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慧跑,助您輕如羽、跑無傷
長久以來,人類知道體育運動能促進健康和實現長壽。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究表明,達到基礎的運動量,也即實現每週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可以將一般久坐人群全因死亡風險降低達到50 %之多,而更多的運動可以帶來更多的健康益處,也就是說運動與健康呈現明顯的劑量效應關係。
運動可以降低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老年痴呆和多種型別癌症的發生風險。
運動還可以延緩衰老,而衰老被認為是一種不斷累積的多器官系統地退化過程,它降低了對於壓力的適應能力,並導致人體對於疾病更加易感和脆弱。
因此,透過運動顯著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健康壽命年限。
所謂健康壽命年限是指能夠獨立生活、不依賴他人的健康壽命的年限,現代高度發達的醫療系統無疑可以越來越延長人的壽命,但如果你臥病在床,依賴他人照料,那麼這樣的生存方式以及被動延長的壽命年限就不是健康壽命年。
最近,一篇發表在PNAS期刊上的論文《The active grandparent hypothesis: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extended human healthspans and lifespans》從人類進化論角度探討了為什麼運動可以延長壽命,其視角非常新穎。
PNAS是《美國科學院院報》的簡稱,是與Nature、Science齊名,被引用次數最多的高水平綜合學科文獻之一。
運動透過給予人體壓力
而促進能量利用
這項研究由哈佛醫學院團隊所完成,該論文被認為是第一篇從進化論角度解釋為什麼人類在缺乏身體活動時會增加疾病風險並減少壽命。
該研究以人類的表親猩猩為類比。研究人員指出,猩猩通常只能活 35 到 40 年,而且很少能活過更年期,它們的活動量比大多數人類要少得多,這表明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有選擇地增加身體活動可以帶來壽命的延長。
研究人員還發現,美國老年人從40歲到70歲,每天步數減少了約一半,而那些傳統狩獵民族每天的步行距離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略有下降。
這些終生運動模式的差異反映在年齡分層人群的健康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
到60歲時,西方人的平均步行速度比40多歲時慢33%,握力下降25%,最大攝氧量下降22-25%。
而與之相比,狩獵民族的行走速度幾乎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他們的握力和最大攝氧量水平隨年齡增長的惡化程度也遠遠低於年齡相近的西方人。
其實,在人類進化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慢性病可能是罕見的,直到近100年,慢性病才成為制約人類健康的主要風險因素,而近100年恰恰就是人類經歷工業化和資訊化過程,由此帶來人類運動量的急劇下降,這就突出表明老年疾病和慢病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運動缺乏所帶來的生物學現象。
猩猩、狩獵民族和普通人的活動量與壽命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當人類運動量急劇減少而飲食量仍然不變時就會導致脂肪蓄積,脂肪蓄積本質上是由於能量過多導致的,而這種過多能量導致的脂肪蓄積會引發一系列連鎖的健康危害。
研究人員研究了終身體育活動重新分配能量以改善健康的兩條途徑。
第一條是多餘的能量從潛在的有害機制中處理掉,比如透過運動將多餘的脂肪消耗掉。
第二條則是體育活動將多餘的能量分配給身體修復和維護過程。
研究顯示,除了燃燒卡路里,體育活動對於身體是一種生理上的壓力,這種壓力在極短時間內,會從分子、細胞和組織水平上對身體造成暫時性損害。然而身體對這種損害的反應就是修復並且變得更強。
人體常見的利用能量修復機體過程包括肌肉纖維撕裂的修復,軟骨損傷的修復、細微骨折的癒合等等。
這種修復過程還釋放了與運動有關的抗氧化劑和抗炎劑並增強血流以及促進代謝。
如果沒有足夠的體育活動,這些反應的啟用程度較低,而運動極大激活了身體自我的修復過程,細胞和 DNA 修復過程已被證明可以降低糖尿病、肥胖、癌症、骨質疏鬆症、老年痴呆症和抑鬱症的風險。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運動從本質上說是人類對於自我的一種適度的、有益的壓力,因為人類只有面對合理的壓力,才能調動人體潛能,並且引發能量轉移、啟動身體修復來修補壓力可能帶來的身體短暫性損害,這也是對於經典達爾文用進廢退的解釋。
也就是說安逸就會帶來退化和衰老,而運動是人類主動施加給自己的生理壓力,在抵抗和適應這種壓力的過程中,人類才會變得更有活動,從而延長壽命。
運動員壽命更長
證明了進化論醫學的觀點
無獨有偶,這篇研究與另外一項關於運動員壽命的研究高度契合,運動員在退役之後,是不是健康狀況更糟糕呢?
