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方曾經公佈過一個數據說,印軍每年在這個地方擊斃的恐怖分子數量,只有不到30%是來自國外,超過70%都是克什米爾本地人。
這些組織中,最有名的一個就是“虔誠軍”(Lashkar-e-Taiba)。這個組織雖然在巴控克什米爾,但是他的成員大都是印控克什米爾的Muslim。
這個組織曾經策劃了2001年對印度國會的恐怖襲擊,策劃了2008年的孟買襲擊案,哪一次事件都讓印度損失慘重。
而達爾這個人的經歷,簡直是克什米爾問題的縮影,是印度自己在克什米爾的所作所為,在為巴國的武裝組織提供兵員。
再往深處裡面說,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死結。因為建國合法性導致印巴衝突,印巴衝突導致局勢緊張,局勢緊張導致當地人生活不便,當地人生活不便就會厭惡印度人的佔領,這種厭惡感就會對印度這個國家產生強烈的不認同,然後,分裂思想就產生了。
克什米爾風光
我現在有一種強烈的直覺,就是印度可能在某些時候,會主動放棄克什米爾(就是Muslim佔絕大多數的那一小塊)。
為什麼?兩個原因。根本原因,我會放到下面講。直接原因就是,太花錢。印度每年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財政投資,佔了財政預算的1/10,這還不算軍費。
而且,這些是國家投資,國家投資不以經濟收益為最終目的,印度很難把這些成本收回來。久而久之,克什米爾就成了印度一個巨大的財政負擔。
有歷史感的朋友,都應該知道財政的重要性,亡於財政的帝國比比皆是。往外了講,路易王朝如此。往內了講,明末清末也如此。
現在印度的國勢還在往上走,他可以維持這麼巨大的開支。但歷史是反覆無常的,當印度的國勢往下走,沒有這麼多財政了呢?勢必要減少軍事存在,勢必要減少財政投入,印度還能在克什米爾維持穩定嗎?這對印度人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D
然後說說南印度的語言邦。
大家要知道一個概念就是,南印度和北印度其實是不一樣的。
歷史上在印度建立的大帝國,如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戒日帝國、德里蘇丹國、莫臥兒王朝,都是以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為核心的北印度。而以德干高原為核心的南印度,絕大部分時間內並不臣服於他們。南印度也分很多的地理單元,每一個地理單元也都是長期獨立存在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語言不通。
為什麼要提語言?因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文化的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基礎。
印度目前的語言是1651種,其中22種為官方語言。可見語言之繁多。
如果把上述語言按照語系區別,大致可以分成四種。
印地-雅利安語系(Indo-Aryan),主要分佈在印度河、恆河流域為核心的北印度一帶。使用人口約74%。
德拉維達語系(Dravidian),主要分佈在德干高原為核心的南印度一帶。使用人口約25%。
藏緬語系(Tibto-Burman),主要在次大陸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一帶,以及印度東北部。使用人口不到1%。
南亞語(Austro-Asiatic)系,主要在東印度的少數地區,使用人口最少。
因為這種巨大的語言文化差異,導致印度在剛剛獨立時,內部四分五裂。除了中央能夠直轄的9個省/邦之外,另外還擁有558個土邦。每一個土邦,都是一個國家。他們的人口占了印度的1/4,面積佔了印度的1/3。
為了儘可能把土邦歸於印度,印度政府對這些土邦王公提了很多優惠條件,做了非常多的妥協。最終,很多土邦除了交出軍事、外交、交通外,其他一概不管。
等到獨立後的印度剛剛穩定,印度政府就開始對這些土邦進行一定的政治壓制。海得拉巴、朱納格、克什米爾三個土邦比較大,而且很特殊,保持不動。其餘的555個土邦進行重新規劃。278個土邦組成5個土邦聯盟,216個土邦分配到臨近的省,61個土邦由中央直轄。
這種打壓,最明顯的還是體現在語言上。
為了降低因語言差異而導致的政治不認同,尼赫魯在1920年代時,就參考了蘇聯的語言、民族政策,認為印度不應該分民族,而是分語族。因此其主張在語言文化差異巨大的地方,建立一些語言邦。這是印度中央尊重地方歷史文化雛形。
