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太行山這類地方相信很多人即使沒有去旅遊過,也至少也聽說過。前者是我國地理上劃分南北的一條山脈,後者則是我國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山脈,也是一道地理分界線。
在歷史上,這二者的周邊地區都曾爆發過戰爭,也有無數文人墨客留下過精彩的詩文。現如今我國國內呈現出和平繁榮發展的景象,這兩處地方自然也變成了有名的旅遊地點,沿著秦嶺山脈或是太行山脈的自駕遊路線層出不窮。
不過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它們身邊有一座小體積的山峰,很不顯眼,但其實它在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就是中條山。
中條山
中條山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會覺得很陌生,其實它就在太行山與華山之間,位於山西省的南部地區,因為其山體地勢狹長,又位於兩座山中間,故名“中條”。
其主峰雪華山海拔高達1994米,不過這並不是整個山脈的最高點,中條山最高點的海拔達到了2322米,是位於東端的舜王屏。
中條山的地勢隨著黃河而行,其間群峰聳立、山巒起伏,南北海拔落差較大,北邊多盆地,地勢陡峭;南邊的坡度就相對要平緩一些。
老實說一直以來,中條山的光芒都被秦嶺、太行山、華山以及自己的鄰居王屋山(就是愚公移山故事裡的那座山)給遮擋了,再加上如今許多人更加看重的是一座山的旅遊開發價值,中條山在這些方面就不怎麼佔優勢了。
不過別看它名不見經傳,人家在歷史上的存在感那可是槓槓的,說是兵家必爭之地那可不是開玩笑,看地圖就知道。它的整條山脈都處於華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帶,在古時候的作用甚至能影響到歷史走向。
中條山不僅是黃河的轉折處,位於三省的交界之地,更是三都(即古時的長安、東都與北都)的交界點,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在宋朝以前,如果想統一中華,這裡都是必須爭奪的一塊地方。尤其是山脈北邊的鹽湖,從遠古時期起就已經算是個戰略要地了,經常遭受各個部落之間的爭搶。
畢竟運城鹽湖是我國最大的產鹽基地,至於鹽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作用不用多說了吧,至今為止,鹽脈都是掌握在官方機構的手中,古時候嚴禁私鹽買賣,違者流放都算輕的。
同時,因為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中條山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冷兵器製造基地。歷史上許多的戰爭中,都能看見中條山的影子。戰國時期,與其他國家一同瓜分了晉國的魏國就曾將都城設定在靠近中條山的運城,只是後來因為此地距離關中地區的秦軍所在之處太近,於是只好遷都。
南北朝時期,高歡和宇文泰兩大集團就中條山展開了激烈爭奪,只為拿下中條山旁邊的風陵渡(金庸迷對這個地方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從這裡西至關中,南至洛陽,是控制中原的絕佳地點。
唐朝李淵在起兵後,其軍隊就是沿著中條山一路進入關中地區的;哪怕是安史之亂時,唐軍依然把這裡當做了一個進行戰略反攻的重要地區。以上種種不難看出,中條山在許多朝代的戰爭中都佔據了無法忽視的戰略地位。
甚至在抗日戰爭中,中條山都發揮了很強的戰略作用。以關中地區子弟兵組成的西北部隊,就曾在中條山地區數十次粉碎了日軍的進攻,以血肉之軀守護了關中平原地區的安全。
1938年春季日軍佔據了運城,二次威脅關中平原地區,此時,又是西北軍將士們挺身而出,在中條山地區與日軍展開血戰,最終逼退日軍。
我們從這之中,能感受到中條山獨特的戰略意義——無論對日軍還是我國將士來說,就像是關中地區的最後一道防線;更能感覺到西北軍將士們大無畏的愛國主義以及頑強抵抗,寧死不屈的犧牲精神。
在如今這個和平的時代裡,中條山的戰略地位已經不那麼突出了,加之四周都是旅遊資源豐富的山脈、地區,導致它越發地低調起來。
不過中條山也擁有屬於自己的旅遊資源,比如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就有著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下川遺址,距今已有23000年左右的歷史了。
除此之外,森林公園內還分為六大景區,有的能看見氣勢恢宏的瀑布、有的讓人漫步於峽谷之中,感受峽谷地貌的神秘詭譎、還有得能看見風景壯麗的,奔騰的河流,就看遊客心儀哪一個了。
結語
雖然中條山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旅遊資源也不是那麼豐富,但它在歷史上的作用不會被抹去,最重要的是,那些曾在中條山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將士們,不該被忘記。
山西中條山,為啥這麼重要?看到地圖就明白了
中條山名氣不如華山太行山,戰略地位卻不能忽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