或者說運動員由於年輕時過度使用身體,他們退役後的壽命是不是比一般大眾更短呢?
來自國際權威運動科學期刊《運動醫學(Sports medicine)》2021年的一篇論文從雄辯的科學研究事實回答了這個長久以來保守爭議的話題,可以說這篇權威研究給“過量”運動是否折壽畫上了句號。
這篇研究的標題是《精英運動生涯的健康後果:長期損害還是長期收益?對16.5萬名前運動員的薈萃分析》(Health Consequences of an Elite Sporting Career: Long‑Term Detriment or Long‑Term Gain? A Meta‑Analysis of 165,000 Former Athletes),這項研究由英國Swansea University大學應用競技、技術、運動與醫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完成。
該研究對於38047篇論文進行了篩選,最終24篇高質量研究納入薈萃分析,經過嚴格的統計學檢驗,該研究最終得出結論:
退役運動員的壽命明顯超過普通大眾,並且退役運動員發生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的風險明顯低於普通人,運動與死亡率之間J型曲線的那個“鉤子”是完全不存在的,這一結論完全顛覆了所謂運動員因為運動量太大傷身折壽的傳言,並且傳遞出一個重要的科學證據——運動量相對越多,越健康壽命越長。
嘲笑運動太多有害健康的說法可以休矣!
該研究得出的重要結論包括:從人群角度而言,運動員並沒有因為之前從事大運動量大強度運動,而對他們退役後的健康狀況產生負面影響,恰恰相反,這段運動生涯以及之後可能繼續保持運動習慣,對於他們退役後的健康產生了更為積極的影響。
退役運動員比普通大眾更加健康,退役運動員的壽命比普通大眾更長,他們發生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也更低。
為什麼退役運動員
健康狀況優於普通大眾?
這項研究的結果無疑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也即認為運動員由於過量運動損害健康,導致壽命更短,事實上退役運動員壽命更長,發生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機率更低。運動較多損害健康的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
那麼為什麼退役運動員健康狀況優於普通大眾呢?
顯然跟運動員在年輕時常年從事系統的運動訓練有關。
這一方面使得他們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更強更健康,一方面也讓他們具備某項運動技能從而可以更好地在退役後堅持運動,當然,並非所有運動員在退役後都會選擇繼續堅持鍛鍊,並且規律地運動一旦停止,其帶來的健康收益也將逐步消失;
但總體來說,運動員在退役之後,其健康狀況似乎也呈現“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樣一種特徵,至少本研究也證明了退役運動員的健康狀況總體優於大眾,這與進化論醫學認為的人體只有在承受適當壓力時,才會調動機體能量利用機制的觀點是一致。
運動員在常年訓練中,身體承受了比一般人大得多的壓力,而他們的身體也會逐漸變得抗壓能力極強,這使得他們具備更好的身體自我修復機制。
小結
人的壽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進化論醫學認為運動是人體施加給自己的生理壓力,透過這個壓力,促進能量利用和身體修復,從而讓人體持續保有活力。
生命在於運動不是雞湯,而是進化論告訴我們的又一真理,今天,你運動了嗎?
# 話題討論
說說你認為堅持運動為你帶來了哪些好處和改變,歡迎分享
- END -
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運動醫學會,包括我國運動指南,無一例外的一致觀點認為:“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有氧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最少運動量。”
運動對於增強國民體質至關重要,運動應該循序漸進,如何從一開始就能在正確指導下跑步,避免踩坑和走彎路?
我們推薦跑者學習《零基礎跑步養成計劃》,先學習必要的跑步技能,掌握正確的跑姿和方法入手。
透過 6講 學習,3節 跑姿糾正音訊課與 9節 體能跟練影片課,系統地讓小白跑者從一開始就正確掌握跑步。
點選下方專欄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