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人們的概念裡,博物館應該是封閉的建築,但如果一條路、一個街區、一個村落承載足夠多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歷史遺存,是否就擁有了成為一座露天博物館的基本條件?
接下來我們希望透過中國上海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兩個專案案例來走近這個問題。
瑞典·斯堪森
SKANSEN
瑞典斯堪森露天博物館
據報道最早的露天博物館①,出現於130年前的瑞典,斯堪森露天博物館,這座貫穿瑞典多個世紀文化、房屋、農田、歷史和傳統演變的博物館,藏品和展覽特點為透過對舊建築的復原保護為依託、對普通人面貌和生活環境的敘事性展覽來複刻歷史,展示出瑞典五百年內的農業經濟和社會的生活場景。
斯堪森露天博物館地圖模型
佔地約30公頃的斯堪森露天博物館,在當年可稱得上是世界博物館史上的一個創新,被稱為世界第一座露天博物館,是瑞典王室接待外賓的必經之處。
各時期不同型別的農舍是博物館的主體,分別為瑞典南北兩地的兩種型別,均為木結構建築。為真實反映各個時期的建築面貌,所有建築嚴格按照原狀進行復原陳列。
除正房之外,還有儲藏室、畜舍、倉庫、釀造作坊等,庭院內排列著馬車和各種農具。農舍室內陳設也按當時情景佈置,穿著當時傳統民族服裝的工作人員“生活”在這特定環境中,製造和還原了一種強烈的時代氣息。
斯堪森露天博物館各時期農舍
除農舍外,還有各類府邸、採礦師之家、軍人之家、樵夫小屋及一座建於1729~1730年之間木造古老教堂,此外,還有玻璃、陶器、鞣皮、印刷、打鐵、製藥、麵包房等手工作坊和店鋪、銀行等,構成一條古老街道,真實反映昔日的社會社群生活。
身穿傳統服裝的現場工作人員
同時,參觀者還可以觀看到工作人員按傳統方式製作金屬工藝品、吹玻璃、烤麵包、做乳酪、裝訂書籍等的操作表演,作為紀念品當場出售。
此外,博物館還設有露天劇場、舞蹈場、遊樂場、兒童樂園、動物園、餐廳等各種設施,每逢節假日舉辦戲劇演出、音樂會、風土舞會,還舉行各種特有的民俗慶典活動。
斯堪森露天博物館為觀眾提供沉浸式的參觀體驗,更有效地幫助參觀者對在地文化遺產進行“活化式”的解讀,塑造文化認同的同時,實現展覽的傳播目的。
各類民俗慶典活動
自2020年起,這座擁有近130年曆史的斯堪森露天博物館因疫情停運而遭遇財政困難,除政府給予的部分補貼之外,館方對現場“演員式”工作人員進行了減員安排。
中國·思南公館
SINAN MANSIONS
國內首座露天博物館
思南公館
目前,國內的露天博物館發展屬於早期階段,被稱為國內首座人文露天博物館的思南公館,在至今10年的運營摸索中,於2016年才有了這個新身份。
1999年,思南路專案被納入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屬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基金”專案的思南公館,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其中保留保護的老建築51棟(近3萬平方米),新建建築2.7萬平方米及2.2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
思南公館的保留保護改造專案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組織編制保護與整治規劃,並由法國建築師夏邦傑擔任總體設計。
思南公館地處上海城市核心區域,毗鄰復興公園,孫中山故居,中國共產黨上海辦事處“周公館”,信步即達新天地與田子坊。公館共有四個功能區,包括思南公館酒店、特色名店商業區、思南公館公寓和企業公館。
其中,位於公館區域的51棟保留保護建築,包括由法國式、英國式、德國式、西班牙式等風格各異的成片花園洋房別墅構成,建築型別有立式花園住宅、聯排式住宅、花園裡弄住宅、外廊式住宅,帶內院獨立式花園住宅等,被稱為上海歷史建築博物館。
除建築之外,思南公館在她近百年的發展中和很多名人有關,耳熟能詳的就有周恩來、梅蘭芳、柳亞子、李烈鈞、程潛、薛篤弼、曾樸等,成為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標”。
思南公館夜展-光影思南夜
屬於“共有性”、“開放性”的思南公館,在不斷地運營摸索中,慢慢找到了適合思南公館的模式——文化思南。
她向全社會敞開大門,透過建立國內首座免費人文露天博物館,和每年700餘場各類文化活動,其中涵蓋音樂、出版、讀書、時尚、設計、展覽、影視、戲曲、戲劇、科普、體育等方面,成為了上海人最喜愛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之一,也吸引著南來北往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來這裡聚集、遊覽、享受,成為大家的一片樂園。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
思南公館|周公館
今年的11月29日晚,周公館升級版沉浸式體驗劇《思南路上的槍聲——向著光明前行》迴歸。該劇是由中共一大紀念館推出的原創實景沉浸式體驗劇。
該劇充分利用周公館建築,以紮實可考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以真實歷史人物為角色設定,以懸疑推理為主基調,深度融合戲劇表演、劇本殺和沉浸式互動體驗等多種藝術手段進行演出。
除啟用專業演員之外,“槍聲”劇組的演員,還啟用了中共一大紀念館的員工,他們來自不同部門,有講解人員、行政人員、研究人員、文創人員、安保人員等等。
思南公館|周公館 劇本殺 現場圖
結語
OPEN AIR MUSEUM
儘管,思南公館在開業初期,國內沉浸式劇本殺還未興起,但公館在不斷地運營探索中,積極嘗試、利用自身優勢深挖歷史,講好、講活自己的文化歷史故事。
就如“槍聲”編劇這樣說道:“別的劇本殺、密室逃脫都是虛構場景,而‘槍聲’沉浸式戲劇能讓觀眾來到真實的歷史地點,體驗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相信觀眾能獲得更獨特的體會。”
露天博物館的形態特徵,使得其整體性藏品在展示空間上呈現景觀真實性的特徵。博物館中“演員”對過去生活和事件的再現演繹展示出“活態性”的特徵。
露天的展示空間、活態的演繹和互動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和歷史氛圍有助於形成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參與感及歸屬感,有利於促進地區文旅融合發展。
①“露天博物館”或“戶外博物館”可譯為“Open Air Museum”。歐洲露天博物館協會在其官方網站將其定義為:“在戶外環境下,科學系統地收藏作為結構單位和功能實體的各類建築物,展現相關的居住型別、住宅、經濟、文化和技術。”
參考閱讀:
【“思南公館”為什麼姓“公”?——寫在思南公館開放十週年】
【思南公館獲得“2017年度十大城市更新片區改造案例”大獎】
【思南公館:最具人文特色文藝夜市,博物館美術館都露面了|上海夜生活節來了】
【打磨兩個月、改稿13次,沉浸式體驗劇在上海周公館再度上演】
【遺與旅遊融合:露天博物館模式及其特徵】
【在上海“客流”最多的地鐵站,思南公館官宣今年的重磅活動】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侵刪
文化為體、科技為用
專業協同、四項思維、複合論證
基於城市複合空間的全流程技術諮詢服務