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來成都房產經紀門店開始大面積虧損,到9月初已經有很多門店轉讓或關閉,具體資料沒有準確依據就不寫了。
表面原因是指導價及銀行貸款收緊等綜合因素,但是其本質還是週期性衰落,從2017年開始,成都每年都會在4-6月份出臺連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來給市場降溫,但是由於城市房價與城市等級的不匹配,導致每年四季度房價都會如期復甦至年初上漲,然後4-6月再次調控,週而復始。
2020年12月底的一個爆炸性政策(普通號家庭取消新房搖號資格),瞬間擊潰了無數撿便宜購房者的發財夢,大量需求湧入二手房市場,加之貨幣寬鬆,其他投資環境惡化等原因,房產便再次衝上神壇,導致今年上半年的房價上漲比往年都要來的洶湧一些,週期性衰落也是必然結果,而且由於上漲過快,政策過硬且新穎,今年四季度是否會如期復甦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 行業存在的必要
杭州推出二手房官方交易平臺,很多從業者離職,門店倒閉,在我看來更像是行業大清洗,中介行業一直是高頻流失的行業,十個人裡面不一定留下一個成為終身執業者,更多的經紀人把這個行業當成類似於快遞或外賣行業,鍛鍊社會經驗,賺點就走,有個別毒瘤更是沒什麼行業底線,金錢至上,傷害買賣雙方;真正沉澱3年以上且留下的人不多,究其原因還是行業發展太快,導致門檻太低,什麼人都能進來,“即便這家公司犯了大錯,另一家公司還能入職”行業的意識形態不健全。
行業不會消失,並不是說“存在即是真理”這種玄學話題,房產經紀人存在的必要是“用時間換錢”,在道德和法治及契約精神逐漸健全的未來,買賣雙方確實不應該完全受制於經紀方。
真正的二手房市場就應該是由官方免費平臺+經紀方付費平臺共建共生的市場,過於簡單的交易單子和時間充足的交易主體可以選擇官方的免費平臺,比較複雜的交易單和時間很珍貴的交易主體可以選擇經紀方付費平臺。
所謂“用時間換錢”,就是幫交易主體節省時間換取經紀服務費報酬,一千萬的房子,服務費30萬(國際標準3-6%服務費),一個單子幾十個步驟的流程下來,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多,買賣雙方1-6個月的時間珍貴還是30萬珍貴,這個問題永遠沒法給出答案,因為雖然時間是公平的,但是每個人的時間價值的差距卻是巨大的。
所以無論網路上各路自媒體也好還是經紀人也好,沒必要說這個行業被取締的話,也沒必要把行業看的太不可缺失,這個行業就是純服務行業,不是剛需行業,也不是完全沒價值的行業,就像洗腳按摩,按不按腳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和生命續航,但是它有存在的必要,因為有一部分人需要。
經紀人的自我救贖
上面說到房產經紀行業是純服務行業,那麼“服務”就是關鍵詞; 這兩年無論是房產文章留言頁面還是貝殼股票下面論壇區,都是一片罵聲,但是貝殼2020年新房二手房業務還是有684億營收,充分說明房產經紀行業是存在爭議的,而不是一面倒的認為它不好;這是個正常現象,因為幾百萬從業者一定會有經紀人傷害過買賣雙方,也一定會有經紀人確確實實的幫助了買賣雙方,對此我認為行業依然需要時間和清理,想做終身職業的經紀人也需要“自我救贖”。
我一直說二手房行業是典型的“和時間做朋友”的行業,做正確的事,和時間做朋友,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時間越久你會發現你越開心,生活以及事業都會越來越好;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你一直是心驚膽戰的。
二手房官方交易平臺嚇退的是沒有護城河且沒有服務意識的中介,他們認為這個行業是靠資訊吃飯的,官方把資訊公佈了,自己就沒飯吃了; 其實資訊不值錢,難道你覺得買一千萬房子的客戶搞不到業主電話嗎。
這個行業的終極形態一定是愉悅的體驗感+高效的服務,也許會發展成單邊委託模式,就好像有錢人常說的那句話:(有什麼事請和我的律師說)and(有什麼問題請和我的經紀人談)。
現在貝殼業務模式是專屬維護人模式,每套房子都有專屬維護人和業主進行溝通,但是這與理想化的單邊委託差距甚遠,
第一是維護人的目的多數是為了賣掉房子賺錢,並不是全心全意的站在業主權益上考慮,甚至有時候在談判桌上還會幫客戶壓業主的價格,導致業主當場拍桌子走人。
第二是中國的二手房發展格局還很早期,業主雖然出了1%中介費,但是也並沒有把維護人當成自己的服務者,而是利用經紀人推廣房源,從頭到尾都處於防備狀態,甚至更惡劣的業主還會配合客戶私下成交跳過經紀人而製造更大的矛盾與相互的不信任。
單邊委託是趨勢,但是惡性迴圈的矛盾怎麼解決,還得交給時間和國家,沒有健全的法治來強化契約精神和正確的價值觀輸出的話,單邊委託可能還需要很漫長的歲月。
不管怎麼樣,我覺得擺在幾百萬從業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進化成職業經紀人(專業,負責,省心,高效),要麼離開這個行業。
說句不客氣的話,每天上班後的有效工作時長都不到兩小時的人,沒理由年入幾十萬的,如果這樣也能掙錢,那拉仇恨天天捱罵也是正常的。我們的工作就應該是不斷學習,然後思考怎麼為了解決客戶問題而做的更好。
- 行業清洗
關於貝聯門店倒閉的問題,具體資料是多少還沒看到,但是杭州,深圳,成都大量門店倒閉的訊息總能聽到,這裡面會有一些是以訛傳訛,但是我相信關店量應該不少。
2018年貝殼加盟模式出來以後,門店大規模擴張,就我見到的城市,成都和瀋陽來講,很多小區布店是很密集的,甚至同平臺的不同品牌門店還會挨著經營,投資十來萬就能加盟開店,掛六七個人就可以併網,老闆自己賣三四套房子的話成本可能就回來了;其結果就導致規模性門店無人可用,人才培養起來之後隨時都有自己創業的衝動;但是加盟店東之後才會明白,業績做的好並不一定具備管理一家門店的綜合能力,急速擴張下突然遇到市場風格急轉在大批次倒閉是市場經濟下的必然結果
一家小規模門店倒閉,至少20%的從業者依然會選擇留在這個行業,所以本次市場調整對於加盟店東來講,是危險更是機遇,店東如果想做好這個行業,建議做好兩件事
第一:提升用人門檻,提升作業標準,行業在清洗的同時門店其實也在做清洗,有些人不適合做這個行業,怎麼扶都扶不起來,不當機立斷其實是雙向消耗。
第二:管理好現金流,這個市場下如果還把少量現金進行分紅,那店東本身也是送外賣的心態了(高盈利門店除外),現金管理做好,隨時準備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