的並不徹底。實際上,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區別可不小,通常我們所說的足月兒,一般是指妊娠9個多月的寶寶,能在孕媽媽肚子裡待10個月才出來的寶寶很少。而早產兒主要指的是包括孕36周在內以及未達到36周的新生兒。
01 同一個病房,一個新生兒36周,一個40周,差的不止一點
同事小劉分娩前段時間剛生下一個寶寶,足足40周,聽說生下了8斤3兩重的大胖小子,我和另外一個同事趕去探望她,當時病房裡還有一個孕36周就出生的早產兒,由於健康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所以也就沒有放在保溫箱。
當時病房也就兩個產婦,還是隔著一天生的,兩個一個,一個36周,一個40周, 區別實在是明顯。早產的新生兒才5斤6兩,將近和足月兒差了快3斤,這已經是非常大的差距了。
當時聽對方寶媽說,她家寶寶不知道是不是早產的問題,寶寶吸奶的時候都感覺沒那麼強,因為這位寶媽是二胎,所以對比第一胎也有明顯的區別。而同事40周的寶寶,吸奶時就顯得特別有勁,用同事的話來說,就是有好幾次都被寶寶吸的有點疼,可把對方寶媽給羨慕壞了。
當時在看望同事的孩子時,還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兩個寶寶的哭聲對比也很明顯,足月兒的哭聲十分響亮,而早產兒則顯得中氣不足,聲音較為薄弱。可見足月兒和早產兒的區別真的不小。
02 足月兒和早產兒,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面?
36周以前的寶寶身體發育還未完全,因為寶寶的有些生理功能是在最後一個月進入發育衝刺階段,如果這時候寶寶就迫不及待地出來了,那麼就會導致器官發育不完善,就拿肺部、聲帶、氣管來舉例,足月寶寶之所以哭的時候聲音更響亮,就是因為他們的肺部以及聲帶等部位發育得更完善一些,所以發出的聲音也就更加響亮。而早產兒的這些部位發育還未完善,在呼吸和發聲時也就更弱一些。
足月兒的吮吸力度也會更大,這是因為他們生理機能發育更完善,所以體質、體能方面也會更好,寶媽們特別是在哺乳時候就會感受到兩種寶寶吮吸力度的差距,一個強勁有力,尤其是那些餓急了的寶寶,而早產的寶寶相對而言吮吸力度就沒那麼強,寶媽們看著都替他們感到著急。
除此之外,足月兒的胃口也會更大一些,因為他們的腸胃系統發育更加完善,所以不論是食量,還是消化吸收能力等方面,都會比早產兒來得更勝一籌。早產兒如果在後期不慢慢加大食量,原本就落後人家一截,之後的差距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通常情況下,足月兒的體質也會更好,這主要是因為足月兒的發育更加完全,而且抵抗力、免疫力系統也更健全,所以體質也顯得更好些。而早產兒免疫系統以及身體防禦機能本就比較薄弱,再加上出生後受到環境的影響,也就更容易變得脆弱。所以對早產兒的照料應該更加周全,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早產兒出生後都要放在保溫箱裡的原因。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早產兒發育得比較快,其他胎兒可能在38周、39周才發育完全,但是他們提前在36周就完成了發育,那麼這時他們的發育程度其實是和足月兒無差異的,甚至看不出差別,而這得益於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注重營養補充。
這裡需要提醒孕媽媽的是,可能有一部分家庭會選擇在一些“良辰吉日”分娩,這時可能胎兒才剛滿37周左右,為了契合所謂的時機,所以選擇提前剖腹產,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只要胎兒在孕媽媽的肚子裡狀態健康,指標也都顯示正常,那麼就不要去幹涉胎兒的最後階段。只有在寶寶超過40周左右,如果還是沒有任何動靜,那麼這時就可以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存在問題,如果醫生表示可以再等等,那麼也不用急著生。只有超出時間太多,且醫生認為必須要剖腹產了,那才需要將寶寶“卸貨”。
在超過預產期的後續階段內,孕媽媽們一定要仔細觀察自己的狀態,隨時出發去醫院,防止出現緊急狀況,如有預感,也可以提前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