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中華民族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華夏文明延綿不斷,要麼以史書記載,要麼以出土文物作為最直接的見證。
在世界範圍內,文物被看作是最可靠的文明記載,它記載著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對現代人研究古人的生活形態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隨著中國考古技術的不斷髮展,許多深埋在地下的文物被髮掘出土,填補了一段又一段歷史的空白。在這些琳琅滿目的文物裡,有些文物非常逆天,樣子跟現代物品很相似,若不是考古學家告訴觀眾這些是什麼文物,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是真的。
下面,就來盤點中國古代6大逆天文物,看看它們有哪些特別之處。
一,西周雲紋銅五柱器,撞臉現代“五根天線路由器”
1959年,一支施工隊在安徽屯溪市西郊修建飛機場,意外發現了兩座古墓。安徽省考古隊工作人員聞訊趕來,經初步考證,這是兩座西周晚期的墓葬,距今將近有3000年曆史,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考古人員夜以繼日地進行挖掘,從中挖出了一件很特別的青銅文物。外形跟今天的五根天線路由器很相似。
這是一件整體高31釐米,重5.25公斤的青銅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分是一個近似方形的底座,上部分有5根圓柱形銅柱安裝在底座上,每根銅柱高16.5釐米。為了裝飾,底座的四個面,以及5根銅柱的基座都有云彩狀的紋飾。
這件青銅器究竟是幹什麼的?考古人員研究了好長時間沒弄明白,最後只能把大學者郭沫若從首都請過來幫忙。博學多才的郭沫若也識別不了,無奈之下,就給它起了“雲紋銅五柱器”的名字。
如今,這件文物珍藏在安徽博物館,對它的用途,現在仍然沒有考察出來。
二,西漢青銅卡尺,撞臉現代“遊標卡尺”
1992年5月,江蘇揚州邗江區甘泉鎮出土了一件很獨特的青銅文物,經過專家考證,這是漢代王莽時期的一種測量工具,距今有2000年曆史,被命名為“青銅卡尺”。從外形來觀察,它跟今天的遊標卡尺的相似度很高,要不是它的表面生滿綠色銅鏽,現代人很可能誤認為是現代人的物品。
青銅卡尺由主尺、固定卡爪、活動卡爪、魚形手柄、導槽、導銷、組合套等配件構成,整體長度大約為13釐米,能滿足人們測量器物的直徑、深度,以及長度、寬度和厚度,在功能上跟現代遊標卡尺已經沒有多少差別,現藏於揚州市博物館。
把青銅卡尺稱作現代遊標卡尺的鼻祖,並不為過。現代遊標卡尺很有可能是在參照漢代青銅卡尺的基礎上,逐漸完善和改進而來。
三,三國越窯青瓷方格盒,撞臉現代“快餐盒”
1984年夏天,一場暴雨降落在安徽馬鞍山,洪水滾滾,卻因禍得福,衝開了一座磚石結構的古墓。考古學家發掘和研究後證實,這座古墓是三國東吳名將朱然(182年——249年)的墳墓。
朱然墓裡總共出土了140多件文物,距今有1800多年曆史,絕大部分是精美的漆器,對研究三國時期越人的審美特徵具有重要意義。
墓裡還有少量瓷器出土,其中,有一件瓷器非常像現代人的快餐盒,做工精美,總共有7個方格可供盛飯,每個格子裡都刻有一隻神獸,令現場專家感到不可思議。
專家透過對這件瓷器深入研究,發現這是位於寧紹平原上的越窯燒製出來的瓷器,隨即給它起名為“越窯青瓷方格盒”。
四,唐代挎包,撞臉現代“LV挎包”
唐代是包容開放的時代,唐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非常繁華的國際化城市,各種文明和文化在這裡碰撞和交融,讓唐人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都具有了國際範。
開鑿於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的敦煌莫高窟第17洞窟裡,有一幅壁畫,壁畫左側是比丘尼,右側畫有一名侍女,是照料僧人生活起居的女信徒。
女信徒形態豐滿,容貌端莊,看起來雍容華貴,遵循唐人“以胖為美”的審美特徵。在女信徒旁邊的一顆菩提樹上,懸掛著唐代女子重要的裝飾品——挎包。
從外形來看,唐代挎包跟世界名牌LV的包包非常相似,呈現出鮮明的時尚範,不得不說,唐代人太有才了,在1100多年前就理解了時尚的內涵。
實際上,在洛陽博物館裡就有兩件手持挎包的女俑,她們手中的包包看上去非常時尚,在設計上不輸現代的世界名包。
五,明朝嘉靖霽藍釉梅瓶,撞臉現代某款名酒的酒瓶
明清時期的藍釉瓷器非常有名,以造型古樸端莊,釉色深沉勻稱,釉面潤澤明淨,做工細膩精緻而著稱於世。若有明清時期燒製的藍釉梅瓶流傳至今,絕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隻明朝嘉靖年間的霽藍釉梅瓶,距今近500年曆史,是當初在南京林業大學的建築工地上偶然發現的。當時,施工隊正在施工,突然發現泥土下面有一塊很大的青磚石板,石板已經破裂,從裂縫往下看,裡邊貌似有一個墓室,於是,施工人員即刻上報當地文物局。
專家經過考古後發現,這座古墓原來是明朝錦衣衛統領徐君敘的墓室。從墓中挖出了罕見的明代霽藍釉瓷瓶,瓶體看起來圓潤古樸,色澤漂亮,形狀非常像“天之藍”的酒瓶。
如今,這件寶貝估價16億元,可見,霽藍釉瓷器實在太值錢了。
六,明朝銀香盒,撞臉現代啤酒蓋
參觀過上海博物館的人,會發現館裡有一件很特別的文物,它看起來如同“啤酒蓋”,不瞭解的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是有人拿兩個生鏽的啤酒蓋,來濫竽充數冒充文物。
實則不然,它確確實實是文物,只不過它的外形過於神似啤酒蓋,欺騙了觀眾的眼睛。
這件文物名叫“銀香盒”,是2007年考古學家在上海嘉定江橋鎮的一座明朝墓室裡發現的,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這是一對明朝夫妻的合葬墓,類似啤酒蓋的銀香盒正好放在女主人的身邊,經過清理,工作人員發現蓋子邊沿佈滿了波浪形的凹痕與褶皺,蓋子外殼上刻有一個“香”字,雖然鏽跡斑斑,但仍然能看清。蓋子內部殘留有猶如沉香的東西。專家經過查閱大量歷史資料,最終斷定,這個“啤酒蓋”是明朝女性的銀香盒。
跟現代女性一樣,古代女性也有愛美之心,尤其是那些大家閨秀非常愛美,她們出門時會隨身帶著鏤空的銀香盒,給銀香盒裡裝上貴重香料,讓身上產生久久不散的香氣,跟現代女性往身上噴灑香水的做法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