但是1947年的印巴分治給尼赫魯留下太壞的印象,其認為語言邦的建立會助長地區分離主義,弱化印度的統一,因此其又抵制建立語言邦的思想,轉而主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語言”。
於是在1950 年制定印度憲法時就規定,英語是官方語言,印地語是母語。那麼問題來了,使用印地語的地區僅侷限於北印度,使用人口只佔印度的30%,根本不具備代表性。
在南印度等地區,使用當地語言已經幾千年了,怎麼可能變更為印地語?因此,從尼赫魯的這種主張誕生之初,就不可避免的帶有“大印度主義”的傾向,這迅速引起了其他土邦的反感。
在南印度的馬德拉斯邦的泰盧固語區,當地的安達羅人就強烈主張在當地建立一個講泰盧固語的安得拉邦。
泰米爾納德邦風光(舊稱馬德拉斯邦)
1952年,曾經參與過“食鹽進軍”的社會活動家帕提·斯利拉穆盧(Potti Sriramulu)就因爭奪語言邦權利絕食而死,這導致在全國範圍內發生了大量針對政府的暴力事件。
最終在1953年8月,尼赫魯不得不退步,通過了建立安得拉語言邦(AndhraPradesh)的決議。
好。一旦尼赫魯開了這個口子,那就沒完沒了。其他語區的人,如泰米爾人、錫克人、那加人等等,也紛紛向尼赫魯的國大黨要求建立自己的語言邦。到後來,印度的行政區劃修改過好幾次,主要是增加語言邦。除了這些語言邦之外,印度還有大量的次一級的自治行政區。
如果類比中國,印度的這些語言邦相當於我們的幾個自治區,但是語言邦的行政權力比我們的自治區大得多的多。
最簡單的例子,印共(馬)長期在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這兩個大邦執政。套用中國的經驗,是因為地方與本土的差異巨大。放在中國,那就是一國兩制。
但是與中國那種近代歷史才積累起來的差異不一樣,印度是幾千年歷史積累的差異。
喀拉拉邦的官方語言是Malayalam語,西孟加拉邦的官方語言為Bengali語,再加上這兩個地方是西方殖民者最先到達,資本主義最先發展的地區,本身有較強的工人階級基礎。因此,當地人要選擇和國大黨不一樣的Party,就是要選一個能代表本土利益的Party。
印共的分裂,也能體現這個特點。孟買是國大黨大本營,丹吉主張和國大黨合作,走團結路線。加爾各答是印共大本營之一,孫達拉亞主張繼續走階級鬥爭路線。於是前者繼續沿用印共,後者改名為印共(馬)。
後來,印共(馬)中一部分人認為,階級鬥爭還是侷限於體制內,還是不夠革命,於是另外組建了印共(馬列)。受農民起義運動的影響,一些人更是秉持以土地革命為綱的思想,在2004年成立了印共(毛)。
他們之所以一個比一個激進,就是因為印度各地差異巨大,各個地方、群體的利益訴求不一樣。如印共走高層,印共(馬)走基層,印共(毛)走農村武裝割據。有不同的利益訴求,自然有不同的Party。
當印度政府在面對這些思想和國大黨完全不同的Party時,能怎麼辦?打壓嗎?不行。打壓他們就是壓制地方利益,越打壓,離心傾向就越嚴重。只能夠預設,妥協。
所以在印度,出現了印共主政地方的局面。Amazing。
我在上面說到,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文化的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基礎。當國家面臨困難的時候,當社會經濟惡化的時候,人們怨恨的目標不是這種大環境,而是歷史積累下來的矛盾。
如1929年危機,導致納粹上臺,激化了德國傳統的反猶主義,2008年危機,導致特朗普上臺,激化了美國本土的反移民傳統。
放到印度身上,宗教矛盾、文化衝突都會加劇,而矛盾的體現,將會是印度中央與地方之爭。
現在印度的國勢還處於上升期,旁遮普、克什米爾、東北部的分裂主義已經顯現。當他的國勢下降的時候,大問題就來了,每一個語言邦,又都會是潛在的分裂主義滋生地。
如果套用蘇聯解體的教訓,給這些地方的分離主義勢力排序,我認為,東北部地區和克什米爾,未來很有可能是印度第一個崩壞的地方。
其次旁遮普,這個邦對印度教和穆教積怨很深。
再其次將會是南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和安得拉邦。這兩個邦的本土文化觀念很強,他們不會是第一個獨立的地區,但會是決定未來印度走向的地區。
再次是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這兩個邦傳統上是印共執政,還要加上意識形態衝突。
最後是其他語言邦。
E
最後,我們談談印度教的影響。
這就提出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什麼人才能算是印度人?
