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歷了了5個療程的化療,開始有點副作用呈現了,就是開始缺鈣了,明顯有點膝蓋痠痛,因為現代醫學證實:缺鈣可引起雞肉抽筋、顫抖或痙攣、失眠、神經緊張、關節痛、骨關節炎以及高血壓,嚴重時可導致骨質疏鬆症。
而缺鈣也不能一味瞎補,要注意它與其他礦物質的相互作用。
鎂:鈣的親密戰友
在維持骨密度和肌肉、神經衝動方面,鎂與鈣並肩工作。總體的飲食狀況是鈣攝入量高,但鎂缺乏。由於主要的鈣源,如牛奶並不是良好的鎂源源。但這兩種礦物質在綠葉,蔬菜,堅果及種子種菌大量存在。葉綠素是植物呈綠色的因子,而鎂是葉綠素至關重要的組成成分。因此,綠色數百所有綠色蔬菜中都含鎂,然而植物中鎂元素只有很小比率是以葉綠素組成的形式存在的。
對於許多酶來說,鎂元素十分重要,它與維生素B1,B6有協同作用。鎂元素可影響蛋白質合成,所以鎂對於激素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可能是由於在激素前列腺激素合成過程中其作用。鎂對於經前期問題也有好的作用。
鈉:也許高血壓人群聽到鈉就害怕,但它與神經傳導和水分平衡相關。鈉對於神經傳導和維持血液、體液中水的濃度有極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一般不會出現鈉缺乏,往往只有鈉攝入過量而導致高血壓,因此,我們還是要嚴格控制每日食用鹽在6克以內。
鉀:鈉的好搭檔
鉀和鈉共同維持著水平平衡和適度的神經、肌肉衝動。體內大部分鉀存在於細胞內,鈉攝入越高,鉀需要量越大。然而,我們的鉀評論攝入量僅僅只有4克,而中國居民的鈉攝入水平是選超過推薦攝入的6克的,所以,鉀是需要增加攝入的微量元素。
鉀元素嚴重缺乏會導致嘔吐、腹脹、肌肉無力和食慾不振等。尤其長期服用利尿劑?通便劑或皮質醇藥物的人更容易缺鉀。通常新鮮蔬菜水果的鉀元素含量都比較高,尤其像香蕉、土豆、芹菜、菠菜等這類葉菜類食物。
鐵:氧的攜帶者
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紅蛋白主要負責向細胞輸送氧氣,並轉運二氧化碳。rent缺鐵的症狀有面板蒼白、舌痛、疲勞無力、食慾不振和噁心。
而值得注意的是:鐵是鋅的拮抗物質,因此提高鐵攝入量的同時,就必需增加鋅的攝入量。而富含鐵豐富的主要是紅肉類、以及動物血和內臟食物。植物性食物中雖然鐵含量也好,但吸收率較低。
鋅:最被關注的元素
大部分人都存在存在缺鋅的問題。幾乎沒有人能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鋅。缺鋅的症狀有:指甲白斑、食慾不振、或食慾失控、面色蒼白、不孕、免疫力低下、發育不良、面板欠佳、粉刺、面板炎以及妊娠紋和精神問題等。
保護和修復DNA是鋅的主要功能,因此,動物體內鋅含量高於植物,而素食者體內鋅含量必然較低。過大的壓力、吸菸、飲酒都會消耗鋅。精液的鋅含量很高,對男性而言,性生活頻繁也會的缺鋅。牡蠣被認為可提高性慾,也是飲食中鋅含量最高的食物,每隻牡蠣約含鋅15毫克。總之,鋅對於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