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藥”一】:【蒼朮、玄參】
【主治】消渴病。尤以對高血糖者,用之即可顯效;
對伴有膽固醇增高者,用之亦見效佳。
【常用劑量】
蒼朮 10--15克;
玄參 15--30克。
【“對藥”二】:【葛根、丹參】
主治】
消渴病。
降低血糖,
但側重於臨床有瘀血癥狀者用之最宜。
舌質暗,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瘀滯等)
【常用量】
葛根 10--15克
丹參 10--15克
【“對藥”三】:【綠豆衣 薏苡仁】
主治】
消渴病。
表現為上消諸症者尤為宜用。
【常用量】
綠豆衣 6--10克
薏苡仁 10--15克
【對藥四】:【黃芪 山藥】
【主治】
消渴病。
臨床表現為尿糖嚴重者,用之即可消除。
【常用量】
黃芪 10--30克
山藥 10--30克
【“對藥”五】: 【知母 石膏】
【主治】
1、消渴病。
表現為上消口乾、口渴、甚則大渴引飲者。
2、外感實熱之證。
外感風寒,傳變化熱,
或溫熱之邪,入於肺、胃。
證見:高熱不退、口渴、煩躁,
甚至神昏狂亂,
脈象洪大而數等外感氣分實熱之證。
【常用量】
知母: 6--10克;
石膏: 15--30克(打碎、先煎)。
【“對藥”六】:【黃柏 知母 肉桂】
【主治】:
消渴病。
對錶現為“下消”者,
臨床所見:多尿、小便混濁等症者效佳,
尤對小便甚則如膏如脂等症者有立竿見影之效。
【常用量】:
黃柏: 6--10克;
知母: 6--10克;
肉桂: 2--4克。
【“對藥”七:玄參 麥冬】
【主治】
消渴病。
表現為津少口乾、口渴多飲,舌紅少苔等症者。
【常用量】
玄參: 10--30克;
麥冬: 10--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