對於國大黨來說,生活在印度的人都可以算是印度人。你只要留在印度,我就會包容你。
但是,印度國內差異巨大,印度教徒不會過多的包容Muslim。銀幕矛盾稍微一激化,佔據話語主導權的印度教徒,就會排斥Muslim,說他們不是印度人。
這就要求國大黨的領導人需要超高的政治素養,只要能力稍微不夠,他就很難維持這個局面。自從英迪拉甘地這個女強人遇刺之後,國大黨整體是走下坡路的,這與拉吉夫甘地,索尼婭甘地的執政能力有密切關係。
而印人黨的政治主張就是大印度主義的體現,信仰印度教的才是印度人。
因為他們眼中的印度之所以是印度,是因為獨特的印度文化,而印度文化的核心就是印度教。只有印度教,才是印度的最大公約數。首先說,這是一種方法,而且確實是行之有效。
印穆衝突上千年,只要出了問題,“那肯定是Muslim乾的”——這種甩鍋大法對政客而言,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凝聚人心。
比如莫迪在去年年底搞的那個《公民身份法案》,其他宗教的人都可以加入印度,唯獨Muslim不行。結果印度教徒一陣狂歡,莫迪的支援率也隨之飆升。
印度因為《公民身份法案》引發的抗議
不過,這種思路也有非常非常大的問題。印度是一個多語言、多文化、多宗教的國家。縱使印度教是印度的最大公約數,那他也只是10億人,還有3億人其他宗教呢?
最明顯的就是Muslim。印度國內的Muslim人口有2億,與巴基斯坦的總人口相當。他們在印度分佈十分的廣,你無法在政治上把他們變成一個沉默群體。
比如在阿薩姆邦等。印人黨在這裡搞大印度教主義,無疑會加重當地的分離主義勢力。
比如,為什麼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是印共長期執政?因為這兩個邦,1/4~1/3的都是Muslim。共產主義不跟你講宗教,她跟你講階級。任何社會系統中,都有階級存在,所以,共產主義也是一種普世價值,他能夠跨越宗教隔閡。
去年的印度大選中,莫迪的印人黨在印度可以說取得了完勝。但是在這兩個邦,他依然佔不到優勢。不僅僅是這兩個邦,南印度的大部分邦,印人黨都不佔優勢。
而莫迪搞那個《公民身份法》,其實是一種短期的政治行為,為了自己的執政地位。擁護他的越擁護他,反對他的越反對他,但是從印度總體的國家利益來講,國內矛盾變得越來越無法調和。
因為,這就給以後的執政者留下一個非常壞的榜樣,只要出現問題,甩鍋其他教教徒就行了。
可以肯定的是,當下次大選的時候,反對印人黨的人會增多。因為他激化了矛盾,讓中間派無所適從。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達摩達爾達斯·莫迪
這就像是當年的國大黨,稍微表現出大印度主義,就讓穆盟與之分道揚鑣。如果印度未來長期是印人黨執政,但是不會永遠出現像莫迪這樣,擁有很高的政治手腕的人物,那麼甩鍋Muslim就會是常態,第二個巴基斯坦很快就會出現。
如果大家對印度史稍微熟悉一下,就會知道莫臥兒帝國兩個著名的皇帝。一個是阿克巴,一個是奧朗則布。兩個人在面臨同樣的政治難題的時候,做出了不同的政治抉擇。
歷史對他們的評價有點截然相反。阿克巴是大帝,是一代偉人,奧朗則布是昏君,是導致莫臥兒帝國衰落的元兇。這個其實是對歷史的誤讀。
阿克巴在面臨諸多分裂勢力的時候,採取的手段是拉攏、聯絡,所以他在政治上很開明。猶如現在的國大黨。
奧朗則布面臨諸多分裂勢力的時候,採取的手段是分化、打壓,所以他在政治上很專至。猶如現在的印人黨。
政治上開明,你會取得地區勢力的人心,但也意味著國家的統一將會遲滯不前。
政治上專集,你雖然會推動國家的統一,但也意味著地區實力對中央離心離德。
這是個兩難問題。無論印度採取何種道路,都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強勢的領導人。猶如當年的莫臥兒帝國那樣,一旦他的領導人不再強勢,印度的政治就會迴歸常態——
印度政治乃至歷史的常態是什麼?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