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機箱內有很多線材,要是沒有整理好,就會弄得一團亂麻,甚至會影響機箱的內部散熱和風扇旋轉。不懂整理線材的人開啟機箱,頓時一臉茫然,不禁感嘆,剪不斷理還亂。不敢剪,一剪就出問題,也不會整理,越整理越亂套嗎,搞不好掉了一個插頭就不知道插在哪裡了。
品牌機內部的走線經過一番設計,科學合理,一般不會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現象。組裝機內部的線材很多,要進行合理規劃。有的機箱有背部走線的設計,讓很多線材可以從主機板背部的鐵板空隙穿過,大大節省了機箱空間,也不影響機箱內部散熱了。但是,從背部走線要注意線材夠長,不然根本到不了主機板上面,也不能插到主機板的插口上。當然,有些組裝機的配件就是為了背部走線設計的,根本不用擔心線材不夠長。對於新手來說,應該考慮這個問題,而不是隨便買硬體組裝,以免不合規格,浪費錢財。
從正面走線的機箱居多,電源線材多,不但有插主機板的插頭、線材,還有插顯示卡的插頭線材,插硬碟的插頭、線材,有的還要帶上插光碟機的插頭、線材,要是老電源還有插軟碟機的插頭和線材。除此之外,機箱面板上的線材也不少,分著紅、綠、藍、白、黑的顏色。品牌機一般都會把這些線材統一裝到一個插頭上,直接插到主機板上的開關機、重啟、硬碟指示燈、電源指示燈等接線柱位置,不用人們琢磨哪根線材怎麼插。到了組裝機那裡,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需要人們知道哪根線材對應哪根接線柱,還要注意正極和負極,不但插好了這些線材,而且還要插好前置面板的USB介面線,前置聲音和麥克風的線材,當然也要注意每根線材的對應接線柱。雖然麻煩,不同型號的主機板接線方法也不同,但組裝人員工作時間長了就有經驗了。CPU後面散熱風扇也帶著插頭和線材,要把那個插頭插在主機板的CPU供電介面上,而不能插到別處,畢竟CPU供電介面帶有風扇旋轉自動調節的功能,要是插到了別的介面上,風扇也會轉,不過不能自動調節旋轉速度,當然也就不節能了。
插好之後,本來空間不小的機箱內部就會被凌亂的線材佈滿,要是不加整理就會影響散熱,甚至會影響風扇的旋轉。機箱內部有風道設計,一般都會從前面吸風,從後面散熱,風道從前往後。有的機箱在前面板、上面板、後面板上都裝有風扇,一開機風扇就嗚嗚地轉,散熱效果好,只是噪音比較大。這些風扇從電源取電,照樣需要一些線材,也需要理順,然後隱藏起來。一般的機箱沒有那麼多的散熱風扇,頂多在後置面板設定一個散熱風扇,可以從主機板取電,也可以從電源取電,線材照樣需要梳理。那麼,該如何梳理?
方法比較簡單,就是把大部分鄰近的線材歸攏到一塊,用捆紮電線的外面包了一層橡膠或塑膠絕緣體的鐵絲捆起來就行了,為了防止捆好的線材亂動,可以綁在機箱的空隙中。還有的人不用線材捆綁,把大部分線材都放到光碟機的位置,算是節省了空間。節省空間之後,機箱內部的風道也就騰空了,散熱效率也就提高了不少。
要是線材凌亂,不加整理,很可能會讓線材隨著風扇的旋轉而共振,嚴重的會卡住風扇的扇葉子,致使風扇停轉或者出現噪音,影響電腦散熱。還有的線材一團一團的,出現在顯示卡背面和主機板的北橋晶片後面,影響顯示卡和主機板的散熱,需要理順,給顯示卡和主機板騰出散熱空間和風道。
機箱內部的線材很多,理順線材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涉及工業美學的知識。有些組裝機已經做得不錯了,簡直可以和品牌機相媲美,或許,人們的線材整理技術也在進步吧。畢竟,電腦硬體效能提高了不少,對散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必須整理好機箱的線材,才能為這些硬體散熱提供良好的環境。可以說,機箱內部的線材整理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整理好,不然,硬體換了,藉口換了,就會變得無所適從,也不知道怎麼整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