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田聯日前公佈了2022賽季各單項首期世界排名,“亞洲飛人”蘇炳添在男子100米單項中,以1325分排名世界第8,他在東京奧運會中跑出9秒83的個人最好成績,成功躋身決賽。
挑戰自我、突破潛能,是每位競技跑者的追求;對於普通跑者而言,追求的則是健康、無傷和快樂,雖然有時會羨慕那些跑得飛快的資深跑者。
在相同的配速下,資深跑者跑起來往往輕盈如燕,而普通跑者卻感覺步履沉重,呼吸也是上氣不接下氣。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歸根結底還是心肺能力和肌肉耐力不夠強大,不足以支援更高的配速運動。
小白條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和所有新跑者一樣,不到3公里便已氣喘如牛,即便是現在也只能跑20公里。
儘管脫離了“跑渣”的範圍,但提高配速成績一直是個人的追求;目前的狀態是配速6分鐘左右,跑起來舒服;一旦將配速提高到5分40,心率往往達到160以上。
分析原因發現,低配速時,身體處在有氧區間,能充分參與代謝;高配速時,由於吸入的氧氣不足,身體產生了乳酸堆積。
隨著乳酸堆積的越來越多,大腿就會越來越酸,感覺腳上像是綁了沙袋,十分沉重而抬不起來,甚至在跑完後也會出現身體疲勞。
那有沒有什麼訓練方法,能讓普通跑者既能跑得遠又能跑得快呢?抗乳酸跑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1」什麼是抗乳酸跑?
在瞭解抗乳酸跑法之前,先要引進一個名詞,叫“乳酸閾值”。
“乳酸閾值”: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產生乳酸的臨界點,介於有氧和無氧之間。
舉例來說,假定540配速是你的乳酸閾值點,當配速低於540時,處於有氧區間,不會產生乳酸;當配速高於540時,處於無氧區間,身體開始產生乳酸。
不同運動能力的跑者,乳酸閾值點也不同,對於資深跑者來說,配速5分還是慢跑,對於普通跑者來說,配速5分已經很快了,身體早已產生大量乳酸。
抗乳酸跑,顧名思義,就是要將配速控制在有氧和無氧之間,頂著有氧運動下的最快速度跑,這樣就不會因乳酸堆積而感到疲勞。
抗乳酸跑訓練,就是讓身體去主動去適應高強度的跑步,透過提高身體的乳酸耐受能力和排解能力,才能支援跑者以更快地配速運動,享受“快速飛奔”的快感。
「2」抗乳酸跑有哪些訓練內容?
乳酸閾值拐點的配速一般在最大心率的85%-92%之間,若年齡是36週歲,最大心率為184次/分鐘,那麼進行抗乳酸訓練時,心率控制在156-170之間。
由於強度相對比較高,因此,抗乳酸跑的跑量最好不超過周跑量的10%,假定周跑量是40公里,那麼抗乳酸跑的跑量在4公里左右。
經過一段時間的抗乳酸跑訓練後,身體的乳酸耐受能力和有氧燃脂耐力,都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再用同樣的配速跑時,會跑得更輕鬆、更長遠。
在訓練時間方面,一般需要累計訓練20分鐘,若是覺得太累,可以把訓練拆分成幾組來進行,比如訓練和休息的時間比例為4:1,跑個5分鐘就休息1分鐘,交替進行。
當身體肌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後,可以將拆分組縮短為2:1,強化身體的乳酸耐受能力和分解能力。
不同水平的跑者,抗乳酸跑時的配速不同,有幾組推薦資料可以參考:
(1)10公里成績需要63分的跑者,推薦配速為6分24;
(2)10公里成績需要56分的跑者,推薦配速為5分40;
(3)10公里成績需要50分的跑者,推薦配速為5分06;
「3」抗乳酸跑有哪些實質好處?
普通跑者通常採取輕鬆跑或LSD訓練,在此狀態下,身體能量以有氧供能為主,供能物質主要是糖原和脂肪,代謝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
採取輕鬆慢跑,身體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運動,跑完後也不會感覺到疲憊;但在加大跑步強度後,身體從有氧供能進入無氧供能,便會代謝出大量乳酸,從而產生疲勞感覺。
(1)提高身體的乳酸耐受能力
抗乳酸跑的本質,是在有氧狀態下以最快速度進行較長時間的訓練,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乳酸閾值將由原來的6分30配速,進一步提高至6分配速。
也就是說,原來配速6分30以下才是有氧跑,現在是6分以下才算有氧,對個人跑步成績的提高,有著明顯的提升效果。
當身體適應高強度配速訓練時,肌體的乳酸耐受能力有明顯的提高,在這種條件,不僅跑得更久,還跑得更快。
(2)提高身體的乳酸排除能力
在低配速強度下,一旦超過乳酸閾值,體內乳酸產生量多於清除量,乳酸會不斷堆積,大腿會有明顯的痠痛,反應到大腦神經就是已經疲勞,意思是身體該休息了。
採用抗乳酸跑後,臨界速度會隨之提升,有氧區間也會擴大,配速相應的會提高;在採用原來的配速跑時,體內乳酸的產生量和清除量會重新達到新的平衡,不會有痠痛和疲勞的感覺。
圖片源於網路(如侵,必刪)
我是運動小白條,專注於分享戶外、跑步、運動的體會和感悟。
若覺得文章不錯,不妨點個贊,加個關注,分享給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